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代銘誠公爵趙仁啟
第七代銘誠公爵趙仁啟 William "Willy" Chouson 銘誠公爵殿下 | |
---|---|
![]() 官方肖像 | |
任期 1981年1月6日-1998年6月2日 | |
國家元首 | 明章皇帝厚朗 |
前任 | 西門滄 |
繼任 | 彭德泰 |
任期 1964年5月20日-1973年3月21日 | |
副州長 | 李智斌 |
前任 | 朱平 |
繼任 | 李智斌 |
任期 1942年5月5日-1952年6月7日 | |
前任 | 職位創立 |
繼任 | 陳晟 |
任期 1953年3月9日-1965年3月9日 | |
前任 | 朱厚平 |
繼任 | 陳佑 |
綠江集團董事長 | |
任期 1960年6月2日-2006年10月18日 | |
前任 | 趙義飛 |
繼任 | 趙曦智 |
慶寧財團主席 | |
任期 1980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 | |
前任 | 四都親王施厚文 |
繼任 | 四都親王施文哲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20年9月4日 |
民族 | 慶寧族 |
國籍 |
|
政黨 | 保守民主黨 |
兒女 |
趙謙國 趙謙際 趙謙諾 |
父母 | 趙義飛 |
親屬 |
趙仁能(兄) 趙仁智(弟) 趙仁驊(妹) 趙仁鑫(妹) 趙仁斌(弟) 趙仁國(弟) |
居住地 |
|
職業 | 商業家、政治家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
服役時間 | 11年 |
參戰 | 海崎保衛戰 |
第六代銘誠公爵趙仁啟(英文: William "Willy" Chouson, 7th Duke of Akishiro)(1920年9月4日-2006年10月18日),希望帝國企業家、軍事家、政治家,1981年至1998年為希望帝國宰政大臣,人稱爲「瘋子公爵」,是希望帝國連任時間最長的宰政大臣。同時亦是慶寧商事第九任董事會主席,綠江集團第六任總裁,在軍事上因創建了帝國空軍而被任命為希望帝國帝國空軍元帥。以擅長賭博,特別是對新興產業的賭注著名。
趙仁啟在二戰期間跟隨家族參軍,並因提議組建帝國空軍而使其在戰後以26歲的年齡成為最年輕的元帥,並擔任首任帝國空軍總司令直到1952年。1953年,趙仁啟在銘誠市選區成功當選成為眾議員,隨後一直連任1964年轉戰參選南州州長,並一直擔任至1973年進京成為第二次明志榮內閣的衛生大臣。在1978年的第四次明志榮內閣成為外務大臣直到1981年。
1981年,趙仁啟在前任宰政大臣辭職作為熱門人選成功當選保守民主黨黨總裁,並接任成為第30任宰政大臣。執政後其將在南州州長時研發的「南部模式」發揚光大,提出「仁啟經濟學」與「仁啟政治學」,在逐步鬆綁政黨組建的限制以及規管地方領導的任期之餘,推出「小政府、大市場」策略,使西部金融業和東部科技業開始蓬勃發展,卻因忽視北部重工業的發展,使北部人口大量流失,也讓反對者批評趙仁啟將慶北地區從「帝國的長子」變成「帝國的棄子」,1990年代推行的國企私有化更使慶北地區在1992年發生「慶北大罷工」事件抗議私有化政策,但在隆武經濟景氣的到來和趙仁啟對冷戰的終結的貢獻,其受歡迎度有所回升,也使其成為建立宰政大臣制度以來唯一一個連任四次的宰政大臣。
1998年,在明章金融風暴發生過後,趙仁啟的自由放任主義政策受到黨內外的質疑,並在黨內逼宮過後宣佈辭職,交由彭德泰處理事宜。在2000年,趙仁啟再次出選南州州長並成功當選,以80歲成為希望帝國最年長的地方首長,但其在2004年連任前夕因健康原因宣佈不競逐連任。2005年,在一連串輕度中風之後,趙仁啟被勸告不要再出外參加公開活動,但其仍在2006年出席家族公開聚會以及慶寧商事董事會會議,同年於銘誠趙家府邸再次中風後去世,終年86歲。
生平
職業生涯 | |
---|---|
1941年 | 第188師團步兵 |
1942年 | 帝國空軍總司令 |
1946年 | 帝國空軍元帥 |
1953年 | 銘誠大區眾議員 |
1960年 | 綠江集團董事長 |
1960年 | 第七代銘誠公爵 |
1964年 | 南州州長 |
1968年 | 連任州長 |
1972年 | 二次連任 |
1973年 | 辭職入閣成為第二次明志榮內閣衛生大臣 |
1976年 | 第三次明志榮內閣衛生大臣 |
1978年 | 第四次明志榮內閣外務大臣 |
1979年 | 西門滄內閣外務大臣 |
1980年 | 慶寧財團主席 |
1981年 | 當選宰政大臣兼保守民主黨黨總裁 |
1982年 | 再任宰政大臣 |
1987年 | 三任宰政大臣 |
1990年 | 四任宰政大臣 |
1995年 | 五任宰政大臣 |
1998年6月 | 辭職宰政大臣 |
2000年 | 南州州長 |
2004年 | 離任南州州長 |
2005年 | 離開慶寧財團後正式退休 |
早年
趙仁啟在1920年9月4日出生於銘誠府趙家宅第。為其父趙義飛次子。趙仁啟胞兄趙仁能為慶寧最大報社《希望日報》中的記者。趙仁啟在1931年畢業於聖仁小學。之後在1938年畢業於槲德公學並留學奧地利,就讀維也納皇家大學法學系,在此期間培育了其對航空事業的興趣。
1941年慶日戰爭爆發,趙仁啟受到其父的號召從維也納回國並服役於國防部西部軍團第188師團。趙仁啟在經歷海崎保衛戰期間目睹慶寧陸軍航空兵與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爭鬥中處於下風,並開始認為因利用自身對航天的研究,組建一個足以與日軍搶奪制空權的軍隊,於是,1942年,撤回中部戰鬥的趙仁啟便起草了《組建空軍之必要書》,並呈交於明章皇帝,在獲得其御准後,趙仁啟成為希望帝國空軍第一任總司令,並前往南部籌建新軍。戰後,趙仁啟也連任其總司令一職並大批引進來自普盧斯亞和奧斯特奇亞的先進戰機直到1952年交由空軍士官學校第1期畢業的陳晟繼任。
職業生涯
在從軍隊中退役後,趙仁啟在1953年參選銘誠大區眾議員並成功當選,並跟隨其父步伐以保守民主黨名義為人民服務。他也一直連任至1961年。
1960年,在其父因刺殺案去世後,趙仁啟作為家中嫡次子(長子趙仁能於1943年在戰爭中被日軍殺害),繼承了銘誠公爵以及綠江集團董事長一職。他也以其豐厚的家底,為其在1964年順利當選南州州長的競選過程中的資金準備鋪路。
1964年,趙仁啟參選南州州長並成功當選,其任内推行了「綠色經濟」、「自由貿易特區」、「地方稅金改革」等政策,並開始興建銘誠地下鐵,統合了南州地區各城市的交通,豎立了各地交通集團,有效促進南州的經濟效率以及出入口量的發展,並在後世統稱為「南方模式」,即:
- 權力下放,一切企業在人、財、物,產、供、銷等方面享有獨立自主的決策權;
- 對經濟管理與調控,政府以政策引導和法律手段為主,企業以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手段的使用;
- 建立全新的行政體制,以「小政府,大市場」模式,保證領導效率高效、靈活以及決策方式科學;
- 實施以工業為重點、工貿並舉、兼顧各業的多功能、外向型的發展目標模式;
- 稅制改革,調低稅率,加大企業生產力;
- 綠色經濟,注重人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城市規劃注重發展及環境並重。
南方模式的推行及成功也讓趙仁啟順利在1968年及1972年連任南州州長,成為慶寧少數連任兩次的州長。
1973年,明志榮第三次組閣,並邀請趙仁啟出任衛生大臣。趙仁啟遂將南州州長交予其副手李智斌。
國務大臣生涯
軼事
趙仁啟生前在繼承綠江集團時迷上賭博,在工作閒暇之餘,他都沉溺在賭王何世德的賭場賭搏。起初他逢賭必贏,有一天他依舊豪賭,有個服務生準備下班,他對服務生說,只要你留下來,我就給你4倍工資。就在這一天他輸得傾家蕩產,包括他所有的物業等等,在當時市值高達3000億希望幣,而以現在來看,大概就有30000億希望幣這麼多。 當時何世德接收了趙仁啟的一塊地皮馬上轉手,賺了一筆。但是兩人畢竟是朋友,何世德對趙仁啟有些不好意思。 何世德就給了趙仁啟一張「終身VIP」,並說:「只要趙仁啟拿這張卡,一輩子可以在我旗下的賭場中免費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