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朱承慈家族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馬來亞朱承慈家族(英語:House of Choo of Malaya)是一個東南亞的土生華人家族,祖籍福建福州。15世紀初,福州水手周萊隨鄭和船隊至檳榔嶼時率領部分船員叛變,並成為馬六甲海峽一帶勢力最大的海盜。1412年,周萊冒姓朱改名朱承慈,並自封南嶼王,建立馬來亞朱氏王朝。18世紀英國萊特船長成功地迫使太子天猛公朱勘臣同意將檳榔嶼割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此東印度公司以檳榔嶼為英國海軍基地。儘管失去了王位,朱勘臣仍利用剩餘的影響力創業成立勘臣行,更在1775年聯同何佳臣家族收購陷入財務危機的東印度公司,並在1784年皇權光復中獲得在大英帝國的巨大影響力。自此朱氏家族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家族之一。

家族歷史[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朱氏家族原姓周,起源於中國福建地區,可追溯到14世紀的福州府福清縣,為當地擁有莊園萬畝的名流鄉紳。馬來亞家族分支是原名周萊的朱承慈的後裔,他於1409年左右從福州遷移到南洋的檳城,並成為當地極具勢力的海盜。1412年,朱承慈檳城在自封南嶼王。此後三百年,南嶼國積極與馬來亞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的王國發展關係,並組成了以南嶼王為首的聯盟。

1767年,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入侵南嶼國,南嶼王被殺。太子天猛公朱勘臣被迫投降並割讓王國予公司。自此東印度公司以檳榔嶼為英國海軍基地,萊特成為第一任總督。檳城因此成為英國最早在遠東殖民的貿易自由港,朱勘臣則被封為甲必丹,負責管理和解決華僑的各種民事糾紛。雖然朱氏不再統治檳城,但其三百年之久的統治使家族仍在檳城擁有巨大影響力。朱勘臣因此善用剩餘的影響力成立商行勘臣行。短短數年內,勘臣行變成為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主要的合作夥伴,並控制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馬六甲海峽。

1775年,東印度公司陷入財困,作為南洋首富的朱勘臣因此聯通慶寧首富何武雍收購東印度公司。1784年皇權光復,在東印度公司支持下,英皇佐治三世成功地重掌君主於國會的權威,重塑帝國政治格局。自此開展英皇與東印度公司互相扶持的局面,在東印度公司龐大資源支持下,國會自此以皇帝為主導力量。作為交換大英帝國實行了新封建制度,東印度公司以英皇名義控制了帝國內的所有商業活動,自此朱氏家族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家族之一。

家族特色[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對東南亞以至亞太區影響持續多代興盛接近六百餘年
  • 與何文紳家族並稱亞洲最富有的家族

近代著名成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族譜[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家族頭銜及榮譽[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檳城親王 Raja of Penang

已知的家族產業與相關企業[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朱氏集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與怡和洋行並列亞洲最大財閥。據估計朱氏集團總市值達5萬億鎊。

  • 棕櫚核企業 Palmcore Enterprises:全球四大商品交易商之一,市值1.3萬億鎊
  • 南海置地 South Sea Land:東南亞最大地產發展商和地產投資企業,市值1.2萬億鎊
  • 國際航運企業 International Shipping Enterprises:全球四大航運公司之一,市值8000億鎊
  • 威瑪國際 Weimar International:世界四大糧商之一兼亞洲最大糧商,市值5000億鎊
  • 亞洲銀行集團 Bank of Asia:全球第四大銀行及東南亞最大銀行,市值5000億鎊
  • 東南木材企業 Southeast Wood Enterprises:全球最大木材商及木製產品企業,市值2800億鎊
  • 東南亞國家石油 Petroliam Nasional:掌握了東南亞的所有石油及天然氣資源,市值1000億鎊
  • 雪蘭莪礦業 Selangor Mining:亞洲最大礦業集團,市值1000億鎊
  • 拉惹汽車 Raja Motors:亞洲最大汽車集團之一,市值800億鎊
  • 馬泰橡膠 Malaya Siam Rubber:壟斷全球橡膠供應的企業,市值500億鎊
  • 海峽時報控股 Straits Times Holdings:壟斷東南亞媒體的大型媒體綜合企業,市值400億鎊
  • East Indies Textiles 東印度紡織:東南亞最大紡織集團,市值100億鎊
  • 卡瑪泰姬國際 Kamar-Taj International:亞洲最大酒店集團之一,市值100億鎊

其他企業[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三菱控股 Mitsubishi Holdings 10%股份:市值2000億鎊
  • 滙豐控股 HSBC Holdings 15%股份:全球最大金融集團,市值751.5億鎊

已知的家族物業[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檳城穆蒂亞拉莊園 Mutiara Manor, Penang
  • 新加坡泰爾索爾公園 Tyersall Park, Singapore
  • 倫敦馬來亞公館 Malaya House, London
  • 紐約市第五大道640號 640 Fifth Avenue, New York City
  • 吉隆坡國油雙峰塔 Petronas Twin Towers, Kuala Lumpur
  • 新加坡良木園酒店 Goodwood Park Hotel, Singapore
  • 新加坡莱佛士坊 Raffles Place, Singapore
  • 香港亞細亞行 Asia House, Hong Kong
  • 新加坡亞洲廣場 Asia Plaza, Singapore
  • 檳城亞洲大樓 Bank of Asia Building, Penang
  • 香港中環中心 The Center, Hong Kong
  • 香港明珠塔 The Pearl, Hong Kong
  • 香港太平山朱府 Choosington House, Hong Kong
  • 香港淺水灣朱府 Chooscliff, Hong Kong
  • 香港粉嶺朱府 Choosclere Park, Hong Kong
  • 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 The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Nanking

已知的家族教育機構與合作對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已知的相關政治/財政/經濟團體[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以家族或家族成員命名的事物[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財富[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由於家族檔案中有關家族和成員個人淨資產的記錄不對外開放,外界從未得悉過朱氏家族完整財富(資產和投資總額以及家族成員的個人財富)的準確數字。

家族大部分的財富都被鎖定在朱勘臣爵士於1843年設立的朱勘臣家族信託,並由家族創辦的朱勘臣爵士資產管理公司(Sir George K.C. Choo Estate Management)管理。信託持有的資產包括朱氏集團各公司的股份和其他多元化投資,以及家族持有的大量房地產。儘管有關朱勘臣家族信託的資訊極少,但據估計其所有資產與何佳臣家族信託、北辰家族信託等不相伯仲。

朱勘臣爵士資產管理公司擁有五個主要分支機構:

  • 朱勘臣公司 George K.C. Choo & Co. (資金管理);
  • 甲必丹投資 Kapitan Capital(創投:對蘋果電腦公司的早期投資是該公司對矽谷新創公司的眾多投資之一);
  • 朱氏信託公司 Choo Trust Company(管理數百個家族成員的個人信託);
  • 朱氏保險公司 Choo Insurance Company(管理家族成員的責任保險);
  • 馬來亞風險管理公司 Malaya Risk Management(保險經紀人: 為家族龐大的藝術收藏、房地產和私人飛機承包保險) 。

據指朱勘臣公司持有多國國債,並被認為是全球各國最大債主之一:

文化參考[編輯 | 編輯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