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帝國」:修訂間差異

增加 24 位元組 、​ 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第101行: 第101行:
希望帝國的行政機關則以首相為首,由「1府15部」組成,「1府」為首相總務府,「15部」則分別為內政部、經濟及建設部、財務部、國防部、外務部 、法務部、文化部、科技部、國土運輸部、教育部、衛生部、環境資源部、國土統一部、勞動福利部和農業部。首相總務府由《首相總務府組織法》規定並組成,而各部則由《內閣組織法》規定並組成。
希望帝國的行政機關則以首相為首,由「1府15部」組成,「1府」為首相總務府,「15部」則分別為內政部、經濟及建設部、財務部、國防部、外務部 、法務部、文化部、科技部、國土運輸部、教育部、衛生部、環境資源部、國土統一部、勞動福利部和農業部。首相總務府由《首相總務府組織法》規定並組成,而各部則由《內閣組織法》規定並組成。


而希望帝國的立法機關則為帝國國會,帝國國會為兩院制,分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由《國會組織法》規定並組成。參議院共有452席,當中分為兩種議員,分別為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20席,為6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50位皇族成員及由10位皇帝委任之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332席,任期為六年,同時不能中途解散;而眾議院則共有624席,全體議員均為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眾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兩院民選議員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眾議院可在議案不獲參議院通過時行使優越權。
而希望帝國的立法機關則為帝國國會,帝國國會為兩院制,分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由《國會組織法》規定並組成。參議院共有488席,當中分為兩種議員,分別為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20席,為6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50位皇族成員及由10位皇帝委任之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368席,任期為六年,同時不能中途解散;而眾議院則共有972席,全體議員均為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眾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兩院民選議員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眾議院可在議案不獲參議院通過時行使優越權。


而自帝國國會在2019年設立後,以[[自由民主黨]]為首的執政聯盟一直長期執政,至今首相一職均由自民黨黨魁或其最大盟友民社盟黨魁出任,現任首相則為[[施德明]],其在2020年1月10日接替臨時首相[[施德銘]]出任第4任首相。雖然所有首相最終均需由皇帝任命,但是並未規定皇帝必須任命在選舉中勝出的任何人,故皇帝可不遵循國會選舉結果而任命其他人,但皇帝一般情況下均會按照國會選舉結果,任命執政黨(或執政聯盟)領導人為首相。目前自民黨民社盟先驅聯共同組成執政聯盟,主要在野黨則包括民建聯,繁榮黨,慶寧民族聯盟等。
而自帝國國會在2019年設立後,以[[自由民主黨]]為首的執政聯盟一直長期執政,至今首相一職均由自民黨黨魁或其最大盟友民社盟黨魁出任,現任首相則為[[施德明]],其在2020年1月10日接替臨時首相[[施德銘]]出任第4任首相。雖然所有首相最終均需由皇帝任命,但是並未規定皇帝必須任命在選舉中勝出的任何人,故皇帝可不遵循國會選舉結果而任命其他人,但皇帝一般情況下均會按照國會選舉結果,任命執政黨(或執政聯盟)領導人為首相。目前自民黨民社盟先驅聯、慶寧民族聯盟和和勝民族黨聯盟共同組成執政聯盟,主要在野黨則包括民建聯,繁榮黨等。


希望帝國司法由以帝國最高法院為首的三級制法院掌有,並由《法院組織法》規定並組成。最高法院作為審判事務的最高機構,由一位最高大法官和九位副最高大法官共同組成,並由內閣提名,經國會審核後由皇帝任命,退休年齡為七十五歲。而每經過十年,各法官會接受國民審查,如無法通過,則會免職,且不得再擔任。帝國最高法院擔當解釋憲法的功能,同時亦會領導下級法院的最高司法行政職能,並有權制定法院訴訟程序。
希望帝國司法由以帝國最高法院為首的三級制法院掌有,並由《法院組織法》規定並組成。最高法院作為審判事務的最高機構,由一位最高大法官和九位副最高大法官共同組成,並由內閣提名,經國會審核後由皇帝任命,退休年齡為七十五歲。而每經過十年,各法官會接受國民審查,如無法通過,則會免職,且不得再擔任。帝國最高法院擔當解釋憲法的功能,同時亦會領導下級法院的最高司法行政職能,並有權制定法院訴訟程序。
匿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