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大吳帝國」:修訂間差異
→朱怡鋰叛亂
imported>亨利代 (→朱怡鋰叛亂) |
imported>亨利代 (→朱怡鋰叛亂) |
||
第32行: | 第32行: | ||
=== 朱怡鋰叛亂 === | === 朱怡鋰叛亂 === | ||
1776年,建誠二年,慶寧明朝皇帝明尚宗朱怡鑠駕崩。由於朱怡鑠生前的表現致使國家步入下坡,其年輕的同族幼弟-竹王朱怡鋰已經開始察覺國家敗亡的未來,於是提前搬遷至大潤帝國居住,想要養精蓄銳以便於在將來的亂世中,從姪兒明真宗朱伯淅手中奪取王位。然而經過多年,朱怡鋰發覺比起衰敗到無可救藥的明帝國,大潤帝國才是更值得奪取的目標,況且自己的先祖明成祖朱棣,就曾從大潤帝國皇室先祖太子朱標之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成功奪取皇位,所以朱怡鋰決定效仿朱棣,於1814年/慧敖元年時,趁著新帝根基不穩時開始在大潤帝國境內叛亂,目標直接打下寶京成為新的大潤皇帝。但早在建誠年間,大潤帝國便已派遣特務機關-華衣衛對其監視多年,招致潤廣祖朱宜鎧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平定這場叛亂。但因為朱宜鎧念及同宗族兄弟之情,所以將朱怡鋰圈禁致死。 | 1776年,建誠二年,慶寧明朝皇帝明尚宗朱怡鑠駕崩。由於朱怡鑠生前的表現致使國家步入下坡,其年輕的同族幼弟-竹王朱怡鋰已經開始察覺國家敗亡的未來,於是提前搬遷至大潤帝國居住,想要養精蓄銳以便於在將來的亂世中,從姪兒明真宗朱伯淅手中奪取王位。然而經過多年,朱怡鋰發覺比起衰敗到無可救藥的明帝國,大潤帝國才是更值得奪取的目標,況且自己的先祖明成祖朱棣,就曾從大潤帝國皇室先祖明太子朱標之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成功奪取皇位,所以朱怡鋰決定效仿朱棣,於1814年/慧敖元年時,趁著新帝根基不穩時開始在大潤帝國境內叛亂,目標直接打下寶京成為新的大潤皇帝。但早在建誠年間,大潤帝國便已派遣特務機關-華衣衛對其監視多年,招致潤廣祖朱宜鎧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平定這場叛亂。但因為朱宜鎧念及同宗族兄弟之情,所以將朱怡鋰圈禁致死。 | ||
== 政府 == | == 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