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義銀鈔」:修訂間差異

增加 513 位元組 、​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第1行: 第1行:
'''和義銀鈔'''是慶寧歷史上,慶寧明朝時期由末代君主明真宗朱伯浙發行的法定貨幣,其生效期間為和義十七年至和義二十六年。由於其最後導致的惡性通貨膨脹現象,被認為是慶寧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義銀鈔''',又被稱為是'''帝國銀鈔''',是慶寧歷史上,慶寧明朝時期由末代君主明真宗朱伯浙發行的法定貨幣,其生效期間為和義十七年至和義二十六年。由於其最後導致的惡性通貨膨脹現象,被認為是慶寧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緣起 ==
== 緣起 ==
第7行: 第7行:


== 發行 ==
== 發行 ==
1780年,深感各項經費不足的朱伯浙,在朝會提出了發行新鈔的提議,並暗示內閣與大臣們支持這項提案。最終,在錦衣衛與東廠藉由各種方法讓反對派不敢再議此事後,正式決定發行與大明寶鈔同時啟用的新鈔,並以當下的年號命名為'''和義銀鈔'''。與大明寶鈔的規格不同,和義銀鈔是以銀兩為單位進行計算,分成1兩、3兩、5兩、10兩、50兩等若干種面額。
5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