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大公南邑祖術

於 2023年2月2日 (四) 23:54 由 imported>亨利代 所做的修訂 →‎同盟防長會議

第五代北江公爵南邑祖術(英語:Kyle Nanyi, 5th Duke of Beijang,1895年3月5日—1968年10月19日),在1937年以前被稱為南邑祖術侯爵,曾任希望帝國國會議員以及國防大臣。

生平

1895年,南邑祖術出生於北江府的家宅中。

從軍

1913年,南邑祖術就讀帝國海軍軍校的戰爭史研究系,但後來廢系而轉至戰略研究系,最後成功畢業,任職海軍少尉,在中央司令部的紀錄室工作。一年後,升任中尉,前去擔任駐紮在北部的艦隊幕僚。期間,南邑祖術展現了非凡的軍事能力,使的上司相當佩服。在與信谷岸共和國的衝突中,一直給予艦隊各種計策而使艦隊的傷亡最小化。對於俘虜的處置,也相當強調依照國際法處理。

1937年,透過不斷累積的軍功,成功晉升為帝國海軍上將,又因為同年繼任北江公爵爵位的關係,原本要擔任駐地指揮官的他,被高層將其調派至中央工作,成為中央幕僚會議成員。

抗日戰爭

臨危受命

由於1938年,希望帝國與日本帝國交惡,日本帝國遂在1939年對希望帝國展開軍事行動。日本帝國軍突襲般的攻勢加上指揮者的失誤,使慶寧西部快速淪陷。當時西部海軍基地失守,帝都海崎也被攻陷,原國防大臣駐留海崎殉國。恰巧南邑祖術出外辦公而逃過一劫,並立刻和其他殘存的高層到達臨時首都銘誠府會合,並在之後被任命為國防大臣。

戰術對抗

在確立指揮地位後,南邑祖術選擇不過多干涉陸軍與空軍的戰術決策。而在海軍方面,由於西部制海權已經喪失,身為國防大臣的他委任海軍元帥抽調東岸的海軍馳援西部,同時組建機動魚雷小艇部隊,向駐紮在西岸的大日本帝國艦隊發動襲擾,並多次嘗試用水雷封鎖。但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對此狀況部下展開多次反制作戰,導致魚雷艇部隊後期無法對西岸的日本艦隊造成大量傷害,而且死傷慘重。

與山本五十六交鋒

由於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運籌帷幄,使的希望帝國海軍與日本聯合艦隊對決上無法佔有太多優勢。好在希望帝國本身對於軍武科技的發展一向很著重,所以已經有辦法在飛機與船艦上安裝夜間雷達。南邑祖術便持續操控情報,讓日方仍然以為希望帝國海軍的配備仍然與日本帝國海軍差不多,且持續到來自東岸的援助艦隊到達最前線基地。並選在一天晚上,南邑祖術開始出動海軍航空隊,對西慶寧的日本聯合艦隊展開空襲,使的駐紮艦隊死傷無數。並在清晨時,展開艦隊決戰,直接重創西慶寧駐紮艦隊,吹響了反攻西慶寧的號角。

同盟防長會議

在與同盟其他國家的防長開會時,被帕蘭波爾防長問到是否能夠堅持圍堵日本,畢竟希望帝國以前跟日本帝國是交好狀態。聽到此話,南邑祖術義正嚴詞的回答:「早在日本侵占我國國土的那一刻起,他們早已不是我們的朋友了。相反的,說他們是仇敵也不為過。」如此態度,讓同盟其他國家更確信希望帝國抗日的立場。

整編民兵

何世逸殉國

商業

晚年

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