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康歷史」:修訂間差異

增加 1,545 位元組 、​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Migertile CL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Ericchiueric
無編輯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凱帝在位期間大肆擴張,最終達到凱帝之治,最終在位68年,死後傳位其二子盛華,為華帝。
凱帝在位期間大肆擴張,最終達到凱帝之治,最終在位68年,死後傳位其二子盛華,為華帝。


華帝在位89年,為盛朝最長壽,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但其死後卻因無遺囑囑咐何人繼任,因此華帝的21個兒子便互相爭鬥奪取王位,史稱『皇子之戰』。
華帝在位89年,為盛朝最長壽,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但其死後卻因無遺囑囑咐何人繼任,因此華帝的21個兒子便互相爭鬥奪取王位,史稱『[[皇子之戰]]』。


最終皇子之戰在6年後以十四子盛黎和勝出,是為和帝。
最終皇子之戰在6年後以十四子盛黎和勝出,是為和帝。
第31行: 第31行:


== 百國時期(公元前1120-公元前980年) ==
== 百國時期(公元前1120-公元前980年) ==
盛朝滅亡後,諸多氏族脫離盛朝獨立,群雄紛爭,在這260年裏面,出現了10位霸主,奠定此後十五雄時期的序幕,他們為泰安公、季景公、安平侯、赫民公、黎德公、喀穆侯、董承公、康莊王、楚襄王和商武王,其中後面三個霸主是在百國時期後期。


公元前980年,在楚國被出、趙、安三家瓜分,以及越、吳、德和魏的崛起,天下大致被十五國統治,百國時期結束。
== 十五雄時期(公元前980年-公元前560年) ==
== 十五雄時期(公元前980年-公元前560年) ==
公元前980年,天下大致被十五國統治,十五雄時期開始,依序為泰、季、安、赫、黎、喀、董、康、出、趙、安、越、吳、德、魏,各國互相爭鬥,戰爭時常發生,但民生比起百國時期改善,出現了兩個大都市——安陽(泰國首都)以及萊平(趙國首都)。


十五雄時期承百國時代的亂世,啟帝泰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最終隨著公元前980年泰國國王泰仁於吞并其餘十四國後在盛朝舊都寧泰加冕登基,稱帝為泰始皇帝,十五雄時代正式結束。
== 泰朝(公元前560年-公元前230年) ==
== 泰朝(公元前560年-公元前230年) ==
泰仁登基為帝後,開始統一度量衡,修建全國道路,頒佈《泰新律》,推廣全民教育,定年號為「起仁」,並改革官僚體制。
泰仁在位40年,其中換過4次年號,並確定了如果無新帝登基,便每十年更改年號的制度,永昭十年,泰仁駕崩,由長子泰珂繼承,為泰貳皇帝。


== 朝(公元前230年-公元4年) ==
== 朝(公元前230年-公元4年) ==


== 裕朝(公元4年-公元239年) ==
== 裕朝(公元4年-公元23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