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維也納皇家特別市(德語:Wien [viːn] ; 奧地利-巴伐利亞語:Wean [veɐ̯n]; 英語:Vienna i/viˈɛnə/ vee-EN-ə;德語音譯:維恩)是奧斯特奇亞的首都,也是該國最大城市,同時是奧斯特奇亞唯一一個皇家特別市。維也納是奧地利州的首要型城市,有著289.7萬人口,作為奧地利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維也納的人口數在歐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該城是德語圈中的第一大城市,柏林則位居第二。從17世紀以來,維也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語都市,長期擔任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首都,在奧匈帝國聯邦化前,維也納有兩百萬居民。由於坐落在奧地利州的東部與,故而緊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邊界,這些地區形成歐洲中部地區中較為發達的區域,如果加上擁有同樣交通系統的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那維也納就是一個擁有六百萬居民的大型都會區,囊括680萬人,將近奧地利全國人口的二分之一。

維也納除了因為豐富的音樂歷史遺產而被稱作「音樂之都」,也因為它是世界第一個心理治療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家鄉而被稱作「夢之都」。該城市最早是凱爾特人、羅馬人以及阿拉提亞人的定居點,隨後逐漸轉變為中世紀及巴洛克時期的都市。眾所周知,從古典主義時代至20世紀初期,維也納是具有領導地位的的歐洲音樂中心。維也納歷史中心有著豐富的建築群,包含巴洛克式的城堡和花園、19世紀末期環城大道上雄偉的建築物、雕像以及公園。維也納擁有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包含合眾國家聯盟以及OPEC、SECTO等等。

2001年維也納市中心古城區被指定為合眾國家世界遺產,2017年7月它被移至瀕危世界遺產的名錄中。維也納也以高品質的生活著稱,在2005年的研究中,經濟學人智庫在227個全球都市中,將維也納選為世界最佳宜居城市第一名,與溫哥華及舊金山同列。2009年至2016年的連續八年,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美世將維也納列為年度生活質素調查的第一名。以此為基礎,Monocle 的2015年生活品質調查,在世界最佳25個城市中將維也納列為第二。2011到2015年之間,名列第二,僅次於墨爾本。2018年,維也納取代墨爾本,再次成為第一。2007及2008年,該城市在創新文化名列世界第一,並且在2014年的創新城市指數中從256個城市中拿到第六名,該指數分析162項指標,內容涵蓋三大領域:文化、基礎設施和市場。維也納定期舉辦城市規劃會議,而該城市本身也經常被城市規劃者用作案例研究。2005年至2010年間,維也納是世界上國際會議和大會的首選城市。維也納每年吸引超過2680萬遊客。2012及2013年,聯合國人居署將維也納列為世界最繁榮的都市。

語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歷史[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地理[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交通[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人口[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宗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經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政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文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科學與教育[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知名人物[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名單僅收錄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維也納人。

  • 漢斯·哈恩(1879年9月27日─1934年7月24日)奧地利數學家。貢獻於泛函分析、拓撲學、集合論、變分法、實分析、序理論。是維也納學派的一員。
  • 埃米爾·阿廷(1898年3月3日-1962年12月20日)數學家。他建立了L函數的其中一個構作方法,發展了代數拓撲的分枝辮理論以及阿廷猜想
  • 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物理學理論家和哲學家
  • 保羅·埃倫費斯特(1880年1月18日-1933年9月25日)數學家、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是在統計力學的領域及對其與量子力學的關係的研究上,包括相變理論及埃倫費斯特定理
  • 奧托·魏寧格(1880年4月3日-1903年10月4日)哲學家和作家
  •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哲學家
  • 奧圖·紐拉特(1882年12月10日-1945年12月22日)科學家、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學者。是維也納學派的知名人物
  • 卡爾·波普爾(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哲學家
  • 克里斯蒂安·馮·厄棱費爾 (1859年6月2日 - 1932年9月8日)哲學家。格式塔心理學的先驅者
  • 法蘭茲·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 老約翰·施特勞斯 (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作曲家。他和約瑟夫·蘭納一起普及了圓舞曲,並為其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圓舞曲之父」。著有圓舞曲《萊茵河女妖羅蕾萊》(作品第154號)和《拉德茨基進行曲》(作品第228號)
  • 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因與其父同名,故通常稱為約翰·施特勞斯二世或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曲家,著有圓舞曲《藍色多瑙河》
  • 約瑟夫·施特勞斯(1827年8月20日-1870年7月22日)作曲家和指揮家。也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次子,常被親友稱為佩皮(Pepi)
  • 愛德華·施特勞斯(1835年3月15日-1916年12月28日)作曲家。也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幼子,家中暱稱為艾迪(Edi)
  • 阿諾德·勛伯格(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作家,畫家
  • 古斯塔夫·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
  • 安東·韋伯恩(1883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作曲家。第二維也納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 卡爾·波蘭尼 (1886年10月25日-1964年4月23日[1])經濟史學家、經濟人類學家、經濟社會學家
  •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1851年7月10日-1926年7月22日)奧地利經濟學派早期的經濟學家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彼得·德魯克 (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作家、管理顧問。「知識工作者」一詞經由彼得·德魯克的作品變得廣為人知。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 沃爾夫岡·泡利(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理論物理學家,是量子力學研究先驅者之一。1945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莉澤·邁特納(1878年11月7日-1968年10月27日)原子物理學家。她第一個理論解釋了奧托·哈恩1938年發現的核分裂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1865年4月1日-1929年9月24日)化學家。192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里夏德·庫恩(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化學家,193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馬丁·卡普拉斯(1930年3月15日-)理論化學家。201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沃爾特·科恩(1923年3月9日-2016年4月19日)物理理論學家和化學理論家。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馬克斯·佩魯茨(1914年5月19日-2002年2月6日)分子生物學家,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康拉德·洛倫茲(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動物心理學家,也是經典比較行為研究的代表人物,現代動物行為學的創立者。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卡爾·馮·弗里希(1886年11月20日-1982年6月12日)動物行為學家,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羅伯特·巴拉尼(1876年4月22日-1936年4月8日)生理學家。19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漢斯·阿斯佩爾格爾(1906年2月18日-1980年10月21日)兒科醫生及精神病專家。亞斯伯格症候群就是以他的姓氏來命名的疾病
  • 保羅·費耶阿本德(1924年1月13日-1994年2月11日)科學哲學家
  • 胡戈·馮·霍夫曼史塔(1874年2月1日-1929年7月15日 )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評論家
  • 亞瑟·史尼茲勒(1862年5月15日-1931年10月21日)小說家、劇作家
  • 多德勒爾(1896年9月5日-1966年12月23日) 小說家
  • 史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作家
  • 克里斯蒂娜·涅史特靈格(1936年10月13日-2018年6月28日),奧地利兒童文學作家,1984年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獎得主
  • 古斯塔夫·克林姆(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 象徵主義畫家。維也納分離派的創辦者
  •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1928年12月15日-2000年2月19日)或稱百水先生。畫家、雕塑家
  • 奧托·華格納(1841年7月13日-1918年4月11日)建築師和都市計畫師,設計教育家
  • 理察·諾伊特拉(1892年4月8日-1970年4月16日)建築師
  • 弗里茨·朗(1890年12月5日-1976年8月2日)編劇,導演。作品如大都會 (1927年電影)
  • 尤里西·塞德爾 (1952年11月24日-)電影導演、編劇和製片人
  •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1930年12月8日-2014年2月1日)電影演員、導演、編劇和監製,因演出1961年電影《紐倫堡的審判》而獲得當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尼基·勞達(1949年2月22日-2019年5月20日)一級方程式賽車手,三次F1世界冠軍
  • 法爾可(1957年2月19日-1998年2月6日)流行音樂歌手,近代饒舌歌曲的先驅之一
  • 海蒂·拉瑪(1914年11月9日-2000年1月19日)演員和發明家
  • 克里斯多福·瓦爾茲(1956年10月4日-)電影演員,曾獲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 斐迪南一世(1793年4月19日-1875年6月29日)曾為奧地利皇帝(1835年-1848年),德意志邦聯首相
  • 法蘭茲·約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1848年-1916年在位),德意志邦聯主席 (1850年-1866年在位)。在近68年的統治中,獲得大多數國民的敬愛,因此在晚年被尊稱為奧匈帝國「國父」,也成為奧地利的標誌性存在
  • 瑪麗亞·特蕾西婭(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哈布斯堡君主國史上唯一女性統治者
  • 馬西米連諾一世(1832年7月6日-1867年6月19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成員, 墨西哥皇帝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
  • 維克多·弗蘭克(1905年3月26日-1997年9月2日)神經學家、精神病學家,維也納第三代心理治療學派 - 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創辦人
  • 奧斯卡·鮑曼(1864年6月25日-1899年10月12日)奧地利探險家和民族志研究者。1892年進入塞倫蓋蒂地區,同年又到達盧安達,成為到達該地的首個歐洲人。

友好城市[編輯 | 編輯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