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英文:Liberal Democratic Party,簡稱自民黨),是希望帝國的主要政黨之一,亦是當前帝國境內最大的右翼政黨,成立於2019年。2021年起與民主社會聯盟和帝國先驅聯盟等政黨組成執政聯盟,並在執政聯盟中占主導地位。
自由民主黨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 |
---|---|
![]() | |
英文名稱 |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
簡稱 | 自民黨 |
黨魁 | 施德明 |
副黨魁 | 何宏清 |
成立 |
2019年5月9日(5年353天) |
合併於 |
帝國民主黨 希望自由黨 希望保守黨 |
總部 |
|
青年組織 | 自民青年聯盟 |
學生組織 | 自民學生聯會 |
政治立場 | 右翼 |
政黨聯盟 | 希望聯盟 |
意識形態 |
中間偏右 保守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 自由市場主義 慶寧民族主義 大帳篷政黨 立憲主義 憲法修正 資本主義 君主主義 帝國主義 反共主義 |
政黨口號 | 新的時代,新的政治,新的方向 |
政黨色彩 | 紫 |
帝國參議院 |
105 / 488 |
帝國眾議院 |
195 / 772 |
地方首長 |
20 / 60 |
選舉標誌 | |
![]() |
自由民主黨由時任光城親王施德賢將帝國民主黨,希望自由黨和希望保守黨合併後建立,起初是為參加在2020年11月舉行的希望帝國國會民選議席選舉,但在時任皇帝施文慶解散帝國國會後,以及景祥政變後,轉而參加其後舉行的第一屆希望臨時政府臨時國會選舉。而選舉後,便與民主社會聯盟形成「左右對立」的體制。景祥政變後,更在首屆國會選舉取得多數議席,因而支配帝國政治,而自由民主黨主席更長期擔任希望帝國首相的職務,因而被稱為「自民首相」,而現任主席為首相施德明。
而由因合併後黨內仍有不同聲音,故又可分為多個派系,各派系均有自己的主張,並經由無派系所組成的協調委員會負責協調,以確保在選舉等重大事件時,可獲得廣泛的民意基礎,以及帶來政策多樣性。現今主要的派系包括由原自由黨成員組成的「光城研究會」,由原民主黨成員組成的「民主憲政會」,以及由保守黨成員所組成的「彰德研究會」。
政黨理念及立場
- 支持在立憲前提下的君主制。
- 支持以國家利益為先的政黨合作。
- 支持領土擴張。
- 支持帝國各方面的利益優先。
- 支持自由市場經濟。
- 支持文化復古。
- 支持復興慶寧文化。
- 支持建立健康的社會環境。
歷史
成立
在安顯帝施明慶於1903年開放帝國國會少部分議席供民眾直選時,大量以各地政黨為草本的新政黨成立,而當時最大的三個黨派,便是立憲黨,自由黨和民主黨。但由於僅得少量議席,根本無法達致各黨想要的改變,故亦有興起多次示威,甚至革命。
而在景祥初期,民主黨和自由黨宣佈合併,並組成自由民主黨,宣佈出戰來屆的帝國國會選舉,以「自由民主,帝國為上」為口號。但不久時任女皇施文慶便宣佈解散帝國國會,並取締所有政黨,以擁護君權至上政策。而此使得本來已不滿政府的政黨深知單靠示威已不再可能改變帝國,故決定開展一場政變以奪取政權,並建立一個更好的國家。
政變時期
在4月12日,原自民黨,社會黨和其餘數個參政黨派集結在施德賢的光城宮家邸,以交流活動為名,商談細節。最終革命者決定策劃一場政變,以奪取政權。而就在正在商討日期之時,其中一名成員謝之佑傳出消息,指女皇將在5月初時開展前往各殖民地探視,並因而要帶走軍隊主力,使各地政府的軍力僅足以保衛自身,而不能主動攻擊,而情況以山川府為甚。時臨時領袖施德賢同意,並表示應儘快策動政變,以免錯失良機。而成員同日亦在討論後指出要在山川府開展革命,並定於5月1日。
5月1日,山川起義發生,前立憲黨領袖,革命軍首領施謙吉將林暮屍體掛於府邸門前,並以府邸內之無線電向全國公告「革命宣言」,並宣佈成立「希望臨時政府」,同時呼籲各都,府,縣,直轄市一同起兵反抗。而起義後,希望臨時政府便以山川府政府大樓為臨時辦公場所,並分別以山川府議會大樓及山川司法廳為立法及司法機關的辦公場所。又公佈一連串措施,包括重劃行政區劃,正式開始制憲等。而同時,起義領袖亦表示將召開大型會議,以討論臨時政府的選舉。
5月3日,各起義領袖議定將會在情況許可下舉行選舉,以選出臨時國會及臨時政府主席,並以臨時國會兼任原規劃制憲大會的職能,以免在短時間內舉行過多選舉。而在此次會議上,革命領袖通過了由施德賢負責撰寫的「立憲宣言」,表明了帝國必需改為立憲,而女皇亦應退位負責。
6月下旬時,六十個一級行政區中已有二十餘個決議加入臨時政府,起義領袖眼見時機成熟,便宣佈舉行選舉。自民黨在此時宣佈重組,並由施德賢帶領,最終勝出國會選舉,在219席中取得162席,超過安定多數,而其本人亦當選政府主席。在就職典禮上,他承諾會在短期內完成憲法大綱,同時亦表示在臨時政府有更多成員加入時,再次舉行大選,務求還政於民。
10月15日,希望民主國正式成立後,總統施文榮宣佈將正式與革命軍的「希望臨時政府」商討合併之事,以集中兵力,一同攻下剩餘的八府,又再次要求女皇退位,否則便強攻入皇居。而「希望臨時政府」聞訊,主席施德賢亦表示願意合併,並預定10月下旬合併,然後舉行新一屆臨時政府主席和臨時國會選舉。但選舉未及舉行,四都親王施文哲就率領四都騎士團攻打希望民主國的總部,聯合宮家軍潰敗。政府總部內大量高官亦被殺。而「希望臨時政府」因而出兵,最終戰勝。施文哲在戰爭中戰死,後屍首被革命軍取得。革命軍將其梟首示眾,又將剩下部分分屍,並草草掩埋於不同地方。同時臨時政府亦向女皇下最後通牒,要求其在20日前退位,否則便會在不惜一切代價的情況下,亦要強行攻下四都府。又表示女皇若願意退位,臨時政府願意和其舉行和談,以商討國家的未來去向和政體,並給予其優待條件。
11月18日上午,女皇在電視直播上頒佈「女皇退位詔書」,宣佈正式退位,象徵臨時政府正式接管全國。而由自民黨領導的臨時政府在下午便同樣在電視直播上公告「和平宣言」,宣佈將於翌日迅速召開全國大會及公投,以決定國家未來的去向和政體,而全部均會以國民的「共同利益」為先。
11月25日,在經過一星期的全國大會後,各大代表討論出多個提議,並決定依照臨時政府的提議,以公投形式選出最終結果。而在兩天後的公投結果顯示二元君主立憲制獲得最多支持,在全國大會同意之下,由希望臨時政府主席,前光城親王施德賢正式登基為帝,繼承帝國皇統和五信物,同時改年號為彰德,這亦象徵了長達將近7個月的景祥政變正式劃上句號。
政變後
在施德賢正式登基為帝後,曾一度兼任過渡首相,而此後則由施德瑞在2020年2月27日成為過渡首相。
後在同年7月26日,皇帝施德賢以「過渡階段結束」的理由,正式任命原臨時首相,自民黨副主席施德瑞為首任首相。並在任內開展憲法制訂,及設立環境資源大臣一職。但在謠言公告事件發生後,施德瑞被指並未對自己的言論負上責任。黨內的「彰德研究會」因此而分裂,最終部分成員自立希望保守新黨,並支持在野黨公民進步黨。而在爭議過後不久,施德瑞便在8月30日,因健康理由而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首相一職由同黨的施德勒繼任,並組成新內閣。
施德勒在任內完成制定憲法,其內閣亦在憲法內副署。而在憲法實施前夕,施德勒以「完成階段性任務」和私人原因,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並在獲皇帝陛下同意後,解散已運作近一年的臨時國會重選。
臨時國會選舉完結後,自民黨成功取得496席中的204席,並與社民盟共同推舉前首相施德瑞為行憲後首任首相,在12月1日組成首個大聯合政府。但僅一星期後便因數十名獨立議員放棄支持內閣,而成為少數派政府。後在2021年1月5日,眼見國會將提出不信任動議,加上黨內各派系先後決定倒戈支持不信任動議,施德瑞再次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在完成臨時國會議員的任期後退出政壇,但其並未宣佈內閣總辭,於是便由時任內政大臣,社民盟的施德銘代理首相一職,直至1月10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選出施德明為首相為止。
施德明任內推動臨時修憲,設立臨時上議院,且再次舉行國會選舉,選出上議院488席次和下議院972席次。但由於理念上的相異,黨內第三大派系「先驅會」決定脫黨,自行組成帝國先驅聯盟參選,而在選後仍與自民黨及社民盟組成執政聯盟。其後因憲法過於累贅和重復,施德明宣佈將重編憲法,並於同年10月16日施行。
派系
名稱 | 會長 | 成立 | 參議院勢力 | 眾議院勢力 | 派系色彩 | 備註 |
---|---|---|---|---|---|---|
光城研究會 | 施德明 | 2019年5月9日 | 31 / 105
|
73 / 253
|
源自希望自由黨、偏向鴿派立場 | |
民主憲政會 | 謝之榮 | 2019年5月9日 | 20 / 105
|
52 / 253
|
源自帝國民主黨、偏向鷹派立場 | |
彰德研究會 | 趙曦嵐 | 2019年5月9日 | 13 / 105
|
41 / 253
|
源自希望保守黨、偏向鷹派立場 | |
未來會 | 劉志昌 | 2019年5月9日 | 8 / 105
|
28 / 253
|
源自帝國和平黨、偏向鴿派立場 | |
首都政治研究會 | 林度遠 | 2019年9月20日 | 7 / 105
|
15 / 253
|
偏向右翼鴿派立場 | |
北部政治聯盟 | 李佐 | 2020年1月20日 | 7 / 105
|
15 / 253
|
偏向左翼鷹派立場 | |
新進會 | 鄭泳鉉 | 2020年6月26日 | 2 / 105
|
6 / 253
|
||
先驅新會 | 趙謙雲 | 2021年7月7日 | 2 / 105
|
6 / 253
|
分裂自先驅會、偏向鷹派立場 | |
改革俱樂部 | 高橋次郎 | 2021年10月22日 | 8 / 105
|
15 / 253
|
分裂自光城研究會、偏向鷹派立場 | |
無派閥 | - | - | 7 / 105
|
12 / 253
|
- |
主席
任次 | 姓名 | 肖像 | 任期 | 派系 | 任期內官職 | 備註 |
---|---|---|---|---|---|---|
1 | 施德賢 | 2019年5月9日 - 2020年2月26日 | 光城研究會 | 希望臨時政府主席(2019年6月21日 - 2019年11月25日) 希望帝國過渡首相(2019年11月25日 - 2020年2月26日) |
||
2 | 施德瑞 | 2020年2月27日 - 2020年8月31日 | 光城研究會 | 希望帝國過渡首相(2020年2月27日 - 2020年7月26日) 希望帝國第一任首相(2020年7月26日 - 2020年8月31日) | ||
3 | 施德勒 | 2020年8月31日 - 2020年11月30日 | 無派系 | 希望帝國第二任首相(2020年8月31日 - 2020年11月30日) | ||
4 | 施德瑞 | 2020年12月1日 - 2021年1月5日 | 光城研究會 | 希望帝國第三任首相(2020年12月1日 - 2021年1月5日) | ||
5 | 施德明 | 2021年1月10日 - | 光城研究會 | 希望帝國第四、五任首相(2021年1月10日 -) |
黨際關係
與民主社會聯盟之關係
自民黨自成立以來,其一直與民主社會聯盟保持著非常密切及良好之關係,而在自民黨掌權之後,民社盟與自民黨組織執政聯盟,成為希望帝國之執政黨之一。
與帝國先驅聯盟之關係
作為前自民黨內第三大派系,自民黨與其一直保持著密切關係,而先驅聯亦在2021年大選後加入執政聯盟,成為希望帝國之執政黨之一。
參與的主要選舉
帝國國會
選舉 | 領導人 | 議席 | +/- | 政黨地位 | 政府組成 | 其他 |
---|---|---|---|---|---|---|
2021年 | 施德明 | 105 / 488 |
首次選舉 | 第一大黨 | 希望聯盟(自民黨 - 民社盟 - 先驅聯 - 慶民盟 - 坎民盟)聯合多數 | |
2021年 | 施德明 | 195 / 722 |
首次選舉 | 第一大黨 | 希望聯盟(自民黨 - 民社盟 - 先驅聯 - 慶民盟 - 坎民盟)聯合多數 |
臨時國會
選舉 | 領導人 | 議席 | +/- | 政黨地位 | 政府組成 | 其他 |
---|---|---|---|---|---|---|
2019年12月 | 施德賢 | 192 / 496 |
首次選舉 | 第一大黨 | 希望聯盟(自民黨 - 社會黨 - 自由新黨)聯合多數 | |
2020年11月 | 施德瑞 | 204 / 496 |
首次選舉 | 第一大黨 | 希望聯盟(自民黨 - 民社盟)聯合多數 |
希望臨時政府國會
選舉 | 領導人 | 議席 | +/- | 政黨地位 | 政府組成 | 其他 |
---|---|---|---|---|---|---|
2019年6月 | 施德賢 | 162 / 219 |
首次選舉 | 第一大黨 | 自民黨多數 |
前帝國國會
選舉 | 領導人 | 民選議席 | +/- | 政黨地位 | 政府組成 | 其他 |
---|---|---|---|---|---|---|
(結黨時) | 施德賢 | 66 / 90 |
第一大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