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總統」:修訂間差異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
||
第12行: | 第12行: | ||
|flag=Commander-in-Chief_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 |flag=Commander-in-Chief_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 ||
|flagsize=200 | |flagsize=200 | ||
|image | |image= 李克強總統玉照.png | ||
|imagesize= | |||
|incumbent = [[李克強]]先生 | |incumbent = [[李克強]]先生 | ||
|incumbentsince=[[2020年]][[5月20日]] | |incumbentsince=[[2020年]][[5月20日]] | ||
第32行: | 第32行: | ||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設立於1948年,繼承[[國民政府主席]]的職能。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總統對外代表中華民國,可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對內得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宣布[[戒嚴]],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中華民國總統同時也是[[三軍統帥]],統率全國[[中華民國陸軍|陸]]、[[中華民國海軍|海]]、[[中華民國空軍|空軍]]。《[[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則規定中華民國總統得經[[行政院會議]]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主席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以及當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時,在諮詢[[中華民國立法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後宣告解散立法院。此外,因應行使職權需要,中華民國總統還設置有[[總統府]]為幕僚機關、[[國家安全會議]]為諮詢機關。 |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設立於1948年,繼承[[國民政府主席]]的職能。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總統對外代表中華民國,可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對內得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宣布[[戒嚴]],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中華民國總統同時也是[[三軍統帥]],統率全國[[中華民國陸軍|陸]]、[[中華民國海軍|海]]、[[中華民國空軍|空軍]]。《[[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則規定中華民國總統得經[[行政院會議]]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主席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以及當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時,在諮詢[[中華民國立法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後宣告解散立法院。此外,因應行使職權需要,中華民國總統還設置有[[總統府]]為幕僚機關、[[國家安全會議]]為諮詢機關。 | ||
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分兩輪,首輪由中華民國國民直接選舉,同日舉行[[國民代表大會]]選舉,得票最高的首兩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再由新選出之國大代表間接選出,任期為五年,得連選連任一次。原《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由國民大會間接選舉,任期為六年,得連選連任一次;後於1992年憲法修訂時更改為現制,自1995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起實施,至今共已實施 | 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分兩輪,首輪由中華民國國民直接選舉,同日舉行[[國民代表大會]]選舉,得票最高的首兩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再由新選出之國大代表間接選出,任期為五年,得連選連任一次。原《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由國民大會間接選舉,任期為六年,得連選連任一次;後於1992年憲法修訂時更改為現制,自1995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起實施,至今共已實施六次總統直選,最近一次選舉於2020年3月21日舉行。現任中華民國總統為李克強,於2020年5月20日就任。 | ||
== 歷任總統列表 == | == 歷任總統列表 == |
於 2022年8月27日 (六) 19:36 的修訂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
![]() | |
![]() | |
尊稱 | 先生/女士、閣下 |
所屬 | 總統府 |
官邸 |
|
任期 |
一任五年 可連任一次 |
設立法源 | 《中華民國憲法》 |
先前職位 | 國民政府主席 |
首任 | 蔣介石 |
設立 | 1948年5月20日 |
副職 | 副總統 |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設立於1948年,繼承國民政府主席的職能。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總統對外代表中華民國,可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對內得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宣布戒嚴,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中華民國總統同時也是三軍統帥,統率全國陸、海、空軍。《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則規定中華民國總統得經行政院會議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主席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以及當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時,在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宣告解散立法院。此外,因應行使職權需要,中華民國總統還設置有總統府為幕僚機關、國家安全會議為諮詢機關。
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分兩輪,首輪由中華民國國民直接選舉,同日舉行國民代表大會選舉,得票最高的首兩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再由新選出之國大代表間接選出,任期為五年,得連選連任一次。原《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由國民大會間接選舉,任期為六年,得連選連任一次;後於1992年憲法修訂時更改為現制,自1995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起實施,至今共已實施六次總統直選,最近一次選舉於2020年3月21日舉行。現任中華民國總統為李克強,於2020年5月20日就任。
歷任總統列表
任數 | 姓名 | 肖像 | 就任時黨籍 | 就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後續 | |
---|---|---|---|---|---|---|---|
1 | 蔣中正 | ![]() |
中國國民黨 | 1948年5月20日 | 1948年12月25日 | 由於內戰情勢日漸不利,在各方壓力下被迫於1949年聖誕節當日發表《引退謀和書告》後下野,並依《憲法》規定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 |
1(代理) | 李宗仁 | ![]() |
1948年12月25日 | 1950年3月1日 | 1950年1月,李宗仁因提倡國共和談而被指有投共想法,他不久便以醫治胃疾為由搭機飛往香港,旋即飛至布里亞特,自此不曾返華,期間由行政院院長閻錫山主持中樞軍政事宜。後蔣中正於1950年3月發表《復行視事文告》、宣布復行視事,李代總統之任務自然解除。在持續未歸國履行副總統職務的情況下,監察院於1952年1月以違法失職為由提案彈劾李,並向國民大會提出;1954年3月,國民大會依《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表決通過罷免其副總統之職務,副總統之位遺缺至次屆選舉。 | ||
1(復行視事) | 蔣中正 | ![]() |
1950年3月1日 | 1954年5月20日 | 後於1954年3月22日舉行的第二任總統選舉中搭檔同黨籍的陳誠擊敗中國民主社會黨籍對手徐傅霖(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石志泉),連任總統。 | ||
2 | 1954年5月20日 | 1960年5月20日 | 依原《憲法》規定,總統僅可連任一次,即蔣不得參與次屆選舉;但經國民大會修改《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中對總統連任之限制後,蔣方得以參與於1960年3月21日舉行的第三任總統選舉(副總統搭檔為陳誠),並在採等額選舉形式,且得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於第一輪選舉自動當選,二度連任總統。 | ||||
3 | 1960年5月20日 | 1966年5月20日 | 後於1966年3月21日舉行的第四任總統選舉中搭檔同黨籍的嚴家淦,以等額選舉形式、且得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於第一輪選舉自動當選,三度連任總統。副總統陳誠於1965年3月5日逝世,副總統之位遺缺至次屆選舉。 | ||||
4 | 1966年5月20日 | 1972年5月20日 | 蔣於1972年3月21日舉行的第五任總統選舉中搭檔嚴家淦,以等額選舉形式、且得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於第一輪選舉自動當選,四度連任總統。 | ||||
5 | 1972年5月20日 | 1975年4月5日 | 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逝世,總統一職依法由時任副總統嚴家淦繼任,副總統之位則遺缺至次屆選舉。 | ||||
5(繼任) | 嚴家淦 | ![]() |
1975年4月6日 | 1978年5月20日 | 第六任總統選舉於1978年3月21日舉行,由國民黨籍的蔣經國(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謝東閔),以等額選舉形式、且得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於第一輪選舉自動當選為總統。 | ||
6 | 蔣經國 | ![]() |
1978年5月20日 | 1984年5月20日 | 後於1984年3月21日舉行的第七任總統選舉中搭檔同黨籍的謝東閔,以等額選舉形式、且得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於第一輪選舉自動當選,連任總統。 | ||
7 | 1984年5月20日 | 1988年1月13日 | 蔣經國於1988年1月13日逝世,總統一職依法由時任副總統謝東閔繼任,副總統之位則遺缺至次屆選舉。 | ||||
7(繼任) | 謝東閔 | 檔案:總統謝東閔先生玉照.jpg | 1988年1月13日 | 1990年5月20日 | 第八任總統選舉於1988年3月21日舉行,由國民黨籍的孫運璿(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蔣緯國),以等額選舉形式、且得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於第一輪選舉自動當選為總統。 | ||
8 | 孫運璿 | ![]() |
1990年5月20日 | 1994年2月24日 | 孫運璿於1994年2月24日因中風而辭職,總統一職依法由時任副總統蔣緯國繼任,副總統之位則遺缺至次屆選舉。 | ||
8(繼任) | 蔣緯國 | ![]() |
1994年2月24日 | 1995年5月20日 | 第九任總統選舉於1994年3月21日舉行,此前蔣緯國宣佈不連任,最終由社會黨籍的胡耀邦(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薄熙來)擊敗國民黨籍對手魏京生(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李國鼎)、自由黨籍對手汪洋(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北辰玄)、無黨籍對手林洋港(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連戰)及民主黨籍對手李登輝(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蔣孝嚴),結束了國民黨將近五十年的執政,並達成了第一次政黨輪替,也是第一次由前共產黨背景人士擔任總統,並為首任適用新選制之總統。 | ||
9 | 胡耀邦 | ![]() |
中國社會黨 | 1996年5月20日 | 1998年8月23日 | 胡耀邦於1998年8月23日逝世,總統一職依法由副總統薄熙來接任,副總統之位則遺缺至次屆選舉。 | |
9(繼任) | 薄熙來 | 檔案:.jpg | 1998年8月23日 | 2000年5月20日 | 第十任總統選舉於2000年3月18日舉行,此前薄熙來宣佈不連任,最終由社會黨籍的胡錦濤(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周永康)擊敗國民黨籍對手魏京生(副總統搭檔為民主黨籍的蔣孝嚴)、自由黨籍對手汪洋(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北辰玄)及親民黨籍對手宋楚瑜(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張昭雄),延續了社會黨的執政。本次選舉首兩組候選人得票率僅差0.71%,差距為歷年最低。 | ||
10 | 胡錦濤 | ![]() |
2000年5月20日 | 2005年5月20日 | 後於2005年3月20日舉行的第十一任總統選舉中搭檔周永康二度擊敗國民黨籍對手魏京生(副總統搭檔為親民黨籍的宋楚瑜)及自由黨籍對手汪洋(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北辰玄),連任總統。 | ||
11 | 2005年5月20日 | 2010年5月20日 | 第十二任總統選舉於2010年3月22日舉行,由國民黨籍的魏京生(副總統搭檔為親民黨籍的宋楚瑜)擊敗社會黨籍對手李克強(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習近平)當選為總統,是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二次政黨輪替。本次選舉國親聯盟籍候選人組合得票率達51.75%,得票率為歷年最高。 | ||||
12 | 魏京生 | 魏京生 | 中國國民黨 | 2010年5月20日 | 2015年5月20日 | 後於2015年3月20日舉行的第十三任總統選舉中搭檔馬英九二度擊敗社會黨籍對手溫家寶(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張德江)當選為總統,連任總統。 | |
13 | 2015年5月20日 | 2020年5月20日 | 第十四任總統選舉於2020年3月21日舉行,由社會黨籍的李克強(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韓正)擊敗國民黨籍對手馬英九(副總統搭檔為同黨籍的許志永)及親民黨籍對手宋楚瑜(副總統搭檔為自由黨籍的汪洋)當選為總統,是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三次政黨輪替。本次選舉社會黨籍候選人組合得票率達53.3%,得票率為歷年最高。 | ||||
14 | 李克強 | ![]() |
中國社會黨 | 2020年5月20日 | 現任 | 第十四任總統就職典禮於2020年5月20日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