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修訂間差異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Marcus A Ho (→雙足型) |
||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 |||
第19行: | 第19行: | ||
**逃生系統 | **逃生系統 | ||
**監控螢幕 | **監控螢幕 | ||
**抬頭顯示器 | |||
**機械足控制手把 | **機械足控制手把 | ||
*機械臂 | *機械臂 | ||
**液壓系統 | **液壓系統 | ||
**齒輪系統 | **齒輪系統 | ||
**感 | **綜合傳感系統 | ||
**點陣資料系統 | **點陣資料系統 | ||
**電子遙控 | **電子遙控 | ||
第35行: | 第36行: | ||
**奧德勒系統 | **奧德勒系統 | ||
**陀螺儀系統 | **陀螺儀系統 | ||
**地形感測器 | **地形感測器 | ||
**紅外線感測器 | **紅外線感測器 | ||
第47行: | 第47行: | ||
*[[奧圖納爾系列機甲]] | *[[奧圖納爾系列機甲]] | ||
*[[全地域裝甲運輸機甲]] |
於 2022年12月30日 (五) 18:42 的最新修訂
機甲(英語:Mecha),是一種以足部機械行動的載具,擁有比輪式載具更高度的靈活性與戰場適應性。
歷史沿革 編輯
自1950年代起,有軍武學家與機械工程師發布研究說明多足高機動性載具的可行性,並於1953年打造出全球第一台多足理論驗證載具,隨後也在1960年第一次打造出可實際載人的多足載具,並於1970年代左右第一次投入軍事用途中。
機甲類型 編輯
機甲多樣且多變,目前學界依照運動方式主要研究有兩種類型:雙足型與多足型。多足型已經在軍事、民生、經濟等方面廣泛運用,在生活中較為常見,而雙足型則是自1984年首次提出後至今依然在設計研究與理論驗證的階段。
雙足型 編輯
雙足型在理論上號稱能以更低的機械耗損率與更高的處理效能應用在各種方面,並且能夠有效武裝各式武器,在戰場上比多足型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而在一些扁長的空間中能發揮比多足型更好的效能。自從1988年伊瑪圖爾事件以後,雙足理論被認為是不可行,但依舊有學者在該項研究方面繼續努力突破科技瓶頸。
多足型 編輯
多足型是目前現行唯一且應用最廣泛的機甲類型,而現今的多足型機甲通常有以下結構與系統(以民用運輸機甲為例):
- 駕駛室
- 控制盤
- 打檔桿
- 攝影鏡頭
- 逃生系統
- 監控螢幕
- 抬頭顯示器
- 機械足控制手把
- 機械臂
- 液壓系統
- 齒輪系統
- 綜合傳感系統
- 點陣資料系統
- 電子遙控
- 機械足
- 液壓系統
- 齒輪系統
-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 無線電
- RT-跳頻無線電
- 多足協調自動控制系統
- 奧德勒系統
- 陀螺儀系統
- 地形感測器
- 紅外線感測器
- AI輔助判斷系統
- 資料處理器
- 後儲物箱
- 外掛組件
- 後置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