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
次編輯
無編輯摘要 標籤:流動版編輯 流動版網頁編輯 進階流動版編輯 |
無編輯摘要 標籤:流動版編輯 流動版網頁編輯 進階流動版編輯 |
||
第108行: | 第108行: | ||
|<small>法律系</small> | |<small>法律系</small> | ||
|} | |} | ||
== 書院 == | |||
根據《八所國學院未來去向書》,八所國學院在合併後除更名為「書院」外,仍得以保留財政自主權,以及管理學生住宿、膳食等權力,但管理學科的權力則需撥歸大學本部,因此八所國學院相繼更名。 | |||
此後雖然有提出增建書院,但根據《去向書》,增建書院需獲八間書院一致同意,因而一直未能動工,八間書院的體制一直維持近八十年,直至安顯改革後帶來的學生人數暴增,加上學系大幅新增、更改及整併,逼使八間書院重新考慮增建事宜。最終在接受捐款後成立了四間新書院,令青院總數一舉增至十二間。而此後又分別於1888年及1909年相繼成立兩所新書院,令書院總數增至十四間。 | |||
後於1960年,隨帝國政府宣佈再次改革學制,令學生人數可預見地將迎來又一波高鋒,時任帝大校長胡法棟因而着手研究擴建大學,除包括擴建十四所書院外,亦提議增建六至十所書院,以「應對可預見之學生」。但此提議最終被校董會以「未來大學之預算不足以支撐計劃」之緣由,最終被修改僅成擴建原有的八所書院,及成立兩所新書院,令書院總數增至十六間,而計劃其他部分亦被縮減規模甚至取消。此舉後來多被認為是導致政府收緊入學標準,以免各所大學無法負荷的導火線,但亦因而造成帝大至今仍有不少因當時原定興建新建築而遺留下的空地。 | |||
此後四十年帝大均未有再增設書院,轉而在原有書院內興建新設施和宿舍。直至2003年在明章逝世後,帝大為紀念明章皇帝對教育改革的助力,加上學生人數再次增加,因而在2004年宣佈增設兩所新書院,成為為最近落成的兩所書院。 | |||
而至2024年,帝大共有十八所書院,分別為: | |||
1. 聯文書院(United Arts College ,1804年,自第一國學院改革而來) | |||
2. 紐頓書院(Newton College,1804年,自第二國學院改革而來) | |||
3. 弦音書院(Ying Yum College,1804年,自第三國學院改革而來) | |||
4. 司武書院(Sze Mu College,1804年,自第四國學院改革而來) | |||
5. 世基書院(HM Se-kay S. College,1804年,自第五國學院改革而來) | |||
6. 清雪書院(Ceng Chu College,1804年,自第六國學院改革而來) | |||
7. 和秋書院(HM Wo Chu C. College,1804年,自第七國學院改革而來) | |||
8. 新音書院(New Music College,1804年,自第八國學院改革而來) | |||
9. 雄宮書院(Wysaiaya College,1870年) | |||
10. 澄鏡書院(Spiegal College,1870年) | |||
11. 千里書院(Vastitude College,1870年) | |||
12.(College,1870年) | |||
13. 永祚書院(HIM Carlos S. College,1888年) | |||
14. 聖三一書院(Trinity College,1902年) | |||
15. 新里書院(New Miles College,1963年) | |||
16. 義飛書院(Yi-fei College,1964年) | |||
17. 安顯書院(HIM Philip S. College,2004年) | |||
18. 明章書院(HIM Noah S. College,2004年) | |||
== 重大新聞事件 == | == 重大新聞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