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國家世界觀」:修訂間差異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imported>DC
(DC移动页面Earth-HCN合眾國家世界觀
DC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3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Update}}
{{Update}}
Earth-ECN為Hopecraft Network的獨特世界觀,世界具有我們現實中的所有特徵:相的國家、相同的人物(政治家、電影明星、總統等)、相同的歷史事件(特洛伊戰爭、世界大戰、9/11 等)等等。 然而,它也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希望帝國]][[春代伺服器]]和[[翔律伺服器]]等家,以及[[四都集團]]等組織。 此世界觀與現代伺服器和KCN似乎也位於同一世界觀
'''合眾國家世界觀'''(英語:'''Unitedverse''')為合眾百科採用的獨特世界觀,建基於現實世界時加入了兩塊新大陸,歷史走向上也和現實世界相去甚遠,以四勢力(帝國聯邦、帝國公約慶寧協、主權聯邦)為主要主導者


合眾國家世界觀最早起源於希望帝國與戶原尼亞共和國組成的共同史觀,後在其他國家的加入下逐漸完善,亦相較現實世界觀更爲特別。<!--此世界具有我們現實中的部分特徵:相同的國家、相同的人物(政治家、電影明星、總統等)、相同的歷史事件(特洛伊戰爭、世界大戰、9/11 等)等等。 然而,它和現實世界也有不同之處,例如[[希望帝國]]、,[[戶原尼亞共和國]],[[空野帝國]]等國家。
== 歷史 ==
== 歷史 ==


== 地點 ==
=== 原始時代(公元前約一萬年-公元476年) ===
希望帝國


翔律伺服
=== 舊石時代 ===
舊石器時代是石器時代的第一個時期。


服器
根據遺傳學與化石學所提供的證據顯示,現人類「智人」的發源地應該是在非洲<sup>[1]</sup>。其大約在二十萬年左右出現,其時為舊石器時代,人類已進化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人類的祖先,如「直立人」曾經使用簡單工具達數千年,但隨著時代演進,工具變得更為精練與複雜。人類亦隨之創造了語言與下葬儀式。
 
此時期的人類亦可以裝飾自己的外表。此時所有人類都是獵人與採集者,並且普遍過著遊牧的生活。
 
現代人很快便從非洲和亞歐兩洲的非結冰地帶散播至世界各處。在最近的冰河時期時,人類更大量移民至北美洲與大洋洲,而現時的溫帶區在當時是極不適合生活的。縱使如此,在冰河期完結時,即大約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已移民至地球上所有非冰封的土地上。
 
獵人與採集者的社會逐漸細分,並開始出現階級觀念,而且長途接觸亦變得可能,如澳洲原住民使用的原始「高速公路」。
 
大部份獵人與採集者的社會最終將發展為農業社會,或融入於其他較大型的農業社會。然而,未發展為農業社會的群體,最後也許被消滅,或維持孤立,這種小型獵人與採集者的社會在今天的偏遠地區仍時有所見。
 
=== 中石器時代 ===
中石器時代為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間的一段人類科技發展時期。其在更新世末期,即大約一萬年前開始,終結於農業的出現,而這時間在各地區不盡相同。在部份例子裡,如近東地區,農業在更新世末期已開始出現,因此其中石器時代是極短暫的,且難以定義。在那些沒有受到太多冰河時期衝擊的地區,有時候會比較傾向使用「後舊石器時代」這個詞。而那些受到較大環境因素影響,如處於後冰河時期影響帶的地區,則有著更顯著的中石器時代,最少達數千年之久。以北歐為例,那裡的部落社會因為所居住地區氣候較溫暖而且有著食物供應豐富的沼澤地,所以可以較遲發展農耕,因此其中石器時代較長。這些環境條件製造了具有特色人類生活,並且被紀錄下來,諸如馬格爾莫斯文化(''Maglemosian'')與阿齊利文化(''Azilian'')。但這樣的環境條件同樣使得北歐的新石器時代遲至公元前四千年才來臨。
 
此時期的遺跡不多,主要是貝塚(''midden'',或稱垃圾堆)。在森林地區,砍伐森林的活動開始出現,但是要在新石器時代才大量進行,因為那時的人們需要通過砍伐森林來開墾更多耕地。
 
中石器時代的特徵是大量使用著小型而複雜的燧石工具,諸如小結石(''microlith'')與小鏨子(''microburin'')等。釣魚用具、石製手斧與木製物品如獨木舟和弓箭等亦在部份中石器時代的遺址發現。
 
=== 新石器時代 ===
新石器時代為石器時代的原始科技與社會發展的最後階段。其約於公元前一萬年開始,而主要特徵是早期部落群居、農業、畜牧業與工具的發展。
 
==== 農業發展 ====
根據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所形容,在大約公元前九千年出現的農耕社會是一項革命性的大轉變。在大約公元前一萬年,亞特蘭提斯人首先開始務農。在大約公元前九千五百年,農業傳至蘇美爾人。在大約公元前七千年,農業傳播至印度,而在大約公元前六千年,其傳播至埃及,在大約公元前五千年,中國人和慶寧人亦開始務農。在大約公元前二千七百年,農業傳播至中部美洲。
 
亞特蘭提斯人在大約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有系統地灌溉農作物,並且出現社會分工。而此時青銅與鐵開始取代石頭作為農務與戰爭的工具。在公元前三千年的歐亞大陸上,銅製與青銅製的工具、裝飾品與武器開始普及。緊接著青銅時代,在東地中海、中東與中國等地陸續出現鐵製工具與武器。
 
在公元前九百年出現的查文文化誕生前,美洲人可能並沒有金屬工具。而在其後的莫切文化則有著金屬製的盔甲、刀子與餐具。即使使用金屬工具較少的印加文明亦有著金屬犁頭。然而在秘魯土地上的考古學研究仍然只有很少,大部份奇普,印加人使用的繩結形式的紀錄工具)在西班牙征秘魯時被燒毀。儘管如此,在公元2004年,考古學家仍在秘魯發掘出整個古代城市遺跡。部份證據顯示秘魯被歐洲人開發前,當地人已懂得製作鋼材。
 
而河谷在此時則成為早期文明的搖籃,如亞特蘭提斯的塞內斯河(River Senes),中國的黃河、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流域與中東的兩河流域。部份過著遊牧生活的人們,如澳洲土著與南非的布須曼人則在近代前仍沒有農業出現。
 
農業使社會變得複雜,亦因此出現了文明。城鎮與市場隨之出現。科技改進了人們控制自然的能力,而人們亦發展了交通與通訊。
 
==== 宗教發展 ====
很多歷史學家將信仰的起源追溯至新石時代。大部份此時的信仰包括對母親神(Mother Goddess)、天父(Sky Father)、太陽與月亮的崇拜,並視太陽與月亮為造物主。
 
後世才出現了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宗教。
 
=== 中世紀(476-1520) ===
 
=== 大航海時代(1520-1828) ===
 
=== 殖民時代(1828-1914) ===
 
=== 一戰(1914-1918) ===
 
=== 戰間期(1918-1939) ===
 
=== 二戰(1939-1945) ===
1939年,因為法國閃電入侵萊茵蘭和荷蘭,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起初法國以閃電戰攻勢併吞萊茵蘭和荷蘭,劍指萊茵河和[[大普盧斯亞帝國|普盧斯亞]]本土地區。
 
以法國為首的軸心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從東西兩方侵略同盟國([[大普盧斯亞帝國|普盧斯亞]],奧地利,中國)。
 
1941年,在日本攻擊希望帝國,希望帝國和盟友柏勒洛斯與大戶原尼亞聯合王國與香康共和國對軸宣戰後,情勢扭轉。
 
1943年,同盟軍攻陷羅馬,意大利投降。
 
同年,法國由於民怨沸騰,軍民無心打仗,法國政府投降。
 
1945年3月,同盟軍消滅日本最後的大城市—大阪,日本投降。
 
1945年8月,合眾國家聯盟成功研發原子彈後,三顆原子彈先後投在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投降,二戰結束。
 
=== 《紐約和約》(1946) ===
主條目:[[紐約和平約定]]
 
二戰結束前,同盟國對軸心國戰敗後的劃分早已有所計劃,但尚未詳細實施。
 
二戰後,便迅速開始和平談判的進程。
 
1946年8月16日,正式簽署《紐約和約》。
 
=== 冷戰(1950-1989) ===
主條目:[[冷戰(1950-1989)]]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成為繼蘇聯和蒙古後第一個共產政權。
 
1950年2月8日,以蔣介石為首的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同時開啟冷戰時代。
 
1953年,韓戰結束,共產主義的朝鮮和民主主義的南韓正式建立。
 
1961年,中共與中華民國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
 
1973年,越戰結束,共產主義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成立,竹幕正式達成。
 
與此同時,在阿拉伯國家中,也紛紛倒向共產陣營,建立起阿拉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1989年,隨著中共滅亡,共產陣營解體,冷戰結束。
 
在此期間,戶原,希望帝國皆保持中立。
 
==== 經濟起飛(1960-2019) ====
 
=== 現代(1989-) ===


== 文化 ==
== 文化 ==


== 名人 ==
== 名人 ==
[[檔案:Otto I.png.png|縮圖|276x276像素|奧托一世(1940年美泉宮肖像)]]
[[奧托一世|奧托.馮.哈布斯堡]]擔任[[合眾國家聯盟]]同盟國歐洲戰區總司令,並且在[[維也納之戰]]中親自督戰,並講出了「Niemals zurückgehen!(決不後退)」與著名的《我們究竟為何而戰》演講,並帶領[[奧軍]]與同盟國歐洲軍隊打贏了戰爭。

於 2025年3月18日 (二) 15:40 的最新修訂

合眾國家世界觀(英語:Unitedverse)為合眾百科採用的獨特世界觀,建基於現實世界,同時加入了兩塊新大陸,歷史走向上也和現實世界相去甚遠,以四大勢力(帝國聯邦、帝國公約、慶寧國協、主權聯邦)為主要主導者。

合眾國家世界觀最早起源於希望帝國與戶原尼亞共和國組成的共同史觀,後在其他國家的加入下逐漸完善,亦相較現實世界觀更爲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