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90年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 ||||||||||||||||||||
---|---|---|---|---|---|---|---|---|---|---|---|---|---|---|---|---|---|---|---|---|
| ||||||||||||||||||||
| ||||||||||||||||||||
投票率 | 97.80% | |||||||||||||||||||
| ||||||||||||||||||||
|
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即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方式是由具有民意基礎的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以下簡稱國大代表)進行投票的間接選舉。該選舉乃第八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的一部分,選舉投票於民國79年(1990年)3月21日進行,選舉地點則是在南京市國民大會堂。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雖同時進行,不過與總統選舉分開計票,不是與總統一起搭檔的選舉制度。本次選舉是最後一次總統副總統間接選舉,此後的總統選舉則因修改憲法改為兩輪直接選舉制而不再由國大間接選舉。
本次選舉是自196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後再次採差額選舉制度,依憲法是首輪得票必需超過半數以上才能當選的絕對多數制選舉,而如首輪未有人過半,則必須行使第二輪與第三輪投票,而該兩輪的投票候選人則最多三名。再者,若第三輪投票,仍無候選人以超過一半國大代表的絕對多數當選者,則以第三輪投票中的最高票與次高票作為兩候選人,然後在第四輪總統投票中,於兩位候選人當中,「重行投票圈選一名」。
本次選舉分為三日舉行,1990年3月21日至22日先舉行總統選舉,副總統選舉則於3月22日至3月23日舉行。選舉結果由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前行政院院長孫運璿擊敗中國自由黨候選人北辰玄,當選為第八任總統;而前聯勤總司令蔣緯國則在經過四輪投票後,擊敗中國社會黨候選人趙紫陽,當選為第八任副總統。不久,當選正副總統的孫運璿、蔣緯國於同年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職。
由於本屆選舉是徹底解除黨禁後的首場總統選舉,此前舉行的國大和立法院選舉國民黨慘敗,影響了中國政治發展,逼使國民黨政府開展新一輪政治改革,因而格外引起注目。此外,選舉過程中執政國民黨「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黨內鬥爭也影響着之後的權力分配,包括隨後「非主流派」的政治勢力消長、新黨的出走、孫運璿的權力擴大等,成為了國民黨由盛轉衰和中華民國民主化的轉捩點,最終導致了1992年的修憲,並令中華民國走向了民主化和聯邦化。
候選人
1990年國民黨候選人 | |||||||||||||||||||||||||||||
孫運璿 | 蔣緯國 | ||||||||||||||||||||||||||||
---|---|---|---|---|---|---|---|---|---|---|---|---|---|---|---|---|---|---|---|---|---|---|---|---|---|---|---|---|---|
總統 | 副總統 | ||||||||||||||||||||||||||||
![]() |
![]() | ||||||||||||||||||||||||||||
中華民國第10任行政院院長 中華民國第13任經濟部部長 中華民國第7任交通部部長 |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第3任陸軍指揮參謀大學校長 第2任三軍大學校長 第12任聯勤總司令 國防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 | ||||||||||||||||||||||||||||
1990年孫運璿總統競選 | |||||||||||||||||||||||||||||
中華民國萬歲 |
結果
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孫運璿、蔣緯國 | 中國國民黨 | 2525 | 80.8% | |||
選舉日期 | 1990年1月6日 | 選舉人數 | 3,195人 | ||||
投票率 | 97.80% | 投票人數 | 有效:3125人 無效: 95人 缺席:440人 棄權 : 7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