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帝國國會」:修訂間差異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8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legislature
{{Infobox legislature
  | background_color      = #C4C974
  | background_color      = #440000
  | name            = 希望帝國國會
  | name            = 希望帝國國會
  | native_name      = <small>Imperial Diet of the Empire of Hope</small>
  | native_name      = <small>Parliament of the Empire of Hinnia</small>
  | legislature      = [[第1回希望帝國國會]]
  | legislature      = [[第1回希望帝國國會]]
  | coa_pic          = Imperial Diet of the Empire of Hope_Flag.svg
  | coa_pic          = Imperial Diet of the Empire of Hope_Flag.svg
第10行: 第10行:
  | house_type      = [[w:zh:兩院制|兩院制]]
  | house_type      = [[w:zh:兩院制|兩院制]]
  | houses          =
  | houses          =
  | foundation        = [[2021年]][[1月1日]]  
  | foundation        = [[2021年]][[12月10日]]  
  | preceded_by        =  
  | preceded_by        =  
  | leader1_type    = [[希望帝國參議院議長|帝國參議院]]
  | leader1_type    = [[希望帝國參議院議長|帝國參議院議長]]
  | leader1          = [[趙子誠|施德銘]]
  | leader1          = [[施德銘]]
  | party1          = [[民主社會聯盟|民主社會聯盟]]
  | party1          = [[民主社會聯盟|民主社會聯盟]]
  | election1        =  
  | election1        = [[2021年]][[12月10日]]
  | leader2_type    = [[希望帝國眾議院議長|議長]]
  | leader2_type    = [[希望帝國眾議院議長|帝國眾議院議長]]
  | leader2          = [[趙曦]]
  | leader2          = [[趙曦]]
  | party2          = [[自由民主黨]]
  | party2          = [[自由民主黨]]
  | election2        =  
  | election2        = [[2021年]][[12月10日]]
  | members          = '''2158席次'''<br>[[希望帝國參議院|帝國參議院]]:'''672席'''[[希望帝國眾議院|帝國眾議院]]:'''1486席'''
  | members          = '''1357席次'''<br>[[希望帝國參議院|帝國參議院]]:'''488席'''<br>[[希望帝國眾議院|帝國眾議院]]:'''869席'''
  | house1          =  
  | house1          = [[希望帝國參議院|帝國參議院]]
  | house2          =  
  | house2          = [[希望帝國眾議院|帝國眾議院]]
  | structure1        = EOH House of Senate of the Empire of Hope 20210128.svg
  | structure1        = EOH House of Senate of the Empire of Hope 20210128.svg
  | structure1_res    = 220px
  | structure1_res    = 300px
  | political_groups1  =
  | political_groups1  =
;執政聯盟(600
;執政[[希望聯盟]](293
: {{colorbox|#009393}} [[自由民主黨]](40+206/246
: {{colorbox|#009393}} [[自由民主黨]](105
: {{colorbox|#690014}} [[民主社會聯盟]](38+202/240
: {{colorbox|#690014}} [[民主社會聯盟]](105
: {{colorbox|#813887}} [[帝國先驅聯盟|帝國先驅聯盟]](25+89/114
: {{colorbox|#813887}} [[維新黨]](57)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21)
: {{colorbox|#4B0091}} [[坎森提民族黨聯盟]](5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67
;在野[[新進聯盟]](93
: {{colorbox|blue}} [[建設聯盟]](8+27/35
: {{colorbox|#00206A}} [[進步黨]](74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6+20/26
: {{colorbox|#613030}} [[帝國立憲黨]] (11)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2+4/6
: {{colorbox|#64A600}} [[希望保守新黨]](6)
;獨立議員(5
: {{colorbox|#C48888}} [[希望共產黨]](2)
: {{colorbox|#000000}} 獨立議員(2+3/5
 
  | structure2        = EOH House of Commons of the Empire of Hope 20210128.svg
;在野黨(33)
  | structure2_res    = 220px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33)
 
;獨立議員(69
: {{colorbox|#000000}} 獨立議員(69
  | structure2        = EH_Lower_House_Seat_Diagram.svg
  | structure2_res    = 300px
  | political_groups2  =
  | political_groups2  =
;執政聯盟(1220
自2023年11月3日:
: {{colorbox|#009393}} [[自由民主黨]](502
;執政[[希望聯盟]](577
: {{colorbox|#690014}} [[民主社會聯盟]](425
: {{colorbox|#009393}} [[自由民主黨]](211)  
: {{colorbox|#813887}} [[帝國先驅聯盟]](293
: {{colorbox|#690014}} [[民主社會聯盟]](210)  
: {{colorbox|#813887}} [[維新黨]](63)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51)
: {{colorbox|#4B0091}} [[坎森提民族聯盟]] (20)
: {{colorbox|#006A94}} [[國家民主黨]] (14)
: {{colorbox|#E4003B}} [[工黨]] (7)
: {{colorbox|#004A77}} [[國民聯合]](1)
 
;在野[[新進聯盟]](134)
: {{colorbox|#00206A}} [[公民進步黨]](121)
: {{colorbox|#613030}} [[帝國立憲黨]](13)
 
;在野[[民主運動]](50)
: {{colorbox|#F4A460}} [[新民主黨]](29)
: {{colorbox|#326760}} [[公民社會聯盟]](21)
 
;在野黨(81)
: {{colorbox|#64A600}} [[希望保守新黨]](31)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30)
: {{colorbox|#EF751B}} [[未來黨]](15)
: {{colorbox|#C48888}} [[希望共產黨]](3)
: {{colorbox|#0C3A6A}} [[公平黨]](1)
: {{colorbox|#F8EA0D}} [[國家發展黨]](1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254)
;無黨籍(27
: {{colorbox|blue}} [[人民建設聯盟]](130)
: {{colorbox|#000000}} 無黨籍(27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90)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15)
: {{colorbox|#613030}} [[帝國立憲黨]] (6)
: {{colorbox|#4B0091}} [[和勝民族黨聯盟]] (6)
: {{colorbox|#C48888}} [[希望共產黨]](4)
: {{colorbox|#64A600}} [[希望保守新黨]](3)
;無黨籍(12
: {{colorbox|#000000}} 無黨籍(12
  | committees1        =
  | committees1        =
  | committees2        =
  | committees2        =
第60行: 第81行:
  | voting_system1 =
  | voting_system1 =
  | voting_system2 =
  | voting_system2 =
  | last_election1 =  
  | last_election1 = [[第1屆希望帝國參議院選舉|2021年11月30日]]
  | last_election2 =  
  | last_election2 = [[第2屆希望帝國眾議院選舉|2023年5月20日]]
  | session_room  =  
  | session_room  =  
  | session_res    =  
  | session_res    =  
  | meeting_place  =
  | meeting_place  = {{Flag|EH}}[[山川都]][[山川區]][[帝國國會議事堂 (希望帝國)|帝國國會議事堂]]
  | website        =
  | website        =
  | footnotes      =
  | footnotes      =
}}
}}
'''希望帝國國會'''(英文:'''Parliament of the Empire of Hinnia'''),為[[希望帝國]]和其海外領地的最高權力之立法機關,依照《2020年改革法令》詳細規定並組成。其主要功能為表決國家法案,以及任命、罷免及監察內閣政府。而由於希望帝國施行內閣制,故議員可兼任大臣,首相亦是由議員推選產生。另一方面,鑒於希望帝國施行的政體較偏向於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帝國君主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大權,因此帝國國會的權力實際上並不完整,應在帝國君主配合帝國國會的情況下,才形成完整的立法體系。
帝國國會採兩院制,分別為[[希望帝國參議院|參議院]]及[[希望帝國眾議院|眾議院]],參議院共有488席,眾議院則共有869席,兩院除參議院的155席當然議員外,餘下的1202席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僅有眾議院可行使優越權。
== 組成與任期 ==
根據希望帝國《2020年改革法令》,國會由參議院及衆議院共同組成,享有議會主權。國會對其他所有政府機構,包括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都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威(與'''三權分立'''相對)。議會可以修改或廢除以前通過的任何法條,因此它不受成文法、判例、政治慣例的約束。
國會兩院掌有的權力相等,共享修改法律的權力,同時一人不能兼任兩院議員。
而當一名議員過世、辭職或不足以完成任期,視乎其為當然議員或民選議員,將會被重新選擇或舉行補選。但如距離當屆帝國參議院或帝國衆議院屆滿日期只剩不足一年六個月時間,則該席位將被懸空。
=== 帝國君主 ===
根據皇室特權,所有的議案要變成法律需要皇帝的核准。皇室特權還包括解散國會,訂立條約,宣戰,授勳。不過,大多數時候皇帝對這些權力的行使通常是依據首相和其他內閣大臣的建議。國王還需要委任一個下議院的議員來組建內閣,內閣的成員同樣來自於下議院,這個人必須得到下議院多數的支持。


'''希望帝國國會'''(英文:'''Imperial Diet of the Empire of Hope'''),為[[希望國]]最高權力立法機關依照《希望帝國憲法》置,並由《國會組織法》詳細規定並組成其主要功能表決國家法案以及命、罷免及監察內閣政府。而由於希望帝國施行內閣制議員可兼國務大臣,首相亦是由議員推選產生。另一方面,鑒於希望帝國的政體較偏向於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帝國皇帝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大權,因此帝國會的權力實際上並不完整,應在帝國皇帝配合帝國國會的情況下,才形成完整的最高立法權力
=== 帝國參議院 ===
參議院設有488席,並可分為兩種議員分別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55席,為12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10位皇族成員,15位公爵,以及由10位皇委任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368席,任期為六年。同時,帝國參議員亦不中途解散機制。因此帝國參議院與帝眾議院的選舉在大部分時間不同時舉行,但曾經在2021年同時舉行
=== 帝國衆議院 ===
帝國衆議院設有869席,全體議員均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帝國衆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帝國衆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同時,首相指名選舉會先在帝國衆議院舉行,並呈交帝國參議院覆核,因此帝國衆議院獲得多數的政黨或聯盟通常成為執政黨或聯盟,而執政黨或聯盟領袖會成為帝國首相


帝國國會採兩院制,分別為帝國眾議院及帝國參議院,參院共有452席,當中為兩種議員分別為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20席,為6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50位皇族成員及由10位皇委任之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552席,任期為六年,同時不能中途;而眾議院則共有1486席,全體議員均為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所以實質上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兩院民選議員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力相等,眾議院可在議案不獲參議院通過時行使優越權。
== 立法程序 ==
如衆議院參議院案上出現岐時應召開[[希望國國會兩院聯合大會|兩院聯合大會]]以試圖決分岐;而當未能成功致使參眾兩院出現多次分歧時御前大臣可提請君主裁決可或行使優越<ref>必須在議案至少連續兩次不獲聯合大會通過時</ref>,而行使優越權後,帝國衆議院必須自行解散重選


帝國國會兩院所通過的法案必須經帝國君主簽署,方可生效;君主可拒絕簽署某一法案,唯其必須在帝國國會兩院聯合大會上以親身到場或書面形式,向兩院詳細解釋原因,並由兩院投票是否接受。此外,在判定法案違反[[希望帝國人權公約|人權公約]]的情況下御前大臣可代君主行駛皇家特權宣布無效。<!--
==參眾議院組成==
==參眾議院組成==
{{columns-list|2|
{{columns-list|2|
第85行: 第123行: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67)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67)
:'''當然議員(16)及一般議員(51)'''
:'''當然議員(16)及一般議員(51)'''
: {{colorbox|blue}} [[建設聯盟]](8+27/35)
: {{colorbox|#00206A}} [[進步黨]](8+27/35)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6+20/26)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6+20/26)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2+4/6)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2+4/6)
第100行: 第138行: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254)
;皇帝陛下的在野黨(254)
: {{colorbox|blue}} [[建設聯盟]](130)
: {{colorbox|#00206A}} [[進步黨]](130)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90)
: {{colorbox|#FF79BC}} [[帝國繁榮黨]] (90)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15)
: {{colorbox|#8F4586}} [[慶寧民族聯盟]](15)
: {{colorbox|#613030}} [[帝國立憲黨]] (6)
: {{colorbox|#613030}} [[帝國立憲黨]] (6)
: {{colorbox|#4B0091}} [[和勝民族黨聯盟]] (6)
: {{colorbox|#4B0091}} [[坎森提民族黨聯盟]] (6)
: {{colorbox|#C48888}} [[希望共產黨]](4)
: {{colorbox|#C48888}} [[希望共產黨]](4)
: {{colorbox|#64A600}} [[希望保守新黨]](3)
: {{colorbox|#64A600}} [[希望保守新黨]](3)
第110行: 第148行:
: {{colorbox|#000000}} 無黨籍(12)
: {{colorbox|#000000}} 無黨籍(12)
}}
}}
<!--
 


==成員==
==成員==
第124行: 第162行:
! scope="row" |1
! scope="row" |1
|[[DC165]]
|[[DC165]]
|[[希望保守黨|{{FC|#009393|保守黨}}]]
|[[希望自由民主黨|{{FC|#009393|自由民主黨}}]]
|
|
|-
|-
! scope="row" |2
! scope="row" |2
|[[Flyer]]
|[[Flyer]]
|[[希望保守黨|{{FC|#009393|保守黨}}]]
|[[希望自由民主黨|{{FC|#009393|自由民主黨}}]]
|
|
|-
|-
! scope="row" |3
! scope="row" |3
|[[Hlever]]
|[[Hlever]]
|[[希望保守黨|{{FC|#009393|保守黨}}]]
|[[希望自由民主黨|{{FC|#009393|自由民主黨}}]]
|
|
|-
|-
第144行: 第182行:
! scope="row" |5
! scope="row" |5
|[[Jonah]]
|[[Jonah]]
|[[建設聯盟|{{FC|blue|建設聯盟}}]]
|[[進步黨|{{FC|#00206A|進步黨}}]]
|
|
|-
|-
! scope="row" |6
! scope="row" |6
|[[xXDrSupplyXx]]
|[[xXDrSupplyXx]]
|[[希望保守黨|{{FC|#009393|保守黨}}]]
|[[希望自由民主黨|{{FC|#009393|自由民主黨}}]]
|
|
|-
|-
! scope="row" |7
! scope="row" |7
|[[GC]]
|[[GC]]
|[[希望保守黨|{{FC|#009393|保守黨}}]]
|[[希望自由民主黨|{{FC|#009393|自由民主黨}}]]
|
|
|-
|-
第184行: 第222行:
! scope="row" |13
! scope="row" |13
|[[trendy_pope]]
|[[trendy_pope]]
|[[希望保守黨|{{FC|#009393|保守黨}}]]
|[[希望自由民主黨|{{FC|#009393|自由民主黨}}]]
|
|
|}
|}
-->{{希望帝國}}


-->{{希望帝國}}
[[分類:含無效檔案連結的頁面]]
[[分類:希望帝國]]

於 2024年5月11日 (六) 21:40 的最新修訂

希望帝國國會
Parliament of the Empire of Hinnia
第1回希望帝國國會
Coat of arms or logo
種類
種類
歷史
成立 2021年12月10日
領導
結構
議員 1357席次
帝國參議院488席
帝國眾議院869席
執政希望聯盟(293)
     自由民主黨(105)
     民主社會聯盟(105)
     維新黨(57)
     慶寧民族聯盟(21)
     坎森提民族黨聯盟(5)
在野新進聯盟(93)
     公民進步黨(74)
     帝國立憲黨 (11)
     希望保守新黨(6)
     希望共產黨(2)
在野黨(33)
     帝國繁榮黨 (33)
獨立議員(69)
     獨立議員(69)

自2023年11月3日:

執政希望聯盟(577)
     自由民主黨(211)
     民主社會聯盟(210)
     維新黨(63)
     慶寧民族聯盟(51)
     坎森提民族聯盟 (20)
     國家民主黨 (14)
     工黨 (7)
     國民聯合(1)
在野新進聯盟(134)
     公民進步黨(121)
     帝國立憲黨(13)
在野民主運動(50)
     新民主黨(29)
     公民社會聯盟(21)
在野黨(81)
     希望保守新黨(31)
     帝國繁榮黨(30)
     未來黨(15)
     希望共產黨(3)
     公平黨(1)
     國家發展黨(1)
無黨籍(27)
     無黨籍(27)
選舉
帝國參議院上屆選舉
2021年11月30日
帝國眾議院上屆選舉
2023年5月20日
會議地點
 慶寧山川都山川區帝國國會議事堂

希望帝國國會(英文:Parliament of the Empire of Hinnia),為希望帝國和其海外領地的最高權力之立法機關,依照《2020年改革法令》詳細規定並組成。其主要功能為表決國家法案,以及任命、罷免及監察內閣政府。而由於希望帝國施行內閣制,故議員可兼任大臣,首相亦是由議員推選產生。另一方面,鑒於希望帝國施行的政體較偏向於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帝國君主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大權,因此帝國國會的權力實際上並不完整,應在帝國君主配合帝國國會的情況下,才形成完整的立法體系。

帝國國會採兩院制,分別為參議院眾議院,參議院共有488席,眾議院則共有869席,兩院除參議院的155席當然議員外,餘下的1202席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僅有眾議院可行使優越權。

組成與任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根據希望帝國《2020年改革法令》,國會由參議院及衆議院共同組成,享有議會主權。國會對其他所有政府機構,包括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都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威(與三權分立相對)。議會可以修改或廢除以前通過的任何法條,因此它不受成文法、判例、政治慣例的約束。

國會兩院掌有的權力相等,共享修改法律的權力,同時一人不能兼任兩院議員。

而當一名議員過世、辭職或不足以完成任期,視乎其為當然議員或民選議員,將會被重新選擇或舉行補選。但如距離當屆帝國參議院或帝國衆議院屆滿日期只剩不足一年六個月時間,則該席位將被懸空。

帝國君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根據皇室特權,所有的議案要變成法律需要皇帝的核准。皇室特權還包括解散國會,訂立條約,宣戰,授勳。不過,大多數時候皇帝對這些權力的行使通常是依據首相和其他內閣大臣的建議。國王還需要委任一個下議院的議員來組建內閣,內閣的成員同樣來自於下議院,這個人必須得到下議院多數的支持。

帝國參議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帝國參議院設有488席,並可分為兩種議員,分別為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55席,為12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10位皇族成員,15位公爵,以及由10位皇帝委任之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368席,任期為六年。同時,帝國參議員亦不設中途解散機制。因此帝國參議院與帝國眾議院的選舉在大部分時間不會同時舉行,但曾經在2021年同時舉行。

帝國衆議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帝國衆議院設有869席,全體議員均為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帝國衆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帝國衆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同時,首相指名選舉亦會先在帝國衆議院舉行,並呈交帝國參議院覆核,因此在帝國衆議院獲得多數的政黨或聯盟通常會成為執政黨或聯盟,而執政黨或聯盟的領袖會成為帝國首相。

立法程序[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如衆議院與參議院在議案上出現分岐時,應召開兩院聯合大會以試圖解決分岐;而當未能成功解決,致使參眾兩院出現多次分歧時,御前大臣可提請君主裁決可或行使優越權[1],而行使優越權後,帝國衆議院必須自行解散重選。

帝國國會兩院所通過的法案必須經帝國君主簽署,方可生效;君主可拒絕簽署某一法案,唯其必須在帝國國會兩院聯合大會上以親身到場或書面形式,向兩院詳細解釋原因,並由兩院投票是否接受。此外,在判定法案違反人權公約的情況下御前大臣可代君主行駛皇家特權宣布無效。

  1. 但必須在議案至少連續兩次不獲兩院聯合大會通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