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修訂間差異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imported>維尼
(建立內容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至今統治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大普盧斯亞帝國、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王國、巴伐利亞王國等國的家族。 他的前身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查理六世後無男嗣因此與洛林公爵結合成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哈布斯堡也是迄今歷史最悠久、身分最尊貴與最富有的皇族之一。 == 起源 == 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的新頁面)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至今統治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大普盧斯亞帝國、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王國、巴伐利亞王國等國的家族。
{{Royal house
|surname =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coat of arms = [[File:Imperial_Coat_of_Arms_of_the_Empire_of_Austria_(1815).svg|center|200px|哈布斯堡-洛林紋章]]
|parent house = [[哈布斯堡王朝]](母系血脉)<br>[[洛林王朝]](父系血脉)
|country = ''[[神聖羅馬帝國]]''<br>'''{{Flag|OE}}'''<br>'''{{Flag|Prussia}}'''<br>''[[墨西哥第二帝國]]''<br>'''{{Flag|Bavaria}}'''<br>'''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王國]]'''<br>''[[托斯卡納大公國]]''<br>''[[摩德納和雷焦公國]]''<br>''[[帕爾瑪公國]]''
|founding year = 1736年
|founder = [[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
|current head = [[卡爾二世]]
|titles = *[[神聖羅馬皇帝]](1745-1806)
*'''[[奥地利皇帝]]'''(1804-)
*'''[[普盧斯亞人的皇帝]]'''(1804-)
*'''[[伊比利亞國王]]'''(1804-)
*[[墨西哥皇帝]](1864-1867)
*[[羅馬之王|羅馬人的國王]](1745-1806)
*[[波希米亞国王]](1740-)
*[[克羅地亞國王]](1740-)
*[[匈牙利國王]](1740-)
*[[奧地利大公]](1740-1804)
*[[托斯卡納大公]](1737-1859)
*[[摩德納和雷焦公爵]](1814-1859)
*[[帕爾瑪、皮亞琴察和瓜斯塔拉女公爵]](1814-1847)
*[[馬格里布皇帝]](1921-)
*[[巴伐利亞國王]](1871-)
|motto = A.E.I.O.U.和“Viribus Unitis”
}}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至今統治[[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大普盧斯亞帝國]]、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王國]][[巴伐利亞王國]]等國的家族。


他的前身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查理六世無男嗣因此與洛林公爵結合成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哈布斯堡也是迄今歷史最悠久、身分最尊貴與最富有的皇族之一。
前身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由於查理六世無男嗣因此與洛林公爵結合成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哈布斯堡也是迄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身分最尊貴與最富有的皇族之一。


== 起源 ==
== 起源 ==
第11行: 第36行:


== 家族分支 ==
== 家族分支 ==
現今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有以下幾個分支
現今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有以下幾個分支
 
{{Tree list}}
* 本系 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本系 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普盧斯亞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普盧斯亞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奧地利-埃斯特支
** 奧地利-埃斯特支
** 馬格里布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馬格里布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Tree list/end}}
[[分類: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分類:奧斯特奇亞合眾國]]

於 2023年1月20日 (五) 17:41 的最新修訂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哈布斯堡-洛林紋章
哈布斯堡-洛林紋章
國家 神聖羅馬帝國
 奧斯特奇亞
 普盧斯亞
墨西哥第二帝國
 巴伐利亞王國
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王國
托斯卡納大公國
摩德納和雷焦公國
帕爾瑪公國
先前王室 哈布斯堡王朝(母系血脉)
洛林王朝(父系血脉)
頭銜
創立 1736年
創立者 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
現任家長 卡爾二世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至今統治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大普盧斯亞帝國、伊比利亞的葡萄牙王國巴伐利亞王國等國的家族。

其前身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由於查理六世無男嗣,因此與洛林公爵結合成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哈布斯堡也是迄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身分最尊貴與最富有的皇族之一。

起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去世。查理六世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麗亞·特蕾西婭繼承了他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落選神聖羅馬皇帝,但他的侄女婿--巴伐利亞選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在反哈布斯堡同盟的支持下登上神聖羅馬帝位,是為卡爾七世。而這個同盟立即拒絕承認瑪麗亞·特蕾西婭的繼承權,而發動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1745年1月20日,卡爾七世逝世。同年9月13日,瑪麗亞·特蕾西婭的夫婿弗朗茨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是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令帝位重新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手中。1748年10月18日簽定的《亞琛和約》,確認了弗朗茨皇帝、瑪麗亞·特蕾西婭皇后及他們的後裔對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統治權。弗朗茨與瑪麗亞·特蕾西婭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

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時期,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蕾西婭皇后成為皇朝的創始人。

家族分支[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現今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有以下幾個分支:

  • 本系 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普盧斯亞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奧地利-埃斯特支
    • 馬格里布哈布斯堡-洛林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