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自由民主黨」:修訂間差異

增加 141 位元組 、​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第73行: 第73行:
在施德賢正式登基為帝後,曾一度兼任過渡首相,而此後則由施德瑞在2020年2月27日成為過渡首相。
在施德賢正式登基為帝後,曾一度兼任過渡首相,而此後則由施德瑞在2020年2月27日成為過渡首相。


後在同年7月26日,皇帝施德賢以「過渡階段結束」的理由,正式任命原臨時首相,自民黨副主席施德瑞為首任首相。並在任內開展憲法制訂,及設立環境資源大臣一職。但在[[謠言公告事件]]發生後,施德瑞被指並未對自己的言論負上責任。黨內的「彰德研究會」因此而分裂,最終部分成員自立[[希望保守新黨]],並支持在野黨[[人民建設聯盟]]。而在爭議過後不久,施德瑞便在8月30日,因健康理由而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首相一職由施德勒繼任,並組成內閣。
後在同年7月26日,皇帝施德賢以「過渡階段結束」的理由,正式任命原臨時首相,自民黨副主席施德瑞為首任首相。並在任內開展憲法制訂,及設立環境資源大臣一職。但在[[謠言公告事件]]發生後,施德瑞被指並未對自己的言論負上責任。黨內的「彰德研究會」因此而分裂,最終部分成員自立[[希望保守新黨]],並支持在野黨[[人民建設聯盟]]。而在爭議過後不久,施德瑞便在8月30日,因健康理由而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首相一職由同黨的施德勒繼任,並組成內閣。


施德勒在任內完成制定憲法,其內閣亦在憲法內副署。而在憲法實施前夕,施德勒以「完成階段性任務」和私人原因,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並在獲皇帝陛下同意後,解散已運作近一年的臨時國會重選。
施德勒在任內完成制定憲法,其內閣亦在憲法內副署。而在憲法實施前夕,施德勒以「完成階段性任務」和私人原因,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並在獲皇帝陛下同意後,解散已運作近一年的臨時國會重選。


臨時國會選舉完結後,自民黨成功取得496席中的204席,並與社民盟共同推舉前首相施德瑞為行憲後首任首相,在12月1日組成首個大聯合政府。但僅一星期後便因數十名獨立議員放棄支持內閣,而成為少數派政府。後在2021年1月5日,眼見國會將提出不信任動議,施德瑞再次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退出政壇,但並未宣佈內閣總辭,於是便由時任內政大臣,社民盟的施德銘作為臨時首相,直至1月10日選出施德明為首相為止。
臨時國會選舉完結後,自民黨成功取得496席中的204席,並與社民盟共同推舉前首相施德瑞為行憲後首任首相,在12月1日組成首個大聯合政府。但僅一星期後便因數十名獨立議員放棄支持內閣,而成為少數派政府。後在2021年1月5日,眼見國會將提出不信任動議,加上黨內各派系先後決定倒戈支持不信任動議,施德瑞再次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在完成臨時國會議員的任期後退出政壇,但並未宣佈內閣總辭,於是便由時任內政大臣,社民盟的施德銘代理首相一職,直至1月10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選出施德明為首相為止。


施德明任內推動臨時修憲,設立臨時上議院,且再次舉行國會選舉,選出上議院672席次和下議院1486席次。但由於理念上的相異,黨內第三大派系「先驅會」決定脫黨,自行組成[[帝國先驅聯盟]]參選,而在選後仍與自民黨及社民盟組成執政聯盟。其後因憲法過於累贅和重復,施德明宣佈將重編憲法,並於同年10月16日施行。
施德明任內推動臨時修憲,設立臨時上議院,且再次舉行國會選舉,選出上議院672席次和下議院1486席次。但由於理念上的相異,黨內第三大派系「先驅會」決定脫黨,自行組成[[帝國先驅聯盟]]參選,而在選後仍與自民黨及社民盟組成執政聯盟。其後因憲法過於累贅和重復,施德明宣佈將重編憲法,並於同年10月16日施行。
匿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