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Ericchiueric (建立內容為「 條頓'''佛德'''是位於東歐平原東日耳曼人國家,根據考古發掘資料,佛德最晚在末次冰期已經有人類捿息。11世紀,條頓騎士團在此地建立起神權國家。其後的12~13世紀,佛德國勢都非常的強盛。但在16世紀被波蘭立陶宛聯邦吞併。1648年佛德獨立。17~19世紀是佛德的黃金時代,佛德得到了世界貿易大國的身份、文化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但在19世紀…」的新頁面) |
imported>Ericchiueric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佛德'''是位於東歐平原東日耳曼人國家,根據考古發掘資料,佛德最晚在末次冰期已經有人類捿息。11世紀,條頓騎士團在此地建立起神權國家。其後的12~13世紀,佛德國勢都非常的強盛。但在16世紀被波蘭立陶宛聯邦吞併。1648年佛德獨立。17~19世紀是佛德的黃金時代,佛德得到了世界貿易大國的身份、文化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兩次世界大戰后,佛德崛起,成爲一個超級大國。1960年代,民主派推翻軍政府,開始民主化,劇烈的轉型帶來陣痛和經濟衰退,加劇城鄉差距,以及不少殖民地的獨立,但佛德至今仍然非常强勢。 | |||
===之前(-1190)=== | ===之前(-1190)=== | ||
第123行: | 第122行: | ||
1648年,佛德在大北方戰爭中從波立手中獨立,建立佛瑞德瑞斯亞王國,結束波立時代。 | 1648年,佛德在大北方戰爭中從波立手中獨立,建立佛瑞德瑞斯亞王國,結束波立時代。 | ||
而波立時代也被稱爲[[佛德 | 而波立時代也被稱爲[[佛德失落時代]]。 | ||
===瓦特可斯亞王朝和瓦特可斯亞—哈布斯堡王朝時期(1648-1807)=== | ===瓦特可斯亞王朝和瓦特可斯亞—哈布斯堡王朝時期(1648-1807)=== | ||
1648年,佛德里希四世(佛德里希三世之孫)於柯尼斯堡王宮宣佈成立佛瑞德瑞斯亞王國。 | 1648年,佛德里希四世(佛德里希三世之孫)於柯尼斯堡王宮宣佈成立佛瑞德瑞斯亞王國。 | ||
第143行: | 第142行: | ||
6月20日,格哈德五世退位,條件為必須擁立新王和保障瓦特可斯亞-哈布斯堡家族的性命與名分,起事派接受。 | 6月20日,格哈德五世退位,條件為必須擁立新王和保障瓦特可斯亞-哈布斯堡家族的性命與名分,起事派接受。 | ||
而新國王則由原改革派康拉德六世於9月1日擔任,[[畢斯圖王朝]]成立,國號繼續為[[佛德 | 而新國王則由原改革派康拉德六世於9月1日擔任,[[畢斯圖王朝]]成立,國號繼續為[[大佛瑞德瑞斯亞帝國|佛德帝國]]。 | ||
===畢斯圖王朝時期(1848-1920)=== | ===畢斯圖王朝時期(1848-1920)=== | ||
<blockquote>''主條目: [[畢斯圖王朝]]''</blockquote>畢斯圖王朝由康拉德亨利馮畢斯圖於1848年9月1日創立,其家族則早於1647年時便已成立。 | <blockquote>''主條目: [[畢斯圖王朝]]''</blockquote>畢斯圖王朝由康拉德亨利馮畢斯圖於1848年9月1日創立,其家族則早於1647年時便已成立。 | ||
第170行: | 第169行: | ||
1933年經濟衰退,輝煌10年正式結束。 | 1933年經濟衰退,輝煌10年正式結束。 | ||
輝煌十年結束後,佛德國防軍發動政變,建立了爲期29年的軍政府時代。 | |||
===二戰(1939-1945)=== | ===二戰(1939-1945)=== | ||
1939年,因為法國閃電入侵萊茵蘭和荷蘭,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 1939年,因為法國閃電入侵萊茵蘭和荷蘭,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 ||
第206行: | 第207行: | ||
1961年,中共與中華民國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 | 1961年,中共與中華民國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 | ||
1962年,民主派推翻了軍政府,建立文人政府,開啓民主化時代。 | |||
1973年,越戰結束,共產主義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成立,竹幕正式達成。 | 1973年,越戰結束,共產主義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成立,竹幕正式達成。 | ||
與此同時,在阿拉伯國家中,也紛紛倒向共產陣營,建立起阿拉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 與此同時,在阿拉伯國家中,也紛紛倒向共產陣營,建立起阿拉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 ||
1989年,隨著中共滅亡,共產陣營解體,冷戰結束。 | |||
===現代(1989-)=== | ===現代(1989-)=== | ||
踏入現代,佛德仍積極投入國際事務,比如阿富汗内戰,緬甸内戰,肯瑪蘭内戰等。 | |||
而佛德的經濟雖然在踏入千禧後發展逐漸遲緩,但仍在世界前十經濟體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