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奧斯特奇亞合眾國首相」: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
||
第32行: | 第32行: | ||
而在聯邦首相和聯邦內閣的意見下,奧皇會行使其法定權力及特權,包括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司法人員等的相關人員,以及頒授勳銜等。 | 而在聯邦首相和聯邦內閣的意見下,奧皇會行使其法定權力及特權,包括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司法人員等的相關人員,以及頒授勳銜等。 | ||
== | == 奧地利帝國時期(1848—1935) == | ||
=== 首相(1821—1848) === | |||
=== 首席部長(1848—1852) === | |||
=== 部長會議主席(1852—1867) === | |||
== 奧匈帝國時期 == | |||
=== 外交大臣作為部長會議主席領導公共事務(1867—1918) === | |||
=== 奧地利首相 === | |||
=== 匈牙利首相 === | |||
== 奧地利合眾國時期 == |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