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公爵」: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北原公爵'''( | '''北原公爵'''(英語:Duke of Buckuen),[[希望帝國]]華族爵位,同時亦是其封地是[[北原府]]的世襲知事。現任公爵是第七代北原公爵[[何禮臣]]。 | ||
北原公爵同時也兼有[[東幌侯爵]],木田伯爵,橋北子爵等一系列慶寧頭銜,以及世襲掌璽官、帝國公爵之首、[[西伯侯]]之位。而論此頭銜的歷史,可追溯至晉朝,故亦為慶寧歷史上最悠久的爵位之一。 | 北原公爵同時也兼有[[東幌侯爵]],木田伯爵,橋北子爵等一系列慶寧頭銜,以及世襲掌璽官、帝國公爵之首、[[西伯侯]]之位。而論此頭銜的歷史,可追溯至晉朝,故亦為慶寧歷史上最悠久的爵位之一。 | ||
== 歷史 == | == 歷史 == | ||
北原公爵 | 北原公爵源自大堯帝國君主何佳臣。公元前1418年,堯國被晉國併入,自此慶寧中原統一。其後,原堯國何佳臣嚳獲封為堯侯。 | ||
公元前898年, | 公元前898年,堯侯眼見晉朝氣數已盡,因而資助盧比為首的民變部隊攻入京城。堯侯晉爵堯公 | ||
公元前400年, | 公元前400年,堯公向好友劉銘提議改朝換代,並派兵支持其。在劉銘建立金朝後獲賞黃金十萬斤。 | ||
公元8年,因金朝朝廷試圖吞併北原公財富, | 公元8年,因金朝朝廷試圖吞併北原公財富,堯公因而煽動百姓組織農民軍推翻金朝,並以保留爵位和財富為條件支持農民軍。 | ||
公元201年軍督江成奪位建立江潮,為安定天下請 | 公元201年軍督江成奪位建立江潮,為安定天下請堯公何文興相助。在成功安定天下後獲賞大批黃金。 | ||
公元246年,禁軍提督李濤攻入皇宮自立為帝,改明城為慶寧。景太祖對 | 公元246年,禁軍提督李濤攻入皇宮自立為帝,改明城為慶寧。景太祖對堯公甚為敬重,並封其為太師,晉爵堯卿。後景年間堯卿晉爵北原王。 | ||
後景末年,民變四起,以郭江為首的民變部隊攻入京城。郭江自立為帝,建立衛朝,自稱衛太祖,並遷都海景。衛太祖因北 | 後景末年,民變四起,以郭江為首的民變部隊攻入京城。郭江自立為帝,建立衛朝,自稱衛太祖,並遷都海景。衛太祖因北原王對北原貢獻重大,且影響力廣而將其招納,賜封北原公。 | ||
公元1182年,北宋皇室後裔趙成本為首的起義軍攻入京城,趙成本登基為帝,是為宋德祖。又改海景為慶京。因何佳臣與北宋朝廷關係密切,其家族成員何執中更曾為宰相,因此北 | 公元1182年,北宋皇室後裔趙成本為首的起義軍攻入京城,趙成本登基為帝,是為宋德祖。又改海景為慶京。因何佳臣家族與北宋朝廷關係密切,其家族成員何執中更曾為宰相,因此北原公何賢獲得朝廷禮遇,賞賜大批黃金示好。 | ||
宋紹寧七年,起義軍首領陳益元攻入宋首都慶京,宋帝趙義被殺。陳益元在慶京即位,建立紀朝,是為紀高祖,又改慶京為泉州。北 | 宋紹寧七年,起義軍首領陳益元攻入宋首都慶京,宋帝趙義被殺。陳益元在慶京即位,建立紀朝,是為紀高祖,又改慶京為泉州。北原公為保家族地位,紀高祖為有人幫助平等百姓而成為姻親。 | ||
公元1644年,明皇室後裔朱慈炯為首的朱家軍攻入京城,並殺害紀哀宗及其他紀朝皇族。同時祭天,自立為帝,改泉州為理天府,是為弘祖。北 | 公元1644年,明皇室後裔朱慈炯為首的朱家軍攻入京城,並殺害紀哀宗及其他紀朝皇族。同時祭天,自立為帝,改泉州為理天府,是為弘祖。北原公何道元為避免被朝廷抄家而與弘祖成為姻親。 | ||
明代末年,北 | 明代末年,北原公何西上書朝廷望朝廷接納外國思想卻遭真宗多加壓制。北泰公因而在資金上支持以施永真為首的革命軍攻入明首都。明真宗退位後,施永真建立希望帝國,又為使國民適應,故又名安朝。他登基為帝,取尊號迪克一世,又稱太祖。北原公何西因立國有功被封為護國大公,同時世襲北原公爵,為全國公爵之首。 | ||
== 歷任的北原公和北原公爵 == | == 歷任的北原公和北原公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