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帝國授勳及嘉獎制度

希望帝國榮譽制度希望帝國於1810年創立,是希望帝國用以獎勵那些在社會上有貢獻、名望地位以及效忠皇帝的社會賢達的榮譽制度,通常在皇帝誕辰以及開國紀念日海崎皇居內舉行授勳儀式。

現存的榮譽制度分為五大類,分別為民事、軍事、外交、騎士團及皇室勳章,且基本均建基於1810年1月22日,由時任永祚皇帝頒佈的敕令。

一般上而言,候選者名單是由帝國首相提名適當的人選,過往的受勛者也會由各都府親王向皇帝推薦,除了授予國民的榮譽嘉獎外,也有授予外籍公民的名譽嘉獎和授予逝世者的嘉獎,凡是長期為國家服務的人民皆有資格獲得提名與其貢獻相匹配的勳章,唯曾經獲受嘉獎的人士,在短時期內不會再被考慮成為候選者。

勳官 編輯

現存勳章 編輯

勳章 品秩 勳位 勳階 數量限制[1] 頒發日期 受勳資格
帝國勳章
Order of the Empire
超品 御勳位 上柱國大將軍
Knight Grand Master (KGME)
3 1810年至2003年;2023年 聽憑君主旨意
正一品 柱國大將軍
Knight Grand Cordon (KGCE)
21 1810年至今 皇室成員
對國家有高度貢獻的社會賢達</small
外國元首(名譽成員)
榮菊勳章
Order of the Divine
Chrysanthemum
特勳位 柱國大將軍
Knight Grand Cordon (GCDC)
120 1810年至1938年 聽憑君主旨意
從一品 上大將軍
Knight Grand Commander (KGDC)
150 1810年至1938年;2021年 皇室成員
帝國政府高級文官
對國家有高度貢獻的社會賢達
外國政府首腦(名譽成員)
星光勳章
Order of Starlight
正二品 大勳位 上大將軍
Knight Grand Commander (GCS)
12 1810年至今 在藝術或文化方面有極顯著成就的人士
從二品 大勳位 大將軍
Knight Commander (KCS)
260 1810年至1938年
榮光勳章
Order of Glory
從二品 大勳位 上大將軍
Knight Grand Commander (GCG)
80 2004年至今
正三品 大將軍
Knight Commander (KCG)
300 1810年至今
從三品 上勳位 都督
Commander (CMG)
600
正四品 上勳位 騎都尉
Companion (CG)
800
從四品 平勳位 都尉
Officer (OG)
不限
正五品 平勳位 騎尉
Member (MG)
景雲勳章
Order of the Clouds
從二品 大勳位 上大將軍
Knight Grand Commander (GCC)
100 2004年至今 對國家或國協外交事務作出貢獻的人士
正三品 大將軍
Knight Commander (KCC)
180
從三品 上勳位 都督
Commander (CMC)
280
正四品 上勳位 騎都尉
Companion (CC)
800
從四品 平勳位 都尉
Officer (OC)
不限
正五品 平勳位 騎尉
Member (MC)
桂光勳章
Order of the Noble Light
從三品 上勳位 桂光瑞寶章
First Class
1810年至今 侍奉君主之人
正四品 平勳位 桂光高橋章
Second Class
從四品 桂光梅花章
Third Class
正五品 桂光寶丹章
Fourth Class
從四品 桂光雍明章
Fifth Class
正六品 中勳位 桂光明松章
Sixth Class
同光勳章Order of the Brilliant Light 從三品 上勳位 同光瑞寶章
First Class
1810年至今 各界獲得重大成就的人士
  • 藝術
  • 音樂
  • 文學
  • 自然科學
  • 政治
  • 工業
  • 宗教方面
正四品 平勳位 同光高橋章
Second Class
從四品 同光梅花章
Third Class
正五品 同光寶丹章
Fourth Class
從四品 同光雍明章
Fifth Class
正六品 中勳位 同光明松章
Sixth Class
國民勳章
Order of the Nation
正三品 大勳位 大將軍
Knight Commander (KCN)
1949年至今 對慶寧有影響力的社會賢達
從三品 上勳位 都督
Commander (CMN)
正四品 上勳位 騎都尉
Companion (CN)
從四品 平勳位 都尉
Officer (ON)
正五品 平勳位 騎尉
Member (MN)

勳官頭銜及權利 編輯

勳爵 編輯

假若帝國章頸飾受勛者為男性的話,其頭銜為勳爵(Lord ),配偶的頭銜為勳爵夫人(Lady);相反的,受勛者為女士的話,其頭銜為女爵殿下(Lady),其配偶並不具有任何頭銜。勳爵地位與無封爵皇子和大公相等。

勳爵按憲政慣例會自動成為國會議員(政變改革後改為參議員)。

勳爵可以任意使用全國國際機場的貴賓套房。

受勳者 配偶
中文全稱
最崇高,最偉大及傑出的(慶寧名;無姓氏)王子/公主殿下,超品御勳位帝國勳爵 最崇高,最偉大及傑出的(慶寧名;無姓氏)王妃殿下,超品御勳位帝國勳爵夫人
英文全稱
The Most High, Mighty and Illustrious Prince (First Name) (Last Name), Lord/Lady Collar of the Order of the Empire above Ranks, Imperial Grade The Most High, Mighty and Illustrious Princess (First Name) (Last Name), Lady (Husband's Surname)
中文正式簡稱
(漢名)勳爵/女爵殿下 (丈夫漢名)勳爵夫人殿下
英文正式簡稱
His/Her Highness the Lord/Lady (First Name) (Last Name) Her Highness the Lady (Husband's First Name) (Husband's Last Name)
中文通用簡稱
(漢名姓氏)勳爵/女爵 (丈夫漢名姓氏)勳爵夫人
英文通用簡稱
Lord/Lady (Last Name) Lady (Husband's Last Name)

勳賢 編輯

假若帝國章頸飾受勛者無論男女,其頭銜為勳賢(Elder),配偶的頭銜為勳賢夫人(Lady);不過受勛者為女士的話,其配偶並不具有任何頭銜。

爵士按憲政慣例會獲君主優先考慮推選為國會議員(政變改革後改為參議員)。

勳賢可以任意使用全國國際機場的貴賓套房。

受勳者 配偶
中文全稱
非常尊貴及非常高貴的(慶寧名;無姓氏)大人,超品御勳位帝國勳賢 非常尊貴及非常高貴的(慶寧名;無姓氏)夫人,超品御勳位帝國勳賢夫人
英文全稱
The Right Honourable and Truly Noble Elder (First Name) (Last Name), = The Right Honourable and Truly Noble Lady (First Name) (Last Name), Lady (Husband's Surname)
中文正式簡稱
非常尊貴的(漢名)勳賢 非常尊貴的(丈夫漢名)勳賢夫人殿下
英文正式簡稱
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Elder (First Name) (Last Name) 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Lady (Husband's First Name) (Husband's Last Name)
中文通用簡稱
(漢名姓氏)勳賢 (丈夫漢名姓氏)勳賢夫人
英文通用簡稱
Elder (Last Name) Lady (Husband's Last Name)

爵士 編輯

假若爵級勳章(榮菊勳章、星光勳章、榮光特綬章、榮光大綬章、榮光綬章、景雲大綬章、景雲綬章、國民特綬章、國民大綬章、國民綬章)受勛者者為男性的話,其頭銜為爵士(Sir),配偶的頭銜為爵士夫人(Lady);相反的,受勛者為女士的話,其頭銜為女爵士(Dame),其配偶並不具有任何頭銜。

爵士按憲政慣例會獲君主優先考慮推選為國會議員(政變改革後改為參議員)。

爵士可以任意使用全國國際機場的貴賓套房。

受勳者 配偶
中文全稱
(慶寧名;無姓氏)爵士/女爵士 (丈夫慶寧名;無姓氏)爵士夫人
英文全稱
Sir/Dame (First Name) (Last Name) (First Name) , Lady (Last Name)
中文正式簡稱
(姓氏)爵士/女爵士 (丈夫姓氏)爵士夫人
英文正式簡稱
Sir/Dame (First Name) Lady (Husband's Last Name)

太平紳士 編輯

中文全稱
可敬的(慶寧名;無姓氏)太平紳士
英文全稱
His/Her Worship (First Name) (Last Name), Justice of the Peace
中文正式簡稱
(漢名)太平紳士/局紳
英文正式簡稱
(First Name) (Last Name), JP

軍事勳章 編輯

軍種通用勳章 編輯

全稱 等級(勳銜) 創立時間 格言 勳略 受勳 / 受獎資格
皇家十字勳章
永祚十字勳章
1876年 授予勇氣 最顯著的勇敢行為,或勇敢且卓越的人士,或自我犧牲的行為,或在敵人面前忠於職守。必須是皇室成員。
明章十字勳章 1945年 最顯著的勇敢行為,或勇敢且卓越的人士,或自我犧牲的行為,或在敵人面前忠於職守。
榮譽勳章 皇帝榮譽勳章 1856年 為了榮譽 聽憑君主旨意,頒授給有戰功者。
帝國榮譽勳章 1898年
國會榮譽勳章 1912年 國會決議,頒授給有戰功者。
三色旗勳章 大綬 2020年 君民共榮 景祥政變時的烈士與有功者。
希望英雄勳章 希望英雄特綬章 1946年 守護希望 具有英勇行為的軍人。
希望英雄大綬章
希望英雄領綬章
皇家勇菊勳章 皇家金菊勳章 1925年 鞠躬盡瘁 盡力完成任務之軍人。
皇家銀菊勳章
皇家銅菊勳章
皇家軍團勳章 大團長勳章 1944年 祖國衛士 戰爭中有傑出貢獻者。
大軍官勳章
指揮官勳章
軍官勳章
國防大臣勳章 國防大臣褒獎勳章 1936年 國之大才 服役期間具優秀貢獻的軍人。
國防大臣禮儀勳章
衛國勳章 衛國金質勳章 1949年 安內攘外 抵禦外侮與震攝內亂者。
衛國銀質勳章
衛國銅質勳章
紅心勳章 頸綬 1802年 流血為國 在任何行動中與希望帝國之敵人對抗而受傷或陣亡者。可重複獲取。
中央服役獎章 頸綬 1975年 左右手 擔任軍職十年以上,在中央為國為民貢獻者。
勤勞獎章 頸綬 1975年 功勞與苦勞 擔任軍職十年以上,為國為民貢獻者。
傑出服務勳章 頸綬 1929年 超乎期待 平時表現優良之軍人。

紀念章 編輯

陸軍勳章 編輯

海軍勳章 編輯

空軍勳章 編輯

  1. 名譽成員人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