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德派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施文德派,指的是在太上景祥皇帝施文慶即位以後,一群篤信長子繼承制,並擁護明章皇帝在世的最年長的兒子海崎親王施文德殿人的保守派的稱呼。這群保守派大多都是一些希望帝國老貴族、落魄世家,以及部分在景祥政變期間反對施文慶但不希望今上彰德皇帝施德賢上位的一群人。自從施文德失蹤後,便將施德廉視為精神領袖。

起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施文德派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明章皇帝施厚朗陛下駕崩前夕,施文德派聲稱明章皇帝希望由當時的宜仁親王施文德殿下繼承皇位,同時極度反對由當時的皇嗣施文慶冕下違背傳統,以女性身份登基,並且在各大媒體投書說道「帝國顯然還沒做好迎接女皇的準備」,自此施文德派聲名大噪,更吸引一部分保守派人仕支持。但在皇嗣施文慶繼位為皇,開始大力打壓之後,施文德派日益沉寂。

直至2019年景祥政變時,施文德派的聲量又一次被提高,施文德派聲稱政變的發生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景祥皇帝施文慶違背天命登基,而遭到天譴以及自己一眾兒女的背叛,又勸誡施文慶應禪位於施文德,以平息天怒。後來施文德派亦在政變結束後的臨時國民代表大會會場外示威,要求迎海崎親王繼位,但最終無果。

而在今上皇帝施德賢登基後,在帝國內閣提議下,將施文德派駐到海外擔任大使,令施文德派聲稱此舉是為了將海崎親王從本土隔離出去,更因此而發起示威行動。但在施文德失蹤後,施文德派失去核心而再一次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