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帝國國會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於 2021年11月8日 (一) 21:02 由 imported>DC 所做的修訂
希望帝國國會
Imperial Diet of the Empire of Hope
第1回希望帝國國會
Coat of arms or logo
種類
種類
歷史
成立 2021年1月1日
領導
結構
議員 2158席次
帝國參議院672席帝國眾議院1486席
政黨
執政聯盟(600)
     自由民主黨(246)
     民主社會聯盟(240)
     帝國先驅聯盟(25+89/-->114)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67)
     人民建設聯盟(35)
     帝國繁榮黨 (26)
     慶寧民族聯盟(6)
獨立議員(5)
     獨立議員(5)
政黨
執政聯盟(1220)
     自由民主黨(502)
     民主社會聯盟(425)
     帝國先驅聯盟(293)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254)
     人民建設聯盟(130)
     帝國繁榮黨 (90)
     慶寧民族聯盟(15)
     帝國立憲黨 (6)
     和勝民族黨聯盟 (6)
     希望共產黨(4)
     希望保守新黨(3)
無黨籍(12)
     無黨籍(12)

希望帝國國會(英文:Imperial Diet of the Empire of Hope),為希望帝國最高權力之立法機關,依照《希望帝國憲法》設置,並由《國會組織法》詳細規定並組成。其主要功能為表決國家法案,以及任命、罷免及監察內閣政府。而由於希望帝國施行內閣制,故議員可兼任國務大臣,首相亦是由議員推選產生。另一方面,鑒於希望帝國施行的政體較偏向於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帝國皇帝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大權,因此帝國國會的權力實際上並不完整,應在帝國皇帝配合帝國國會的情況下,才形成完整的最高立法權力。

帝國國會採兩院制,分別為帝國眾議院及帝國參議院,參議院共有452席,當中分為兩種議員,分別為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20席,為6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50位皇族成員及由10位皇帝委任之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552席,任期為六年,同時不能中途解散;而眾議院則共有1486席,全體議員均為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眾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兩院民選議員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眾議院可在議案不獲參議院通過時行使優越權。

參眾議院組成

當然議員120席次,一般議員552席次
執政聯盟(405)
當然議員(103)及一般議員(497)
     自民黨(40+206/246)
     民主社會聯盟(38+202/240)
     先驅聯(25+89/114)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67)
當然議員(16)及一般議員(51)
     人民建設聯盟(8+27/35)
     帝國繁榮黨 (6+20/26)
     慶寧民族聯盟(2+4/6)
獨立議員(5)
委任及神職人員(2)及一般議員(3)
     委任議員(2)
     獨立議員(3)

執政聯盟(1220)
     自民黨(502)
     民主社會聯盟(425)
     先驅聯(293)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254)
     人民建設聯盟(130)
     帝國繁榮黨 (90)
     慶寧民族聯盟(15)
     帝國立憲黨 (6)
     和勝民族黨聯盟 (6)
     希望共產黨(4)
     希望保守新黨(3)
無黨籍(12)
     無黨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