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導覽
首頁
最近修改
新手使用指南
隨機頁面
貢獻分數
建立新頁面
工具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搜尋
搜尋
建立賬號
登入
個人工具
暗色模式
建立賬號
登入
用於已登出編輯者的頁面
了解更多
貢獻
討論
正在編輯
普盧斯亞民族自由黨
(章節)
頁面
討論
香港繁體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取得短網址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歷史 == 2009年,原民主綱領黨籍的安德烈森·海德里希宣佈因不滿首相唐納德·圖斯克所主張的左翼政策以及在[[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中的無力應對,自行與伯恩德·盧克創立了民族自由黨,提倡保守主義、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被認為是國家民主黨的「思想繼承者」,安德烈森也創立了黨報《民族之聲》,懷疑帝國公約所執行的歐洲共融政策,並提出「民族自立 唯一出路」的思路,吸引在科爾自由主義改革後受到牽連的失業人士以及原國家民主黨的保守派加入。 次年,民自黨首次參選國會,斬獲眾議院兩席,成為國會第十大黨,安德烈森也以壓倒性優勢連任其眾議院議席。 2014年,民自黨采取更溫和的主張,提出保障就業、革新政府的政綱,成功大增12席,更首次進入參議院,獲得該院兩席,成為國會繼[[普盧斯亞中央民主黨|中央民主黨]]、[[民主綱領]]、[[普盧斯亞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黨]]、[[普盧斯亞綠黨|綠黨]]、[[普盧斯亞新左翼|新左翼]]、[[普盧斯亞新人民黨|新人民黨]]、[[普盧斯亞工黨|工黨]]與[[普盧斯亞自由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後的第九大黨。 2018年隨著對新行動聯盟政府的質疑越來越高,民自黨也隨之不斷擴張其議席至85席,成為第五大黨。 2022年改選,民自黨利用其專注在波羅的海發展黨部的「東部戰略」而一舉成為最大黨,坐擁308席,並建立[[安德烈森內閣]]。 2022年刺殺案後,民自黨議員[[蒂諾·克魯帕拉]]出走創立[[帝國前進]],引發往後兩年對民自黨的退黨潮。 2023年6月,參議員,創黨人之一的[[伯恩德·盧克]]創立[[普盧斯亞2050+]],主張自由保守主義;同年眾議員[[彼得·勃林格]]宣佈成立更為右翼的[[普盧斯亞改革黨|改革黨]]。 2024年5月,民自黨參議員拉歐·巴騰與綠黨眾議員德姆拉齊·郝森宣布退出其所屬政黨並聯合建立[[普盧斯亞經濟民主連合]],宣稱要革新國會,恢復民自族黨建政以來所破壞的民主制度,以及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合眾百科 Unitedbook所做的貢獻會依據CC BY-NC-SA(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發佈(詳情請見
合眾百科:版權
)。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切換限制內容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