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導覽
首頁
最近修改
新手使用指南
隨機頁面
貢獻分數
建立新頁面
工具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搜尋
搜尋
建立賬號
登入
個人工具
暗色模式
建立賬號
登入
用於已登出編輯者的頁面
了解更多
貢獻
討論
正在編輯
第六代北原公爵何世德親王
頁面
討論
香港繁體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取得短網址
於 2024年5月7日 (二) 16:32 由
Hinnia
(
對話
|
貢獻
)
所做的修訂
(
差異
)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最高議長及第六代北原公爵何世德'''<small>,御勳位帝國勳爵,KG</small>(英語:'''Prince Alexander Sanderaya Hokyeson, Supreme Chancellor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6th Duke of Buckeun''',1923年11月25日-2018年11月25日),1947年前被稱為東幌侯爵,曾為[[帝國聯邦樞密院最高議長]]、[[希望帝國]][[慶寧華族|華族]]、國務卿、財政大臣及帝國國會議員。在世期間何世德控制著帝國聯邦及希望帝國兩大超級帝國,為世界上最具權力的人,因此又有「'''亞歷山大大帝'''」之稱。在任最高議長期間何世德最大政績為促成大西洲人民共和國與合眾國合併,結束了長達43年的冷戰。他亦因此獲得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為至今唯一獲得該獎項的慶寧裔人。 == 生平 == === 出身 === 何世德1923年5月12日出生於[[東幌莊園]],是東幌侯爵(後來成為北原公爵)[[護國大公何成坤|何成坤]]的二子,上有一個哥哥[[何世逸]]。何世德出生於[[慶寧財閥]],慶寧四大氏族之一[[何佳臣家族]]。他的天祖父[[護國大公何西]]是希望帝國開國功臣、首任宰相、太師及慶寧財團創辦人,是19世紀世界首富和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 學生時代 === 何世德6歲時開始在家族創辦的[[東幌公學]]學習。不過,他並不喜歡在公學上學,只喜歡和同學賭博。他也因此經常被先生體罰打罵說:「何佳臣家族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子嗣」。除學習外,何世德在其它方面都很要強,不願輸給別人。因為小學一年級時被師兄霸凌,因此要求家族衛兵伴隨他回到學校用哥爾夫球桿把霸凌者雙手打斷。 初中時代,何世德在學校搞起地下賭場。通過開辦地下賭場,何世德明白了只要當莊家就能一直抽成,賭場長賭必勝。 1938年,何世德被父親送到英國蘭西公學留學,並結識了當時同樣留英,在牛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皇嗣施厚朗。由於兩人為當時少數留英的慶寧人,且兩家為多代世交,因此兩人很快便成為了好友。 19歲的時候,何世德中學畢業,並和施厚朗同到奧國維也納帝國大學留學,主修哲學。兩人也因此認識了同在奧國留學的北辰士堯,並結拜為兄弟。 同年日本佔領希望帝國。二戰期間,長兄東幌侯爵何世逸將軍被發現為同盟國間諜,父親北原公爵何成坤被日軍逼迫親手槍殺何世逸,何世德因此成為北原公爵第一順位繼承人。 === 婚姻 === 1946年,希望帝國在二戰中戰勝,何世德回國參加慶祝晚宴,並對明章帝的妹妹[[禧年女親王施厚景長公主|施厚景]]女親王一見鍾情,並向明章帝提親。因為皇室在二戰後欠下巨債,明章帝因此強迫27歲的施厚景嫁給何世德。婚後的頭幾年,施厚景極力抗拒這樁婚姻,冷待丈夫,甚至與前男友喬治王子重燃愛火。這段戀情以被何世德發現告終,這讓施厚景不得不面對丈夫,而何世德卻出乎她的意料原諒了她,並承諾重新開始。從這一點上,施厚景真正愛上了何世德。 === 繼承家業 === 1947年,何成坤被發現自殺於自家的東幌莊園中,終年47歲。據知何成坤因為二戰時當雙重間諜及被迫親手槍殺長子而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及抑鬱症,終日以酒精麻痺自己,最終在1947年初用槍自戕。何世德因而繼承北原公爵爵位以及慶寧財團三分一股份。繼承慶寧財團後的何世德沒興趣經營財團,反而希望創辦賭場,因此開始勸諫好友明章帝將博彩業合法化。 1950年,何世德成功競逐賭牌,創立[[慶寧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何世德獲得希望帝國博彩專營權,在希望帝國1975年再次發行賭牌予綠江集團前曾壟斷希望帝國博彩業25年,獲得賭王之稱。 === 從政時期 === 作為北原公爵,何世德也是帝國國會當然議員。1953年,何世德獲委任為希望帝國駐英大使。1956年,何世德升任希望帝國外交大臣,負責慶寧一切對外事務,凌駕外交大臣,同時兼任財政大臣。 === 三巨頭時期 === 1959年,慶寧爆發五九暴動爆發,在鎮壓暴動後,明章帝宣布慶寧全境實施戒嚴,御前會議凌駕國會、內閣及最高法院成為慶寧行政立法司法軍權四權最高機關,史稱明章恐怖時期。 作為明章帝最信任的兩大心腹,何世德及北辰士堯分別被任命為國務卿和三軍大元帥。兩人直接聽命於明章帝,負責實行外交、經濟和國內政策(何世德)及軍事政策(北辰士堯),在慶寧的權力達到了巔峰。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何世德設立明章思想宣傳部,負責宣傳皇權至上意識形態,並擁有審查全國媒體及言論的權力。 在三巨頭主政下,慶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最高增速(每年GDP增速平均12.6%)。 令人意外的是,1980年何世德突然辭去於希望帝國的所有職務,並居家遷居英國,只留下繼承人何宏昌打理慶寧業務。據傳何世德離開慶寧的真實原因,是因為一次在陪同夫人回娘家探望施厚景兄長明章帝時,何世德在上廁所途中經過御書房,並聽見明章帝與近臣密謀打算利用何世德和北辰士堯二人,讓他們成為權臣並為權相鬥,最後以維繫帝國安全為由沒收兩家財產,粉碎寡頭治國的局面。何世德聽聞明章的密謀後當即辭任國務卿一職並漏夜舉家移民。有傳何世德登機前曾到訪千祈臣第,並告知了結拜兄弟北辰士堯明章的陰謀,因此日後北辰士堯步步為營,並逐漸解除戒嚴,擴大民選政府權力。 === 慶寧事件 === 2007年,[[慶寧財團]]因為董事會主席施文哲行賄及被控壟斷罪成造成子公司股價大跌,引發慶寧事件。何世德在此次事件中表明贊成罪成判決,並認同「包庇家族產業、司法不公、官商勾結、資本壟斷」的批評,對御前大臣刑厲的判決表示失望。 2010年,經過何宏昌,銘誠趙氏家族以及皇室多番商討後,景祥帝同意帝國中央銀行放棄對慶寧財團一切債權以及法務部放棄檢控四都親王,作為交換慶寧財團同意發行4%股份予皇家資產局,此次事件得以平息。何世德通過股份重組,成為絕對控股股東。 === 掌管慶寧財團 === 獲得絕對控股權後,慶寧財團董事局委任何世德為董事局聯席主席,何世德上任後立即解僱施文哲及其餘涉事員工,並引入大批具有國際從業經歷和開拓創新思想的業內精英。在何世德控制下,慶寧財團於2015年重回四大財閥第一之位。 === 晚年 === 2017年聖誕節,何世德在家中中風,送院後接受腦部手術;其情況一度嚴重,期間甚至有傳媒誤傳他「已經逝世」。此時何世德還未有對外公佈其資產如何分配,也沒有公開發表遺囑或有關安排,而在此期間分產問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2018年新年期間,何世德情況好轉,並獲景祥帝親自拜訪慰問。何世德於一個月後出院並返回東幌莊園,但一直有消息指何世德中風後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因此在二月何世德宣布將在下次董事會會議卸任主席,並推薦何禮臣接任主席。但另一邊,何禮迪亦拉攏過半董事投反對票。 2018年3月26日,董事會如期召開會議,何世德臨時因病缺席,就在何禮臣面臨支持不足無法成為董事會主席時,何世德卻出現於會上,原本支持何禮迪的董事亦不敢不從,何禮臣成功當選董事會主席。 同日的記者會上,何世德再宣布將何佳臣基金會交給孫媳婦施文容管理。此舉已令外界聯想何世德已完全交棒予何禮臣,以避免自己逝世後出現遺產爭奪的情況;不過仍然發生是次家產分配糾紛。 === 逝世 === 6月23日,何世德在東幌莊園北原公爵邸逝世。在何世德的遺囑上,寫明了家族大部分的資產皆由家族信託持有,而家族基金管理人一職自設立以來便與北原公爵爵位綁定。因此,身為新任北原公爵的何禮臣自然繼承家族全數資產,家族其他成員依舊能從家族基金獲取每月生活費以確保生活水平。至於公爵私人財產,其中慶寧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由[[第七代北原公爵何禮臣親王|何禮臣]]繼承,其餘資產30%由[[東幌及蘭卡斯特的何禮辰郡王|何禮辰]]繼承,50%由[[東幌侯爵何宏昌|何宏昌]]繼承,剩餘資產由剩餘子女平分。至於何禮迪只獲得每月10萬的生活費。 何世德喪禮一連三日在[[慶寧殯儀館]]舉行,7月25日為家族守靈,不對外開放;26日設靈公祭、翌日大殮。7月27日,何世德葬於[[東幌莊園|東幌莊園家族陵墓]]。 == 賭術 == 傳聞何世德乃真正賭術高手,尤精於聽辨骰子聲音以知曉其點數,以及在啤牌牌局中使用心理戰術。何世德曾在各國賭場贏取數百億鎊,對此何世德表示他的12字贏錢真言是贏谷、輸縮、心清、數熟、夠毒和知足。 [[分類:帝國聯邦]] [[分類:希望帝國]]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合眾百科 Unitedbook所做的貢獻會依據CC BY-NC-SA(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發佈(詳情請見
合眾百科: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切換限制內容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