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聯合帝國」:修訂間差異

大小無變化 、​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imported>亨利代
imported>亨利代
第50行: 第50行:


1920年,歐洲社會發生社會革命浪潮,聯合帝國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工人示威浪潮越演越烈,最終在國內嚴重的勞資問題沒有獲得解決的情況下,聯合帝國皇室被政變推翻,而時任皇帝—[[梅瑟四世]],被激進份子槍決,國會宣布廢黜聯合帝國皇位。從此,聯合帝國滅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聯合工團。  
1920年,歐洲社會發生社會革命浪潮,聯合帝國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工人示威浪潮越演越烈,最終在國內嚴重的勞資問題沒有獲得解決的情況下,聯合帝國皇室被政變推翻,而時任皇帝—[[梅瑟四世]],被激進份子槍決,國會宣布廢黜聯合帝國皇位。從此,聯合帝國滅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聯合工團。  
=== 聯合工團時期'''(1920~1947)''' ===
=== 聯合工團時期'''(1920~1956)''' ===
1920年初,首都斯德哥爾摩爆發了工人總罷工遊行,後來更因警民衝突擴大變成了全國性的暴動,1920年中,伴隨著蘇俄支持下,拉普蘭地區率先成立拉普蘭工人共和國,緊接著便是挪威社會主義共和國,最後在[[王宮事件]]皇帝遭到武裝民眾槍決後,正式邁入聯合工團時期,而[[瑞典社會工黨]]主席[[傑克.艾里爾.羅根斯坦]]當選第一任工會聯席主席,並宣布由瑞典、挪威、拉普蘭三國所組成的聯合工團正式成立。
1920年初,首都斯德哥爾摩爆發了工人總罷工遊行,後來更因警民衝突擴大變成了全國性的暴動,1920年中,伴隨著蘇俄支持下,拉普蘭地區率先成立拉普蘭工人共和國,緊接著便是挪威社會主義共和國,最後在[[王宮事件]]皇帝遭到武裝民眾槍決後,正式邁入聯合工團時期,而[[瑞典社會工黨]]主席[[傑克.艾里爾.羅根斯坦]]當選第一任工會聯席主席,並宣布由瑞典、挪威、拉普蘭三國所組成的聯合工團正式成立。


第56行: 第56行:


1939年,二戰開打,起初聯合工團拒絕參與戰爭並保持中立,同時與[[大佛瑞德瑞斯亞帝國|佛德]]保持緊密的貿易關係,肇使蘇聯不滿並下達最後通牒,1940年4月13日,親帝國公約的聯席主席下臺,翌日,親蘇的聯席主席與內閣上台,正式加入聯合協約對抗由帝國公約與帝國聯邦組成的援軍。
1939年,二戰開打,起初聯合工團拒絕參與戰爭並保持中立,同時與[[大佛瑞德瑞斯亞帝國|佛德]]保持緊密的貿易關係,肇使蘇聯不滿並下達最後通牒,1940年4月13日,親帝國公約的聯席主席下臺,翌日,親蘇的聯席主席與內閣上台,正式加入聯合協約對抗由帝國公約與帝國聯邦組成的援軍。
=== 第二聯合帝國時期'''(1947至今)''' ===
=== 第二聯合帝國時期'''(1956至今)'''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工團因對帝國公約長期入侵而疲憊不堪,多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再加上政府無法妥善處理國內經濟,更因錯誤政策而導致財閥並起。還有因戰爭、社福、軍事動員造成的巨額賠款導致工團政府財政破敗並且實施緊縮政策,導致民眾不滿民生水準迅速下降上街抗議工團政府,高級知識分子也逐漸轉向支持保皇派復辟。最終於1947年,工團政府妥協,並與軍方協商舉辦公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工團因對帝國公約長期入侵而疲憊不堪,多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再加上政府無法妥善處理國內經濟,更因錯誤政策而導致財閥並起。還有因戰爭、社福、軍事動員造成的巨額賠款導致工團政府財政破敗並且實施緊縮政策,導致民眾不滿民生水準迅速下降上街抗議工團政府,高級知識分子也逐漸轉向支持保皇派復辟。最終於1956年,工團政府妥協,並與軍方協商舉辦公投。


公投最終以復辟帝國,並實施君主立憲制為結果,而隨後聯合工團政府亦表示承認公投,並決定迎接聯合帝國皇族復辟。而時任聯合帝國皇室家族首領、[[梅瑟四世]]嫡長子[[切斯特王儲]]之子—歐根王孫還留在英國,所以由梅瑟四世的庶孫—[[小安帕森王孫]]成為攝政王暫時領政,並迎接歐根王孫回歸即位,成為瑞典聯合皇帝[[歐根一世.切斯特]],並與聯合工團政府共同簽下《聯合大憲章》,正式移交權力,史稱「皇政奉還」。且歐根一世.切斯特為感謝小安帕森王孫的相助,冊封其為[[哥特蘭親王]]。
公投最終以復辟帝國,並實施君主立憲制為結果,而隨後聯合工團政府亦表示承認公投,並決定迎接聯合帝國皇族復辟。而時任聯合帝國皇室家族首領、[[梅瑟四世]]嫡長子[[切斯特王儲]]之子—歐根王孫還留在英國,所以由梅瑟四世的庶孫—[[小安帕森王孫]]成為攝政王暫時領政,並迎接歐根王孫回歸即位,成為瑞典聯合皇帝[[歐根一世.切斯特]],並與聯合工團政府共同簽下《聯合大憲章》,正式移交權力,史稱「皇政奉還」。且歐根一世.切斯特為感謝小安帕森王孫的相助,冊封其為[[哥特蘭親王]]。
匿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