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特奇亞合眾國首相」:修訂間差異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
||
第10行: | 第10行: | ||
|incumbentsince = 2020年5月20日 | |incumbentsince = 2020年5月20日 | ||
|appointer = [[奧地利君主]] | |appointer = [[奧地利君主]] | ||
|termlength = 五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br><small>任期最長為五年,與 | |termlength = 五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br><small>任期最長為五年,與奧地利國會任期相同</small> | ||
|formation = 2020年2月27日 | |formation = 2020年2月27日 | ||
|predecessor = [[奧地利共同部長會議]] | |predecessor = [[奧地利共同部長會議]] | ||
第21行: | 第21行: | ||
|member_of = [[奧地利內閣]] | |member_of = [[奧地利內閣]] | ||
}} | }} | ||
奧地利聯邦首相(德語:Ministerpräsident von Österreich),簡稱'''奧相'''或'''聯邦首相''',是[[大奧地利合眾國|奧國]]中層級最高的行政官員,奧國聯邦首相主導全國中央性質行政事務與規劃國家政策。其在法理上由國會議員互選選出再由皇帝行正式任命。現任奧相為賽巴茨蒂安.庫爾茨(德語:德語:Sebastian Kurz),在2020年5月20日正式就任。 | 奧地利聯邦首相(德語:Ministerpräsident von Österreich),簡稱'''奧相'''或'''聯邦首相''',是[[大奧地利合眾國|奧國]]中層級最高的行政官員,奧國聯邦首相主導全國中央性質行政事務與規劃國家政策。其在法理上由[[奧地利國會|國會]]議員互選選出再由皇帝行正式任命。現任奧相為[[賽巴茨蒂安.庫爾茨]](德語:德語:Sebastian Kurz),在2020年5月20日正式就任。 | ||
== 簡介 == | == 簡介 == | ||
第27行: | 第27行: | ||
立法方面,聯邦首相會參與法律制定的過程,以達到所屬政黨的目標;至於在行政方面,首相負責統籌所有政府部門和 | |||
立法方面,聯邦首相會參與法律制定的過程,以達到所屬政黨的目標;至於在行政方面,首相負責統籌所有政府部門和政務官及事務官。聯邦首相有權向皇帝提名其他[[內閣]]成員,亦可提出解散國會的請求。 | |||
而在聯邦首相和聯邦內閣的意見下,奧皇會行使其法定權力及特權,包括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司法人員等的相關人員,以及頒授勳銜等。 | 而在聯邦首相和聯邦內閣的意見下,奧皇會行使其法定權力及特權,包括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司法人員等的相關人員,以及頒授勳銜等。 | ||
== 歷屆政府 == | == 歷屆政府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任次 | |||
!姓名 | |||
!肖像 | |||
!出身 | |||
!就任時黨籍 | |||
!所屬內閣 | |||
!任期 | |||
!備註 | |||
|- | |||
! colspan="8" |卡爾一世時期(1935年4月15日-1959年5月18日) | |||
|- | |||
|臨時 | |||
|'''卡爾.倫納''' | |||
| | |||
|奧地利 | |||
|社會民主工黨 | |||
|第一次倫納內閣 | |||
|1935年4月15日-1936年5月20日 | |||
| | |||
|- | |||
|1 | |||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 | |||
| | |||
|奧地利 | |||
|大德意志黨 | |||
|第一次陶爾斐斯內閣 | |||
|1936年5月20日-1938年5月20日 | |||
| | |||
|- | |||
|2 | |||
| rowspan="2" |'''愛德華·貝奈斯''' | |||
| | |||
| rowspan="2" |波希米亞 | |||
| rowspan="2" |奧地利民主陣線 | |||
|第一次貝奈斯內閣 | |||
|1938年5月20日-1939年11月21日 | |||
| | |||
|- | |||
|3 | |||
| | |||
|第二次貝奈斯內閣 | |||
|1939年11月21日-1940年11月21日 | |||
| | |||
|- | |||
|過渡 | |||
|'''庫爾特·許士尼格''' | |||
| | |||
|奧地利 | |||
|祖國陣線 | |||
|第一次許士尼格內閣 | |||
|1940年11月21日-1941年11月21日 | |||
| | |||
|- | |||
|4 | |||
| rowspan="2" |'''安東·萊因塔勒''' | |||
| | |||
| rowspan="2" |奧地利 | |||
|自由論壇 | |||
|第一次萊茵塔勒內閣 | |||
|1941年11月21日-1944年11月21日 | |||
| | |||
|- | |||
|5 | |||
| | |||
|奧地利自由黨 | |||
|第二次萊茵塔勒內閣 | |||
|1944年11月21日-1945年12月31日 | |||
| | |||
|- | |||
|6 | |||
| rowspan="2" |'''列奧波德·菲格爾''' | |||
| | |||
| rowspan="4" |奧地利 | |||
| rowspan="2" |奧地利人民黨 | |||
|第一次菲格爾內閣 | |||
|1946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 | |||
| | |||
|- | |||
|7 | |||
| | |||
|第二次菲格爾內閣 | |||
|1949年1月1日-1949年5月8日 | |||
| | |||
|- | |||
|過渡 | |||
|奧托.里爾 | |||
| | |||
|無黨籍(公務員) | |||
|里爾看守內閣 | |||
|1949年5月8日-1949年12月31日 | |||
| | |||
|- | |||
|8 | |||
|'''列奧波德·菲格爾''' | |||
| | |||
|奧地利人民黨 | |||
|第三次菲格爾內閣 | |||
|1950年1月1日-1954年12月31日 | |||
| | |||
|- | |||
| rowspan="2" |9 | |||
| rowspan="2" |'''康拉德·艾德諾''' | |||
| | |||
| rowspan="2" |萊茵蘭 | |||
| rowspan="2" |奧地利基督民主黨 | |||
|第一次艾德諾內閣 | |||
|1955年1月1日-1959年12月31日 | |||
| | |||
|- | |||
| | |||
|第二次艾德諾內閣 | |||
|1960年1月1日 | |||
| | |||
|- | |||
! colspan="8" | | |||
|} |
於 2022年8月5日 (五) 14:38 的修訂
模板:Country data AE首相 | |
---|---|
Ministerpräsident von Österreich | |
所屬 | 奧地利內閣 |
官邸 | 奧地利首相宮(官方) |
任命者 | 奧地利君主 |
任期 |
五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任期最長為五年,與奧地利國會任期相同 |
設立法源 |
《奧地利聯邦憲法》 《政府組織法》 |
先前職位 | 奧地利共同部長會議 |
首任 | 奧托·恩德爾 |
設立 | 2020年2月27日 |
副職 | 希望帝國副首相 |
薪資 | 每月二十萬帝國克朗 |
奧地利聯邦首相(德語:Ministerpräsident von Österreich),簡稱奧相或聯邦首相,是奧國中層級最高的行政官員,奧國聯邦首相主導全國中央性質行政事務與規劃國家政策。其在法理上由國會議員互選選出再由皇帝行正式任命。現任奧相為賽巴茨蒂安.庫爾茨(德語:德語:Sebastian Kurz),在2020年5月20日正式就任。
簡介
自1930年代一系列聯邦化的議案推出之後,直屬於奧皇的奧地利首相與匈牙利首相不再是奧國行政首腦,而是新設的奧地利聯邦首相取而代之。並且在奧地利聯邦化所推動的民主化中,作為民主派領袖的時任奧皇奧托一世(Otto I)也扶持了數個民主派政黨主政穩定了奧國的聯邦民主。由於聯邦首相是國會最大黨黨魁的關係,其亦手握立法與行政兩大權力,但因奧國的多黨制議會政治也讓行政權也備受監督。
立法方面,聯邦首相會參與法律制定的過程,以達到所屬政黨的目標;至於在行政方面,首相負責統籌所有政府部門和政務官及事務官。聯邦首相有權向皇帝提名其他內閣成員,亦可提出解散國會的請求。
而在聯邦首相和聯邦內閣的意見下,奧皇會行使其法定權力及特權,包括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司法人員等的相關人員,以及頒授勳銜等。
歷屆政府
任次 | 姓名 | 肖像 | 出身 | 就任時黨籍 | 所屬內閣 | 任期 | 備註 |
---|---|---|---|---|---|---|---|
卡爾一世時期(1935年4月15日-1959年5月18日) | |||||||
臨時 | 卡爾.倫納 | 奧地利 | 社會民主工黨 | 第一次倫納內閣 | 1935年4月15日-1936年5月20日 | ||
1 |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 | 奧地利 | 大德意志黨 | 第一次陶爾斐斯內閣 | 1936年5月20日-1938年5月20日 | ||
2 | 愛德華·貝奈斯 | 波希米亞 | 奧地利民主陣線 | 第一次貝奈斯內閣 | 1938年5月20日-1939年11月21日 | ||
3 | 第二次貝奈斯內閣 | 1939年11月21日-1940年11月21日 | |||||
過渡 | 庫爾特·許士尼格 | 奧地利 | 祖國陣線 | 第一次許士尼格內閣 | 1940年11月21日-1941年11月21日 | ||
4 | 安東·萊因塔勒 | 奧地利 | 自由論壇 | 第一次萊茵塔勒內閣 | 1941年11月21日-1944年11月21日 | ||
5 | 奧地利自由黨 | 第二次萊茵塔勒內閣 | 1944年11月21日-1945年12月31日 | ||||
6 | 列奧波德·菲格爾 | 奧地利 | 奧地利人民黨 | 第一次菲格爾內閣 | 1946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 | ||
7 | 第二次菲格爾內閣 | 1949年1月1日-1949年5月8日 | |||||
過渡 | 奧托.里爾 | 無黨籍(公務員) | 里爾看守內閣 | 1949年5月8日-1949年12月31日 | |||
8 | 列奧波德·菲格爾 | 奧地利人民黨 | 第三次菲格爾內閣 | 1950年1月1日-1954年12月31日 | |||
9 | 康拉德·艾德諾 | 萊茵蘭 | 奧地利基督民主黨 | 第一次艾德諾內閣 | 1955年1月1日-1959年12月31日 | ||
第二次艾德諾內閣 | 1960年1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