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盧斯亞工黨

於 2024年7月14日 (日) 22:20 由 CWF625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字取代 - "内" 取代為 "內")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普盧斯亞工黨(德語:Prussia Arbeiterpartei;普盧斯亞語:Dēlants pārtija Prussia),是普盧斯亞一個奉行社會民主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的中間偏左政黨,成立於1920年。普盧斯亞社會民主黨的姐妹黨,注重勞工權益,旗下也有大批工會。

普盧斯亞工黨
Dēlants pārtija Prussia
Prussia Arbeiterpartei
簡稱 FAP
DAF
工黨
主席 維克托爾·烏斯帕斯基茨赫
成立 1830年(農工聯盟成立)
1920年(工黨成立)
前身 農工聯盟
社民黨
總部  普盧斯亞柯尼斯堡城邦柯尼斯堡市
工會組織 全國總工會大聯盟
意識形態 第三條道路
社會民主主義
社會自由主義
環境保護主義
政治立場 中間偏左至左翼
官方色彩  工黨粉 
帝國參議院
2 / 345
帝國眾議院
8 / 615

歷史 編輯

1920年,普盧斯亞第一間工會,重工業同志會成立,此後全國掀起了建立工會的運動。

為了統一調動,更加有效率的維護工人權益,工黨正式成立,但其黨綱主張以暴力方式處理勞動糾紛,無意進入國會內部進行鬥爭。

1937年,普盧斯亞全國工會強制改為「大普盧斯亞勞動聯盟」代替,普盧斯亞工黨遭到禁止,領導層流亡。

1992年,普盧斯亞工黨被重新獲准成立。

主張 編輯

  • 人權:防止執法人員濫權、落實聯合國國際公約、保障弱勢社群的權利
  • 經濟:制訂《競爭法》、改革稅制、加強金融監管機構的能力
  • 公共財政:公共財政民主化、增加公共開支、改善公共服務
  • 公共事業:停止私有化及外判化、公營化與民生相關的公共事業
  • 勞工:保障工人的民主參與、保障零散工、保障公平的薪酬和待遇
  • 福利:全民退休保障、訂立低收入就業家庭生活補助和照顧者津貼
  • 房屋及教育:加建公屋及復建居屋、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環境、維持樓宇供應穩定、推行15年免費教育、支援大專教育、捍衛大學的獨立體制
  • 文化:捍衛表達自由和權利、鼓勵多元社區文化及藝術
  • 多元社會:支持盡快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

以往選舉 編輯

選舉 領導人 帝國參議院議席 +/- 帝國眾議院議席 +/- 政黨地位 政府組成 其他
1996年 馬丁·索恩博恩
Martin Hans Sonneborn
(1965-)
0 / 345
首次選舉
7 / 615
首次選舉 第十大黨 中央民主黨多數政府
自由民主黨信任補給)
1998年
14 / 345
14
38 / 615
29 第六政黨 中央民主黨 - 自由民主黨 - 立憲民主黨聯合多數政府
2000年
5 / 345
9
18 / 615
20 第八大黨 社會民主黨 - 新人民黨 - 新左翼 - 自由民主黨 - 工黨聯合多數政府
2004年
25 / 345
20
31 / 615
13 第六大黨 社會民主黨 - 新人民黨 - 新左翼 - 自由民主黨 - 工黨聯合少數政府
青年黨信任補給)
2008年
0 / 345
25
3 / 615
28 第九大黨 民主綱領 - 新人民黨 - 綠黨聯合多數政府
新左翼信任補給)
(全民福利同盟)
2010年 維克托·烏斯帕斯基奇
Viktor Uspaskich
(1959-)
5 / 345
5
30 / 615
27 第七大黨 民主綱領 - 新人民黨 - 綠黨 - 工黨聯合多數政府
新左翼信任補給)
(全民福利同盟)
2014年
14 / 345
9
16 / 615
14 第七大黨 中央民主黨 - 自由民主黨 - 民主綱領聯合多數政府
(新行動聯盟)
2018年
16 / 345
2
19 / 615
3 第七大黨 中央民主黨 - 自由民主黨 - 民主綱領 - 綠黨 - 保守同盟聯合多數政府
(新行動聯盟)
2022年
2 / 345
14
8 / 615
11 第八大黨 民族自由黨 - 綠黨 - 自由民主黨 - 新人民黨 - 保守同盟 - 帝國前進聯合少數政府
民主綱領信任補給)
(帝國前進陣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