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修訂間差異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imported>Marcus A Ho
(建立內容為「'''晉朝'''(公元前1418年至公元前898年),是慶寧歷史上首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帝國。晉朝皇室為周姓,所以史書又稱晉周…」的新頁面)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晉朝'''(公元前1418年至公元前898年),是慶寧歷史上首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帝國。晉朝皇室為周姓,所以史書又稱晉周。晉朝源自周族。當中有兩族最為強勁,分別為賴族及周族,兩族爭鬥不斷,最終周族勝出,首領周啟並用三年時間一統其餘氏族,登基為帝,開創了慶寧大陸大一統帝國統治全境的先河。周族根據禮記總結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的社會現狀,推行車輛統一道路,書籍統一文字,行為統一倫理,並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實施周啟變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1418年,周啟攻滅其他主要氏族,一統慶寧大陸,史稱晉朝。
'''晉朝'''(公元前1418年至公元前898年),是慶寧歷史上首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帝國。晉朝皇室為周姓,所以史書又稱晉周。晉朝源自周族。當中有兩族最為強勁,分別為賴族及周族,兩族爭鬥不斷,最終周族勝出,首領周啟並用三年時間一統其餘氏族,登基為帝,開創了慶寧大陸大一統帝國統治全境的先河。周族根據禮記總結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的社會現狀,推行車輛統一道路,書籍統一文字,行為統一倫理,並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實施周啟變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1418年,周啟攻滅其他主要氏族,一統慶寧大陸,史稱晉朝。


周啟建立晉朝後自稱「太祖皇帝」(晉太祖),從此慶寧大陸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太祖在位三十年。死後,傳位於長子周杰,是為太宗。晉朝各帝除太祖外,在位時政績多不可考。太宗在位三十八年,死前傳位十子周都,是為秋宗。秋宗在位六十年,使晉國勢達首個高峯。死前傳位十二子周慧,是為令宗。令宗在位十八年,突暴斃,生前未立繼承人,引王位爭奪之戰,終二子周道勝出,是為孝宗。孝宗在位六十九年,死前傳位十子周家,是為烈宗。烈宗僅在位九年,便因病而逝,死前傳位八子周健,是為文宗。文宗在位六十六年,死前傳位十八子周永,是為賢宗。賢宗在位二十八年,荒淫無道,使晉國勢衰敗,故被其侄子周錫所殺。周錫又自稱為帝,是為寧宗。寧宗在位七十年,行仁政,死前傳位二十六子周馳,是為端宗。端宗在位二十六年,死前傳位三子周福,是為定宗。定宗在位五十二年,死前傳位三子周慶,是為興宗。興宗在位三十二年,不理政事,死前傳位四子周旋,是為明宗。明宗在位第二十二年,以盧比為首民變部隊攻入京城,明宗被俘,不久被殺,晉朝滅。盧比登基為帝,開展義朝
周啟建立晉朝後自稱「太祖皇帝」(晉太祖),從此慶寧大陸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


晉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過去不同諸侯豪門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周族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晉朝延續周啟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
晉朝的建立使慶寧各族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慶寧各大文化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晉周」成為慶寧文化的象徵之一。
 
{{希望帝國}}
在文化思想方面,晉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晉太祖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統一中央集權思想、報復欺騙太祖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晉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的建立使慶寧各族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慶寧各大文化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晉周」成為慶寧文化的象徵之一。

於 2022年3月5日 (六) 14:48 的最新修訂

晉朝(公元前1418年至公元前898年),是慶寧歷史上首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帝國。晉朝皇室為周姓,所以史書又稱晉周。晉朝源自周族。當中有兩族最為強勁,分別為賴族及周族,兩族爭鬥不斷,最終周族勝出,首領周啟並用三年時間一統其餘氏族,登基為帝,開創了慶寧大陸大一統帝國統治全境的先河。周族根據禮記總結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的社會現狀,推行車輛統一道路,書籍統一文字,行為統一倫理,並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實施周啟變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1418年,周啟攻滅其他主要氏族,一統慶寧大陸,史稱晉朝。

周啟建立晉朝後自稱「太祖皇帝」(晉太祖),從此慶寧大陸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

晉朝的建立使慶寧各族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慶寧各大文化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晉周」成為慶寧文化的象徵之一。

模板:晉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