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君主
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君主(英語:The Monarchy of Osteregia,德語:Kaiser von Österreich)是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及其海外領土的國家元首及合眾國三軍統帥,中文簡稱奧皇,是奧斯特奇亞的世襲皇帝頭銜,奧斯特奇亞君主通常由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家族及其後裔擔任。根據憲法,合眾國君主為事政機構之一,由法律所定義之狹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家族族長與其子嗣組成。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君主雖接受女性繼承,但照慣例還是由最年長的男性子嗣繼承皇位。同時,君主之頭銜視在位者之性別而有所更動,在男性君主在位期間稱為「皇帝」(英語:The Emperor),而女性君主在位期間稱為「女帝」(英語:The Empress);現任君主為男性,是卡爾二世皇帝陛下。
Kaiser von Österreich | |
帝國君主 | |
| |
現任 | |
![]() | |
卡爾二世 2007年1月4日就任 | |
詳情 | |
尊稱 | 皇帝陛下(Eure Majestät) |
首代 | 弗朗茨一世 |
建立 | 1804年8月11日 |
居所 |
霍夫堡皇宮 美泉宮 |
產生方式 | 繼承制 |
王室 |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憲政職能
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君主根據奧斯特奇亞聯邦皇家最高法院與憲政不成文慣例,有以下憲政權力,如左列示:
- 對任何部長級以上官員有問責權 - 可經首相提請解散國會
- 冊封任何生命爵位
- 在不違背憲法的情況下,對任何行政事務有最終解釋與仲裁權
- 可詢問政策
- 在法院/監察機關要求下強制解散內閣
- 按規定宣布國會休會、開會、停會
- 召開國政會議
- 簽署各項由國會通過的法律、條約案
- 簽署由內閣提出之政策計劃案
- 授予本國國民或外國國民榮譽恩典
- 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免除執行刑罰以及恢復權利
- 統御全國武裝力量
- 發布緊急命令
- 召開山莊會議,調解各權/各部會糾紛
- 對外代表至高無上的奧斯特奇亞聯邦政府與各州主權
- 行宣戰、媾和之權
- 自登基始,即繼承奧斯特奇亞榮譽樞機主教位,冊封『國教保衛者』
君主特權
王位繼承
以下為皇位繼承順位:
- 費迪南皇儲
- 腓特烈大公
- 威廉大公
- 格羅妮亞女大公
- 卡莎莉亞女大公
- 索菲亞女大公
- 格奧爾格大公
- 卡爾.康斯坦丁大公
- (格奧爾格大公長女)索菲亞女大公
- 洛倫佐親王,奧地利-埃斯特大公
- 阿德梅奧大公儲
- 約阿希姆大公
- 格爾哈德大公
- 馬丁大公
- 卡洛斯·費利佩大公
頭銜
按照歐洲封建時代的慣例,歷代奧斯特奇亞合眾國君主擁有一個冗長的頭銜,這個頭銜幾乎列出了歷代奧地利哈布斯堡統治者所獲得的所有領地和榮譽,其中一部分只具名義上的意義,另外的一些,如耶路撒冷國王,其實際作用只是為了紀念某一段歷史。帝國的每一個小學生都必須能夠背誦所有這些稱號。歷代奧皇頭銜如此之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奧地利帝國及其繼承者奧斯特奇亞合眾國不是一個單一制國家,而是由許許多多小王國和皇家領地組成的。現以今上卡爾二世皇帝為例,表示如下:
- 奧地利帝國和皇家殿下
- 匈牙利使徒國王陛下,
- 波希米亞、達爾馬提亞、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和伊利里亞國王,
- 耶路撒冷國王,等等,
- 奥地利大公,
- 奧地利大公,
- 托斯卡納和克拉科夫大公,
- 洛林、薩爾茨堡、施蒂利亞、克恩滕、克雷恩和布科維納公爵,
- 特蘭西瓦尼亞大公,
- 摩拉維亞藩侯,
- 上西里西亞、下西里西亞、摩德納、帕爾馬、皮亞琴察和瓜斯塔拉、奧斯威辛和扎托爾、切申、弗留利、拉古薩和扎拉公爵,
- 哈布斯堡和蒂羅爾、基堡、戈里齊亞和格蘭蒂斯卡伯爵,
- 特倫托和布里克森親王,
- 上、下盧薩蒂亞和伊斯特里亞藩侯,
- 霍恩埃姆斯、費爾德基希、布雷根茨、瓦爾德堡-松納貝格伯爵,等等,
- 的里雅斯特、科托爾和溫德馬克領主,
- 塞爾維亞總督區大總督,等等,
- 金羊毛騎士團團長,
列表
奧地利皇帝(1804年至今)
肖像 | 名稱
(第二行為德文名稱) |
統治時間開始及原因 | 統治時間結束及原因 |
---|---|---|---|
弗朗茨一世 Franz I |
1804年8月11日 (頭銜始創) |
1835年3月2日 (駕崩) | |
斐迪南一世 Ferdinand I |
1835年3月2日 (父皇駕崩而繼位) |
1848年12月2日 (遜位,無嗣) |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Franz Joseph I |
1848年12月2日 (伯父遜位無嗣而繼位) |
1916年11月21日 (駕崩,無嗣) | |
卡爾一世 Karl I |
1916年11月21日 (伯父遜位無嗣而繼位) |
1935年 (駕崩) | |
檔案:Otto I.png.png | 奧托一世 Otto I |
1935年 (父皇駕崩而繼位) |
2011年7月4日 (遜位) |
卡爾二世 Karl II |
2007年1月1日 (父皇遜位而繼位) |
-------- |
財務
居所
美泉宮或麗泉宮(德語:Schloss Schönbrunn,又音譯作熊布朗宮)是一座位於奧斯特奇亞首都維也納的巴洛克藝術建築,奧地利帝國的御用皇宮。美泉宮全體採用金色和黑色,代表奧斯特奇亞的皇室——哈布斯堡家族,總面積2.6萬平方米,在歐洲,其華麗程度和大小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超越其它所有歐洲皇宮。美泉宮的名字來源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馬蒂亞斯,傳說1612年他在狩獵途中於 Meidling 和 Hietzing 之間的凱特堡休息,飲用此處泉水,見此泉清澈見底、味道甜美,遂以神聖羅馬皇帝的身分將其賜名為「美泉」,此後「美泉」成為這一地區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