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憲校盟」: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老憲校盟'''(英語:'''Old Charters'''),是由慶寧7所精英大學所組成的聯盟。七大學府具有良好學術聲望、嚴格入學標準以及社會精英主義的內涵,被稱為「慶寧常春藤」。 | '''老憲校盟'''(英語:'''Old Charters'''),是由慶寧7所精英大學所組成的聯盟。七大學府具有良好學術聲望、嚴格入學標準以及社會精英主義的內涵,被稱為「慶寧常春藤」。名稱來源為此七所大學是慶寧唯一擁有獨立敕書(皇家憲章)的大學。 | ||
== 成員 == | == 成員 ==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學院名稱 | !學院名稱 | ||
!成立年代 | !成立年代(開始辦學) | ||
!成立年代(正式成為大學) | |||
!國內排名 | !國內排名 | ||
!全球排名 | !全球排名 | ||
|- | |- | ||
|[[帝國皇家大學]] | |[[帝國皇家大學]] | ||
| | |47年 | ||
|1804年 | |||
|1 | |1 | ||
|3 | |3 | ||
|- | |- | ||
|[[四都大學]] | |[[四都大學]] | ||
|1802年 | |||
|1802年 | |1802年 | ||
|2 | |2 | ||
第20行: | 第23行: | ||
|[[海崎帝都大學]] | |[[海崎帝都大學]] | ||
|1610年 | |1610年 | ||
|1804年 | |||
|3 | |3 | ||
|6 | |6 | ||
|- | |- | ||
|[[帝國政治經濟大學]] | |[[帝國政治經濟大學]] | ||
| | |1804年 | ||
|1804年 | |||
|4 | |4 | ||
|11 | |11 | ||
|- | |- | ||
|[[帝國理工科技大學]] | |[[帝國理工科技大學]] | ||
| | |1804年 | ||
|1804年 | |||
|5 | |5 | ||
|20 | |20 | ||
|- | |- | ||
|[[何佳臣大學]] | |[[何佳臣大學]] | ||
| | |1812年 | ||
|1812年 | |||
|6 | |6 | ||
|25 | |25 | ||
|- | |- | ||
|[[北原大學]] | |[[北原大學]] | ||
| | |1815年 | ||
|1815年 | |||
|7 | |7 | ||
| | |26 | ||
|} | |} |
於 2024年6月11日 (二) 17:11 的最新修訂
老憲校盟(英語:Old Charters),是由慶寧7所精英大學所組成的聯盟。七大學府具有良好學術聲望、嚴格入學標準以及社會精英主義的內涵,被稱為「慶寧常春藤」。名稱來源為此七所大學是慶寧唯一擁有獨立敕書(皇家憲章)的大學。
成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學院名稱 | 成立年代(開始辦學) | 成立年代(正式成為大學) | 國內排名 | 全球排名 |
---|---|---|---|---|
帝國皇家大學 | 47年 | 1804年 | 1 | 3 |
四都大學 | 1802年 | 1802年 | 2 | 5 |
海崎帝都大學 | 1610年 | 1804年 | 3 | 6 |
帝國政治經濟大學 | 1804年 | 1804年 | 4 | 11 |
帝國理工科技大學 | 1804年 | 1804年 | 5 | 20 |
何佳臣大學 | 1812年 | 1812年 | 6 | 25 |
北原大學 | 1815年 | 1815年 | 7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