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盧斯亞」:修訂間差異

移除 334 位元組 、​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第79行: 第79行:
{{Main|普盧斯亞歷史}}
{{Main|普盧斯亞歷史}}
== 地理 ==
== 地理 ==
{{Main|普盧斯亞地理}}
普盧斯亞位處東歐樞紐,鄰近許多鄰國,北面有[[瑞典聯合帝國]],西面與[[萊茵蘭]]、荷蘭接壤。南方與[[斯特奇亞合眾國|奧斯特奇亞]]接壤。東面則是與聖喬治和莫斯科接壤。
普盧斯亞位處東歐樞紐,鄰近許多鄰國,北面有芬蘭、瑞典、丹麥,西面與萊茵蘭、比利時、荷蘭接壤。南方與奧地利接壤。東面則是與聖喬治和莫斯科接壤。
 
== 行政區劃 ==
== 政治 ==
=== 行政、立法 ===
{{Main|普盧斯亞政治|大普盧斯亞帝國憲法|大普盧斯亞帝國君主|大普盧斯亞帝國首相}}
 
普盧斯亞為採行議會制、首相制、代議民主制和聯邦制的王國,其政治體制於1992年的《大普盧斯亞帝國憲法》架構下運行,修改憲法通常須參眾兩院各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憲法的核心原則包括帝國君主,首相權力、人性尊嚴、權力分立、聯邦組織架構及依循法治。
 
皇帝為國家元首,僅具象徵性,權利及責任。
 
首相為政府首腦及位階第二高者,由選舉後經國王任命。參眾兩院院長地位位第三高,由參眾兩院選舉產生,負責議院日常事務。
 
帝國首相為政府首腦並行使行政權,其職責類似於其他採行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首相。聯邦立法權則由帝國參眾兩院行使,兩院共同組成國家立法機關。參議院代表由比例代表制(聯立制)直接選舉產生;眾議院代表則由各行政區議會推選代表出任,代表各行政區利益。
=== 法律 ===
{{Main|普盧斯亞司法體系|普盧斯亞執法機關}}
 
普盧斯亞為歐陸法系國家,其法律體系以羅馬法為基礎,具有一定日耳曼法成分。王國最高法院為普盧斯亞最高法院,負責憲政事宜和終極上訴,擁有司法覆核權。普盧斯亞的最高法院系統(Oberste Gerichtshöfe des Konigreich)分工明確,其中為民事與刑事案件終審法院,而最高勞工法院、最高社會法院、最高財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則為其他類型案件的終審法院。
 
在國家層面,刑法及民法分別編著為[[《普盧斯亞刑法典》]]及[[《普盧斯亞民法典》]]。普盧斯亞刑罰制度以讓罪犯改過自新及保護公眾為目標。除輕微犯罪(由單一職業法官審判)及嚴重政治犯罪外,所有案件均採用混合審判制,由公民陪審團同職業法官一同審案。行政法的許多部分由各行政區自行負責。
 
=== 行政區劃 ===
{{Main|大普盧斯亞帝國行政區劃}}
{{Main|大普盧斯亞帝國行政區劃}}
普盧斯亞現有行政區劃將行政區劃分為個等級。當中行政區劃每10年按人口變更而更新一次,而最近一次的變更則是在2019年。
普盧斯亞現有行政區劃將行政區劃分為個等級。當中行政區劃每10年按人口變更而更新一次,而最近一次的變更則是在2019年。


一級行政區,多稱為邦級行政區,設有邦,自治領三種自1999修憲,將柯尼斯堡行政區改尼斯堡聯特區後,便再無調整
特一級行政區,即所謂'''大普盧斯亞聯邦帝國''',分為帝國本土、海外帝國、海外王國、皇家屬地五種。
 
一級行政區,多稱為邦級行政區,設有邦和兩種,一級行政原屬於各個王國,由原封建時代所建立的王國所統治在1933年行政區革後,王國在1946年正式凍結,成名義上的存在,由邦和市邦管理全國各個王國,王國的封地和皇室在本土的封地、除皇室擁有的小威尼斯、海外屬地和波爾赫爾姆島外,均改制為邦與市邦。


二級行政區,多稱為縣級行政區,設有縣和市兩種,當中市多數為一級行政區內的區會或較為重要之城市,而縣則是一般的區會,並在符合一定要求下可升格為市。
二級行政區,多稱為縣級行政區,設有縣和市兩種,當中市多數為一級行政區內的區會或較為重要之城市,而縣則是一般的區會,並在符合一定要求下可升格為市。
第91行: 第111行:
三級行政區,多稱為鎮級行政區,設有縣轄鎮,縣轄市和市轄區三種,縣轄市通常為一個縣的縣會或較為重要之都市。
三級行政區,多稱為鎮級行政區,設有縣轄鎮,縣轄市和市轄區三種,縣轄市通常為一個縣的縣會或較為重要之都市。


四級行政區,多稱為鄉級行政區,設有鄉和街道三種。
四級行政區,多稱為鄉級行政區,設有鄉種。


五級行政區則只適用於縣轄市。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普盧斯亞行政區劃
|+普盧斯亞行政區劃
!等級
!等級
!別稱
!別稱
! colspan="24" |劃分體制
! colspan="21" |劃分體制
|-
|-
|特一級
|特一級
第105行: 第124行:
| colspan="6" |海外帝國/王國
| colspan="6" |海外帝國/王國
| colspan="6" |皇家屬地
| colspan="6" |皇家屬地
| colspan="3" rowspan="2" |海外屬地
|-
|-
|一級
|一級
|邦級
|邦/王國
| colspan="3" |邦
| colspan="3" |邦
| colspan="3" |聯邦特區
| colspan="3" |聯邦特區
第119行: 第137行:
|二級
|二級
|縣級
|縣級
| colspan="2" |縣
|市
| colspan="2" |縣
| colspan="2" |縣
|市
|市
第138行: 第154行:
|三級
|三級
|鎮級
|鎮級
|鎮
|市
|區
|鎮
|鎮
|市
|市
第186行: 第199行:
|區
|區
|街道
|街道
|鄉
|區
|街道
|-
|五級
|(少數地方適用)
|
|街道
|
|
|街道
|
|
|街道
|
|
|街道
|
|
|街道
|
|
|街道
|
|
|街道
|
|
|街道
|
|}
|}


== 人口 ==
== 人口 ==
普盧斯亞(包含海外領土)人口為1,321,339,452人,平均年齡為27.1歲,人口預期壽命為70.7歲。
普盧斯亞人口為1,321,339,452人,平均年齡為27.1歲,人口預期壽命為70.7歲。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width: 100%;text-align:center"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width: 100%;text-align:center"  
|+[[普魯士語國家聯邦共同體]]人口分佈
|+[[普魯士語國家聯邦共同體]]人口分佈
第230行: 第214行:
! scope="col" style="width: 17%;text-align:center" |平均年齡
! scope="col" style="width: 17%;text-align:center" |平均年齡
|-
|-
|[[大普盧斯亞帝國]]本土
|[[大普盧斯亞帝國]]本土
| rowspan="13" |2019
| rowspan="10" |2019
|99,540,457
|150,749,451
|8.05%
|12.2%
|普魯士人
|普魯士人
|81.72
|81.04
|47.4
|43.5
|-
|-
|尼日利亞王國
|尼日利亞王國
第252行: 第236行:
|18.7
|18.7
|-
|-
|西南非自治領
|西南非王國
|2,550,226  
|2,550,226  
|0.21%
|0.21%
第279行: 第263行:
|72.07  
|72.07  
|27.8
|27.8
|-
|白俄羅斯王國
|9,413,505
|0.76%
|普魯士人
|74.23
|39.89
|-
|丹麥王國
|5,873,420
|0.48%
|普魯士人
|81.55
|42.2
|-
|萊茵蘭王國
|35,922,069
|2.91%
|普魯士人
|80.84
|33.9
|-
|-
|海外屬地
|海外屬地
第333行: 第296行:
|-
|-
|[[大普盧斯亞帝國]](本土)
|[[大普盧斯亞帝國]](本土)
|普魯士語、德語、波蘭語、立陶宛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
|普魯士語、德語、波蘭語、立陶宛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丹麥語、法羅語、格陵蘭
|普魯士人、波蘭人、立陶宛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
|普魯士人、波蘭人、立陶宛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丹麥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
|-
|-
|尼日利亞王國
|尼日利亞王國
第359行: 第322行:
|普魯士語、德語、中文、尤卡帕語、雅魯羅語等
|普魯士語、德語、中文、尤卡帕語、雅魯羅語等
|麥士蒂索人、普魯士人、印第安人、華人
|麥士蒂索人、普魯士人、印第安人、華人
|-
|白俄羅斯王國
|白俄羅斯語、普魯士語、德語
|白俄羅斯人、波蘭人、普魯士人、烏克蘭人、普魯士人
|-
|丹麥王國
|丹麥語、法羅語、格陵蘭語、德語
|丹麥人、普魯士人
|-
|萊茵蘭王國
|普魯士語、德語
|普魯士人
|-
|-
|海外屬地
|海外屬地
第596行: 第547行:
=== 建築 ===
=== 建築 ===
普盧斯亞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柯尼斯堡聖喬治大教堂]],於1458年建造,原樓高150米,但在歷次戰爭中被摧毀,重建後樓高128米。
普盧斯亞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柯尼斯堡聖喬治大教堂]],於1458年建造,原樓高150米,但在歷次戰爭中被摧毀,重建後樓高128米。
== 政治 ==
=== 行政、立法 ===
{{Main|普盧斯亞政治|大普盧斯亞帝國憲法|大普盧斯亞帝國君主|大普盧斯亞帝國首相}}
普盧斯亞為採行議會制、首相制、代議民主制和聯邦制的王國,其政治體制於1992年的《大普盧斯亞帝國憲法》架構下運行,修改憲法通常須參眾兩院各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憲法的核心原則包括帝國君主,首相權力、人性尊嚴、權力分立、聯邦組織架構及依循法治。
皇帝為國家元首,僅具象徵性,權利及責任。
首相為政府首腦及位階第二高者,由選舉後經國王任命。參眾兩院院長地位位第三高,由參眾兩院選舉產生,負責議院日常事務。
帝國首相為政府首腦並行使行政權,其職責類似於其他採行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首相。聯邦立法權則由帝國參眾兩院行使,兩院共同組成國家立法機關。參議院代表由比例代表制(聯立制)直接選舉產生;眾議院代表則由各行政區議會推選代表出任,代表各行政區利益。
=== 法律 ===
{{Main|普盧斯亞司法體系|普盧斯亞執法機關}}
普盧斯亞為歐陸法系國家,其法律體系以羅馬法為基礎,具有一定日耳曼法成分。王國最高法院為普盧斯亞最高法院,負責憲政事宜和終極上訴,擁有司法覆核權。普盧斯亞的最高法院系統(Oberste Gerichtshöfe des Konigreich)分工明確,其中為民事與刑事案件終審法院,而最高勞工法院、最高社會法院、最高財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則為其他類型案件的終審法院。
在國家層面,刑法及民法分別編著為[[《普盧斯亞刑法典》]]及[[《普盧斯亞民法典》]]。普盧斯亞刑罰制度以讓罪犯改過自新及保護公眾為目標。除輕微犯罪(由單一職業法官審判)及嚴重政治犯罪外,所有案件均採用混合審判制,由公民陪審團同職業法官一同審案。行政法的許多部分由各行政區自行負責。
== 教育 ==
== 教育 ==
[[檔案:Albertina Königsberg (kol. Postkarte).jpg|縮圖|428x428px|普盧斯亞[[柯尼斯堡大學]]]]
[[檔案:Albertina Königsberg (kol. Postkarte).jpg|縮圖|428x428px|普盧斯亞[[柯尼斯堡大學]]]]
第640行: 第574行:
{{Main|普盧斯亞國防軍}}
{{Main|普盧斯亞國防軍}}


國防軍為普盧斯亞主要軍事力量,一共250萬士兵以及100萬預備役,下轄有普盧斯亞陸軍,普盧斯亞海軍,普盧斯亞海軍陸戰隊和普盧斯亞空軍。
國防軍為普盧斯亞主要軍事力量,一共250萬士兵以及100萬預備役,下轄有普盧斯亞陸軍,[[普盧斯亞皇家海軍]]和普盧斯亞空軍。
=== 國民軍 ===
=== 國民軍 ===
{{Main|普盧斯亞國民軍}}
{{Main|普盧斯亞國民軍}}
第668行: 第602行:
普盧斯亞第一條公路,柯埃公路在1872年便建設完成。1930年代引入公路系統,將全國公路分為三個等級:國家高速公路(由中央政府直接營運),快速公路和公路(均由國家公路基金會營運),到了2020年,普盧斯亞公路里程達到了5,650,890公里。
普盧斯亞第一條公路,柯埃公路在1872年便建設完成。1930年代引入公路系統,將全國公路分為三個等級:國家高速公路(由中央政府直接營運),快速公路和公路(均由國家公路基金會營運),到了2020年,普盧斯亞公路里程達到了5,650,890公里。
=== 通訊設施 ===
=== 通訊設施 ===
普盧斯亞現有通訊網絡多採用第4代移動通訊技術(4G),並正在建設5G網絡,首個5G通訊服務已於2019年8月9日開通啟用,目前5G普及程度已達到65%,預計在2024年底完成普及化建設。
普盧斯亞現有通訊網絡多採用第4代移動通訊技術(4G),並正在建設5G網絡,首個5G通訊服務已於2019年8月9日開通啟用,目前5G普及程度已達到65%,預計在2024年10月完成普及化建設。
=== 醫療 ===
=== 醫療 ===
普盧斯亞乃全球醫生比例和病床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醫生比例達到每一千人中就有5.5個醫生,病床比例達到每一千人就有11.6張病床。
普盧斯亞乃全球醫生比例和病床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醫生比例達到每一千人中就有5.5個醫生,病床比例達到每一千人就有11.6張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