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95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修訂間差異

移除 57 位元組 、​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Ericchiueric
無編輯摘要
DC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第73行: 第73行:


第一輪投票率為75.04%,由中國社會黨提名的[[胡耀邦]]、[[薄熙來]]及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魏京生]]、[[李國鼎]]分別以約27.30%及26.81%的得票率位居前兩名,進入第二輪投票。第二輪投票在同年3月24日舉行,由新選出之國大代表間接選出,最終由中國社會黨提名的[[胡耀邦]]、[[薄熙來]]以52.31%的得票率當選,並於同年5月20日於南京總統府宣示就職。
第一輪投票率為75.04%,由中國社會黨提名的[[胡耀邦]]、[[薄熙來]]及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魏京生]]、[[李國鼎]]分別以約27.30%及26.81%的得票率位居前兩名,進入第二輪投票。第二輪投票在同年3月24日舉行,由新選出之國大代表間接選出,最終由中國社會黨提名的[[胡耀邦]]、[[薄熙來]]以52.31%的得票率當選,並於同年5月20日於南京總統府宣示就職。


== 總統直選制的建立 ==
== 總統直選制的建立 ==
第85行: 第84行:


憲法修正後,總統任期由六年縮短至五年,可連任一次,而已執政六年的孫運璿則已經宣佈不再連任,加上他任期末因為突發性中風而宣佈辭職,繼任被視為大熱的蔣緯國亦宣佈不連任,令國民黨推出的人選成為了各派焦點。而為了成為1990年總統選舉參選人、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及司法院院長林洋港為了參選總統,提前卸任司法院院長職位。
憲法修正後,總統任期由六年縮短至五年,可連任一次,而已執政六年的孫運璿則已經宣佈不再連任,加上他任期末因為突發性中風而宣佈辭職,繼任被視為大熱的蔣緯國亦宣佈不連任,令國民黨推出的人選成為了各派焦點。而為了成為1990年總統選舉參選人、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及司法院院長林洋港為了參選總統,提前卸任司法院院長職位。


== 總統提名 ==
== 總統提名 ==
=== 國民黨 ===
=== 國民黨 ===
==== 提名候選人 ====
==== 提名候選人 ====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90%; text-align:center;"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90%; text-align:center;"
第105行: 第101行:
|[[檔案:李國鼎院長.jpg|無框|227x227像素]]
|[[檔案:李國鼎院長.jpg|無框|227x227像素]]
|-
|-
|民運人士
|民運人士<br>工人
工人
|第11任財政部部長<br>行政院政務委員<br>第11任經濟部部長<br>第12任行政院院長
|中華民國第11任財政部部長<br>
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br>
中華民國第11任經濟部部長<br>
中華民國第12任行政院院長
|-
|-
| colspan="2" | [[1995年魏京生總統競選]]
| colspan="2" | [[1995年魏京生總統競選]]
第116行: 第108行:
| colspan="2" |'''為民族,為國家,盡責任'''
| colspan="2" |'''為民族,為國家,盡責任'''
|}
|}
==== 初選但退選候選人 ====
==== 初選但退選候選人 ====
* 孫運璿(因突發中風宣佈退選)
* 俞國華
* 俞國華
=== 社會黨 ===
=== 社會黨 ===
第293行: 第282行:


[[分類: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分類: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分類:含無效檔案連結的頁面]]
1,2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