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皇帝神格化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DC (→皇帝神格化) |
||
第68行: | 第68行: | ||
然而,在諾亞一世即位後,為推崇以理治國,故決定廢除傳承多年的神格及神位,亦同時廢除五信物所擁有的神性,承認皇帝是人而非神的後裔。此舉當時曾惹來不少族人的抗議,而亦有發生多場抗議及起義,但隨着時間流逝,現今已甚少再有族人提出要恢復神格化。 | 然而,在諾亞一世即位後,為推崇以理治國,故決定廢除傳承多年的神格及神位,亦同時廢除五信物所擁有的神性,承認皇帝是人而非神的後裔。此舉當時曾惹來不少族人的抗議,而亦有發生多場抗議及起義,但隨着時間流逝,現今已甚少再有族人提出要恢復神格化。 | ||
== 在歷史上的位置 == | |||
=== 各朝代 === | |||
在希望歷史上十一個朝代中,除了由漢人所建的宋及明朝外,均由慶寧族人所建。 | |||
而在自首個大一統朝代晉朝建立後,「正位而統」這一觀念一直獲得各朝貫徹並運用。在長達四千多年的歷史中,除宋、明兩朝外,其餘九個朝代中的開國皇帝均與其前朝有着超過三代的血緣關係,在新皇奪位而登基時所頒佈的詔書中,總會稱自己為「正位而統」,以提升其認受性,使人民對其繼位加以認可,從而鞏固地位。即使被推翻,部份前皇族成員仍能獲新主厚待,生計不成問題。 | |||
=== 雙盛民族一體 === | |||
雙盛民族一體,為自希望帝國皇帝約克一世登基後,逐漸發展的一套理論。此詞由希望著名民族學者董和安在「論韓寧一體民族」中首次提出:「...在希望帝國上所居住的除了我族,便是以韓盛一族為次多,在文化風俗,抑或其他方面,皆和我族關係緊密,這是我族與其他民族皆未有過的,所以要成立雙盛民族一體,共通有未,亦非不可...」 | |||
而在多年發展中,此理論在兩族各方面均被落實,各種文化交流從未間斷,亦證實此確實可行。 | |||
== 著名族人 == | |||
=== 在世 === | |||
*施文慶:希望帝國當今太上女皇,在位時發生「[[景祥政變]]」 | |||
*施德賢:希望帝國,光城帝國及圓墩帝國當今皇帝 | |||
*施德明:希望帝國現任首相,施德賢之兄 | |||
*施德瑞:希望帝國第一及三任首相,施德賢之弟 | |||
=== 歷史上 === | |||
*周啟:歷史上首個大一統朝代周朝開國皇帝,定下「慶盛」一名,後世上廟號「太祖」,諡號「孝高皇帝」 | |||
*李昌:後景朝開國皇帝,定下「盛和」一名,後世上廟號「泰宗」,諡號「懿孝皇帝」 | |||
*高育成:「御史祖典」作者,該書後來被諾亞一世收作皇家藏書,又加以擴編,成為研究希望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
*榮正:衛朝時的大將軍,曾多次平定外族「法令」,後在第七次征戰時戰死,衛清宗追諡曰「忠武公」,後樂宗再加諡「莊」 | |||
*和嘉:紀朝時的大將軍,一生防守富沙地區,使富沙地區儼如銅牆鐵壁,死後獲紀太宗追諡曰「武襄公」。 | |||
*施永真:希望帝國開國皇帝,後世尊稱「迪克大帝」,上廟號「太祖」 | |||
*董和安:希望帝國著名民族學學者,提出「兩盛民族一體」之觀念,後世尊稱「兩盛民族之父」 | |||
== 參見及附註 == | |||
{{希望帝國}} | |||
{{戶原民國}} | |||
{{Stub}} | |||
[[Category:種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