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自由民主黨」: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
||
第7行: | 第7行: | ||
|colorcode= #009393 | |colorcode= #009393 | ||
|簡稱= 自民黨 | |簡稱= 自民黨 | ||
|領導人職稱2= | |領導人職稱2= 總裁 | ||
|領導人名稱2= [[施德明]] | |領導人名稱2= [[施德明]] | ||
|領導人職稱3= 副 | |領導人職稱3= 副總裁 | ||
|領導人名稱3= [[何禮臣]] | |領導人名稱3= [[何禮臣]] | ||
|成立= [[2019年]][[5月9日]]({{age in years and days|2019|5|9|age=no}})<br>{{Flag|EH}}[[山川都]][[山川區]] | |成立= [[2019年]][[5月9日]]({{age in years and days|2019|5|9|age=no}})<br>{{Flag|EH}}[[山川都]][[山川區]] | ||
第52行: | 第52行: | ||
== 歷史 == | == 歷史 == | ||
=== 成立 === | === 成立 === | ||
在安顯帝施明慶於1903年開放帝國國會部分議席供民眾直選時,以各地政黨為草本的新政黨成立,而當時最大的黨派分別為基督教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兩黨長期維持基民黨為執政黨、社民黨為最大在野黨的穩定兩黨政治狀態。 | 在安顯帝施明慶於1903年開放帝國國會部分議席供民眾直選時,以各地政黨為草本的新政黨成立,而當時最大的黨派分別為基督教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兩黨長期維持基民黨為執政黨、社民黨為最大在野黨的穩定兩黨政治狀態。後自1973年隨慶寧民主聯盟成立並成為第二大在野黨而轉變成為穩定的三黨政治狀態。 | ||
而在景祥初期,由於基民黨及社民黨分別因派系平衡崩潰而陷入分裂,加之明章帝逝世,導致基民黨和社民黨在2004年帝國國會選舉慘敗,失去多數黨地位,其中基民黨部分改革派黨員出走成立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等政黨,進而使得希望帝國政壇打破「長期體制」的三極政黨,引發組建新政黨的「新黨熱潮」。而2009年帝國國會選舉前,分裂自社會民主黨的三個政黨(公民力量、新社會民主聯盟、國民民主運動)宣佈合併為公民進步黨,並在隨後的選舉一舉成為最大黨,令右派政黨認知到需要進一步聯合,以應對左派的崛起。 | 而在景祥初期,由於基民黨及社民黨分別因派系平衡崩潰而陷入分裂,加之明章帝逝世,導致基民黨和社民黨在2004年帝國國會選舉慘敗,失去多數黨地位,其中基民黨部分改革派黨員出走成立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等政黨,進而使得希望帝國政壇打破「長期體制」的三極政黨,引發組建新政黨的「新黨熱潮」。而2009年帝國國會選舉前,分裂自社會民主黨的三個政黨(公民力量、新社會民主聯盟、國民民主運動)宣佈合併為公民進步黨,並在隨後的選舉一舉成為最大黨,令右派政黨認知到需要進一步聯合,以應對左派的崛起。 | ||
第76行: | 第76行: | ||
在施德賢正式登基為帝後,曾一度兼任過渡首相,而此後則由施德瑞在2020年2月27日成為過渡首相。 | 在施德賢正式登基為帝後,曾一度兼任過渡首相,而此後則由施德瑞在2020年2月27日成為過渡首相。 | ||
後在同年7月26日,皇帝施德賢以「過渡階段結束」的理由,正式任命原臨時首相,自民黨 | 後在同年7月26日,皇帝施德賢以「過渡階段結束」的理由,正式任命原臨時首相,自民黨總裁施德瑞為首任首相。並在任內開展憲法制訂。但在爭議聲不斷、內閣支持度維持極低點及制憲遲遲未有進展後,施德瑞被指並未負上責任。黨內的「銘德會」因此而分裂,最終部分成員自立[[希望保守新黨]],並支持在野黨[[公民進步黨]]。而在爭議過後不久,施德瑞便在8月30日,因健康理由而率領內閣總辭,自己亦宣佈辭職,首相一職由同黨的施德勒繼任,並組成新內閣。 | ||
施德勒 | 施德勒上任後,隨即宣佈將先行對臨時憲法作出一定程度上的修改,以此為未來的正式憲法施行留下基礎,也為正式憲法的制定爭取到更多時間。此舉意外地被獲得帝國臨時國會的大多數支持,甚至包括在野公民進步黨當中部分派系。此派系在隨後脱離公民進步黨,並組成新國家黨和宣佈在閣外支持施德勒內閣,令內閣成功在臨時國會內獲得穩固的施政基礎。而在臨時憲法公民投票通過後,帝國首相施德勒提請解散帝國臨時國會,又以「完成階段性任務」及私人原因為由,在30日晚上宣布率領施德勒內閣總辭,同時亦在同日請辭執政自由民主黨總裁。但其提請解散臨時帝國國會的要求因時間上不可行而被帝國皇帝施德賢陛下婉拒,同時其亦表示除非下屆內閣提早宣佈重選,否則臨時帝國國會會留任一年六個月,以穩定及平穩過渡政局,獲施德勒同意。 | ||
而在施德勒辭職同日,時任施德勒內閣帝國交通大臣的前帝國首相施德瑞於執政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中當選,並成功拉攏脫離公民進步黨自組的新國家黨支持,與民主社會聯盟共同組成聯盟,在12月1日組成首個大聯合政府。但在內閣成立僅5日後,在12月6日即有消息傳出新國家黨因為半州歸屬問題和主權問題而將退出內閣及執政聯盟。此消息隨後便在以帝國副首相趙宏知為首的新國家黨內閣成員宣佈請辭,同時退出執政聯盟後被證實,這雖未令第二次施德瑞內閣成為少數派政府,但仍令帝國內閣支持度急跌,遂在12月8日,由帝國首相施德瑞宣佈進入看守狀態,並將在短期內改造內閣。 | |||
2021年1月5日,眼見國會將提出不信任動議,加上黨內各派系先後決定倒戈支持不信任動議,施德瑞再次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在完成臨時國會議員的任期後退出政壇,但其並未宣佈內閣總辭,於是便由時任內政大臣,民社盟的施德銘代理首相一職,直至1月10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選出施德明為首相為止。施德明在不久與施德銘共同發表同意籌組聯合政府的聲明,希望聯盟自此成立。但自民黨其中一個派閥先驅會因政策的分歧而在同年7月7日宣佈離黨自立帝國先驅聯盟,同時所屬的兩位大臣亦向帝國首相施德明遞交辭職信,亦象徵自民黨失去過半數席位,淪為少數政府,但自民黨與先驅聯在不久後成功達成共識,先驅聯發表同意加入聯合政府的聲明,倒閣危機解決。 | |||
2021年9月1日,歷經多次修改,希望帝國憲法的草案正式被呈交上帝國臨時國會,並在公民進步黨等在野黨派反對下,仍勉強獲得通過。而其亦在隨後在同年10月15日舉行的公民投票中取得過半數投票,正式施行,象徵希望帝國正式踏入憲制,而施德明內閣也在這版憲法中副署,12月的首屆帝國參眾兩院選舉,自民黨由不被看好到被認為在議席佔比下降的情況下維持執政下,拿下195席,加上所屬執政聯盟共掌握522席,取得史上空前勝利,維持執政。 | |||
== 組織機構 == | == 組織機構 == | ||
{{Main|自由民主黨總裁}} | {{Main|自由民主黨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