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主黨」:修訂間差異

增加 245 位元組 、​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DC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標籤流動版編輯 流動版網頁編輯 進階流動版編輯
第54行: 第54行:
自由民主黨由均由分裂自保守民主黨的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和平民主黨和民主新政共同組成,並被視為「[[新黨熱潮]]」的結束。
自由民主黨由均由分裂自保守民主黨的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和平民主黨和民主新政共同組成,並被視為「[[新黨熱潮]]」的結束。


2006年帝國國會選舉前,分裂自社會民主黨的三個政黨(公民力量、新社會民主聯盟、國民民主運動)宣佈,並在隨後的選舉一舉成為最大黨,令右派政黨認知到需要進一步聯合,以應對左派的崛起。因此在2010年時,民主黨和自由黨先行組成選舉聯盟「帝國,向前!」,但未能在2014年帝國國會選舉時取回第一大黨地位,令兩黨宣佈將進一步研究是否正式合併。
2006年帝國國會選舉前,分裂自社會民主黨及慶寧民主聯盟在派的三個政黨(公民力量、新社會民主聯盟、國民民主運動)宣佈組成選舉聯盟「公民行動」,終取得221席,位居第二派;而右派政黨則因內部立場分歧而未有進一步聯合,總席次下降至255席。儘管於中間派政黨(如改革黨)及獨立人士的支持或信任供給下,右派得以由最大黨慶寧保守黨趙仁雲
 
,以應對左派的崛起。因此在2010年時,民主黨和自由黨先行組成選舉聯盟「帝國,向前!」,但未能在2014年帝國國會選舉時取回第一大黨地位,令兩黨宣佈將進一步研究是否正式合併。


在安顯帝施明慶於1903年開放帝國國會議席供民眾直選時,以各地政黨為草本的新政黨成立,而當時最大的黨派分別為中道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兩黨長期維持保民黨為執政黨、社民黨為最大在野黨的穩定兩黨政治狀態。後自1973年隨慶寧民主聯盟成立並成為第二大在野黨而轉變成為穩定的三黨政治狀態。
在安顯帝施明慶於1903年開放帝國國會議席供民眾直選時,以各地政黨為草本的新政黨成立,而當時最大的黨派分別為中道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兩黨長期維持保民黨為執政黨、社民黨為最大在野黨的穩定兩黨政治狀態。後自1973年隨慶寧民主聯盟成立並成為第二大在野黨而轉變成為穩定的三黨政治狀態。
1,2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