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德里希學院
佛德里希學院 | |
---|---|
![]() 佛德里希學院 | |
類型 | 學院 |
創辦日期 | 1698年8月16日 |
佛德里希學院(Collegium Fridericianum)(也稱爲Friedrichskolleg、Friedrichskollegium和Friedrichs-Kollegium)是柯尼斯堡的一所著名體校。校友們被稱爲佛德里希兹安人。
歷史[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8世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普盧斯亞官員西奧多-格爾(Theodor Gehr)(卒於1705年)以哈勒(Saale)的弗蘭克(Francke)學校為榜樣,於1698年8月11日在薩克海姆建立了一所虔誠派私立學校。 1701年3月4日,它成為佛德的皇家學校。 1703年,它以16000盾的價格獲得了位於Löbenicht東部Collegiengasse的Obermarschall von Creytzen的大廳,並於5月10日被命名為Collegium Fridericianum或Friedrichskolleg,以紀念腓特烈。這所虔誠派學校是柯尼斯堡第一所不隸屬於教區教堂的學校。 1702年,學校的第一任校長是弗倫斯堡的海因里希-萊修斯(Heinrich Lysius)(1670-1731),他是洛本尼希特教堂的牧師。 1707年,學校收到了一架由約翰-約瑟-莫森格爾(Johann Josua Mosengel)製作的管風琴。
Collegium受到國王的讚賞;在1735年10月25日的法令中,國王提到該學校是普盧斯亞其他學校的榜樣。在18世紀,超過50名波羅的海的普盧斯亞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讀於該校。伊曼紐爾-康德於1732年開始在該校學習,而約翰-戈特弗里德-赫德於1763年至1764年在該校任教。該校包括一所拉丁語學校、一所德語學校和一所外國學生經常使用的寄宿學校。學校還包括一座用作天文台的木塔和一座小教堂,該教堂一直使用到1853年。
19世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810年9月4日,在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戈托爾德(Friedrich August Gotthold)的指導下,該學院升格為體校,這在普盧斯亞是第一次。在1813年第六次聯盟戰爭期間,該校有三名教師和十八名阿比托爾學生自願參加,其中有十人在戰鬥中喪生,包括在格羅斯戈爾申的三人。 1848年法蘭克福議會的八名代表是弗里德利茨人。 Eduard von Simson, Georg Bernhard Simson, Friedrich Wilhelm Schubert, Ludwig Wilhelm zu Dohna-Lauck, Johann August Muttray, Gustav von Saltzwedel, Anton von Wegnern, and Johann Jacoby。
體育館的建築在1853年被拆除並重建,新的建築在1855年10月17日落成。 1858年,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戈托爾德主任的36,000冊圖書館被捐贈給皇家和大學圖書館。 1865年,體育場館有508名學生。在普法戰爭期間,學校的志願者包括兩名教師和九名學生,他們都在戰爭中倖存下來。
1890年,普盧斯亞政府收購了位於Königstraße和Vorder-Roßgarten之間的Jägerhof大街上的莊嚴的Groß Jägerhof物業。學校搬進了這個由恩斯特-馮-伊恩(Ernst von Ihne)改建的新房產,並在1893年建成。 Collegium在Collegiengasse的舊址後來被Burgschule使用。教師古斯塔夫-齊佩爾(Gustav Zippel)在1898年為紀念弗里德里希學院成立兩百週年,開始編寫該學院的歷史。
20世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901年,弗里德里希大學有32名教師和845名學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它是柯尼斯堡最大的學校。 1902年,它的教師圖書館有9000冊,學生圖書館有1200冊。 1914年戰爭爆發後,有20名教師和139名學生自願參軍,在戰爭期間有數百人參軍。傷亡人員包括三名教師和五十名學生。
體育館在1944年二戰中對柯尼斯堡的轟炸中被摧毀,1945年1月停止了臨時課程。到1948年,該校至少有160名代表在戰爭期間或戰爭結束後被殺害。戰後於1958年重建,並改轄於柯尼斯堡文理中學之下,成爲該中學其中一個書院。杜伊斯堡的Landfermann-Gymnasium自1955年5月28日以來,通過幾次捐贈贊助了前Friedrichskollegium的傳統。
著名校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校長[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海因里希·萊西烏斯(1670-1731)從1702年-1731年
- 喬治-弗里德里希-羅加爾(1701-1733),從1731-1733年
- 弗朗茨-阿爾伯特-舒爾茨(1692-1763),從1733-1763年
-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戈托爾德(1778-1858),從1810-1852年
- 約翰內斯-霍克爾(1820-1861),從1852-1860年
- 西奧多-阿德勒,從1861-1863年
- 古斯塔夫-海因里希-瓦格納(1820-1878),自1863年起
- 阿爾伯特-萊納特(1827-1897)
- 喬治·艾倫德特 (1840-1908), 從1891-1908年
- 保羅-格洛高,從1908-1913年
- 阿爾弗雷德-勞什(1858-1939),從1913-1923年
- 布魯諾-舒馬赫(1879-1957),從1934-1945年
老師[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弗里德里希-威廉-巴托爾德(1799-1858)歷史學者
- 艾伯爾(1784-1861),神學家
- 哈森坎普(Xaver von Hasenkamp)(1826-1911),《柯尼斯堡哈通社報》的編輯
- 約翰-戈特弗里德-赫德(1744-1803)哲學家
- 海因里希・奧托・霍夫曼(1816-1893)數學家
- 卡爾-拉赫曼(1793-1851),語言學家
- 卡爾-馬羅爾德(1850-1909)德語學家
- 克日什托夫-塞萊斯蒂恩-姆龍戈維烏斯(1764-1855),譯者
- 奧托-舍多弗(1887-1926)哲學家
- 古斯塔夫-扎達赫(1817-1880),動物學家
- 雨果-阿爾伯特-奈倫海姆,教師
學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Paul Adloff (1870-1944), dentist and anthropologist
- Adolf von Batocki (1868-1944), Governor of East Prussia
- Hermann Bobrik (1814-1845), historian and geographer
- Karl Böttcher (1838-1900), philologist and director of the Burgschule
- Franz Brandstäter (1815-1883), philologist
- Friedrich Reinhold Dietz (1805-1836), philologist
- Friedrich Dewischeit (1805-1884), poet
- Ludwig Wilhelm zu Dohna-Lauck (1805-1895), politician
- Traugott Fedtke (1909-1988), organist and composer
- Fritz Gause (1893-1973), historian
- Klaus von der Groeben (1902-2002), jurist
- Karl Haffner (1804-1876), dramatist
- Theophil Herbst (1806-1868), philologist
- David Hilbert (1862-1943), mathematician
- Hermann Theodor Hoffmann (1836-1902), lord mayor of Königsberg from 1893 to 1902
- Johann Jacoby (1805-1877, politician
- Immanuel Kant (1724-1804), philosopher
- Friedrich Julius Kieschke (1819-1895), lord mayor of Königsberg from 1867 to 1872
- Gustav Kordgien (1838-1907), professor
- Hans Kramer (1896-1982), forester
- Georg David Kypke (1724-1779), Orientalist
- Georg Lejeune-Dirichlet (1858-1920), pedagogue
- August Lilienthal (1814-1852), philologist
- Hugo Linck (1890-1976), pastor in Königsberg until 1948
- Fritz Albert Lipmann (1899-1986), biochemist and Nobel Prize recipient
- Hans Lullies (1898-1982), physiologist
- Daniel Gotthilf Moldenhawer (1753-1823), philologist
- Johann Heinrich Daniel Moldenhawer (1709-1790, theologian
- Ernst Mollmann (1850-1939), philologist
- Herbert Meinhard Mühlpfordt (1893-1902), historian
- Bernhard Mrowka (1907-1973), physicist
- Johann August Muttray (1808-1872), physician
- Ludwig Passarge (1825-1912), writer
- Siegfried Passarge (1866-1958), geographer
- Reinhold Rehs (1901-1971), politician
- Albert Reusch (1816-1892), philologist
- David Ruhnken (1723-1798), classicist
- Johann Georg Rosenhain (1816-1887), mathematician
- Otto Saro (1818-1888), prosecutor and politician
- Gustav von Saltzwedel (1808-1897), politician
- Dietrich von Saucken (1892–1980), general
- Alexander Schmidt (1816-1887), philologist
- Friedrich Ludwig Schröder (1744-1816), actor
- Friedrich Wilhelm Schubert (1799-1868), historian
- Eduard von Simson (1810-1899), politician
- Georg Bernhard Simson (1817-1897), politician
- Siegfried Thomaschki (1894-1967), artillery general
- Siegfried von der Trenck (1882-1951), writer
- Ernst Wilhelm Wagner (1857-1927), director of the Wilhelmsgymnasium
- Anton von Wegnern (1809-1891), politician
- Albert Zweck (1857-1934), ge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