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帝國」:修訂間差異

增加 27 位元組 、​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文字取代 - "戶原民國" 取代為 "戶原尼亞共和國"
無編輯摘要
DC對話 | 貢獻
(文字取代 - "戶原民國" 取代為 "戶原尼亞共和國")
第128行: 第128行:
當前希望帝國除了同由彰德今上皇帝陛下兼任元首的4國(同為[[泛慶寧民族國家聯盟]]成員)有着全方位的夥伴關係外,亦與以下18個國家有着全方位的夥伴關係,合供22國,如左列示:
當前希望帝國除了同由彰德今上皇帝陛下兼任元首的4國(同為[[泛慶寧民族國家聯盟]]成員)有着全方位的夥伴關係外,亦與以下18個國家有着全方位的夥伴關係,合供22國,如左列示:
*{{Flagicon|HPI}} [[神聖帕蘭波爾帝國]]
*{{Flagicon|HPI}} [[神聖帕蘭波爾帝國]]
*{{Flagicon|ROH}} [[戶原國]]
*{{Flagicon|ROH}} [[戶原尼亞共和國]]
*{{Flagicon|CRN}}  [[東戶原尼亞聯合王國]]
*{{Flagicon|CRN}}  [[東戶原尼亞聯合王國]]
*{{Flagicon|Leithwell}} [[利斯威爾群島聯邦]]
*{{Flagicon|Leithwell}} [[利斯威爾群島聯邦]]
第152行: 第152行:
-->
-->


而在各邦交國之中,希望帝國在國際上最為親密的盟友為戶原國。兩國在各方而均有合作,包括軍事,經濟等。
而在各邦交國之中,希望帝國在國際上最為親密的盟友為戶原尼亞共和國。兩國在各方而均有合作,包括軍事,經濟等。




第165行: 第165行:
希望帝國的交通由國土交通部所管轄,而當中包括多種,其中以被稱為「四大運輸支柱」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為主,其技術水平均位於各國之前列,同時亦與各國互相交流技術。
希望帝國的交通由國土交通部所管轄,而當中包括多種,其中以被稱為「四大運輸支柱」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為主,其技術水平均位於各國之前列,同時亦與各國互相交流技術。


帝國的公路依法分為國家高速公路、一級行政區公路、二級行政區公路、區道、鎮道和鄉道共五級,並由所屬行政區負責管轄,中央政府提供一定資助方面。國土交通部轄下的公路處則只負責維護國家高速公路。而至今,帝國道路總長度僅次於戶原國,同時被指為是最為實惠的公路,其收費為各國中數一數二的便宜,同時亦在維修及保養方面亦投放不少資源。自1967年首條高速公路啟用後,從海崎到夜靜的時間由九小時縮短至七小時,標誌着「第一次公路提速」的正式展開,此後也積極建築縱橫全國的公路,踏入21世紀後已達成了可在三天內到達帝國任何一個城市,令各城市的市民能更容易的到達任何地方,交流也更為頻繁。
帝國的公路依法分為國家高速公路、一級行政區公路、二級行政區公路、區道、鎮道和鄉道共五級,並由所屬行政區負責管轄,中央政府提供一定資助方面。國土交通部轄下的公路處則只負責維護國家高速公路。而至今,帝國道路總長度僅次於戶原尼亞共和國,同時被指為是最為實惠的公路,其收費為各國中數一數二的便宜,同時亦在維修及保養方面亦投放不少資源。自1967年首條高速公路啟用後,從海崎到夜靜的時間由九小時縮短至七小時,標誌着「第一次公路提速」的正式展開,此後也積極建築縱橫全國的公路,踏入21世紀後已達成了可在三天內到達帝國任何一個城市,令各城市的市民能更容易的到達任何地方,交流也更為頻繁。


帝國的鐵路分別由帝國國立鐵路及私營企業,如都城特急,羽北鐵路等所營辦。自1804年傳至希望帝國,並興建首條鐵路山川至北原間鐵路後,經過多年發展,至今已成為各國中數一數二繁忙的鐵路系統,連接多個一級行政區,當中以首都地區內的山川都及海崎府為中心樞紐,以及三港地區擁有最為複雜的系統,並作為中心向外伸延發展出多條均已電氣化的鐵路。而各行政區內亦有自行營運的市區鐵路接駁各區。而自1990年代末開始,希望帝國開始規劃為高速鐵路,並在2010年開通,令帝國的「三天生活圈」進一步縮短到「兩天生活圈」。
帝國的鐵路分別由帝國國立鐵路及私營企業,如都城特急,羽北鐵路等所營辦。自1804年傳至希望帝國,並興建首條鐵路山川至北原間鐵路後,經過多年發展,至今已成為各國中數一數二繁忙的鐵路系統,連接多個一級行政區,當中以首都地區內的山川都及海崎府為中心樞紐,以及三港地區擁有最為複雜的系統,並作為中心向外伸延發展出多條均已電氣化的鐵路。而各行政區內亦有自行營運的市區鐵路接駁各區。而自1990年代末開始,希望帝國開始規劃為高速鐵路,並在2010年開通,令帝國的「三天生活圈」進一步縮短到「兩天生活圈」。
1,2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