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鑒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陳俊鑒醫生,第十三代文定侯(英語:Ryan Chen, 13th Marquess of Wending,1959年7月20日—)是東寧王國的政治人物、醫生,前華蓋殿大學士,現任民族革新黨議政院議員,亦是東寧王國擁有中西醫師執照的名醫。其為潮文王 (後被追尊明高宗) 鄭經身邊的總制--文國公陳永華的第十二世孫。家族中,陳永華次子陳夢球,擔任過內閣首輔。而陳永華的其中一位女兒則是嫁給建和皇帝鄭克臧為正妻,所以他們家族某方面來說算是皇親國戚。2011年,第十二代文定侯陳才雄因為肝癌惡化而病逝於明京醫院,由於自己身為長子,所以自動繼承爵位與大量財產。

早年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陳俊鑒出生於台南縣官田郡,為陳家在台灣的大本營。自幼便被其父--第十二代文定侯陳才雄教育自己承擔著整個東寧發展的重責大任,接受著各種嚴格訓練。曾一度受不了壓力離家出走,結果被其他人送回去陳家,還被陳家用家法處理。事後心裡崩潰的他原先想要自殺,但多虧母親的支持,讓他有勇氣繼續走下去,並在日後考上明京大學專攻醫學。並且在畢業後,考取了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醫學院,且在日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基本上算是在學歷方面光宗耀祖了。

行醫與從政[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從學成歸國並獲取醫生執照以後,陳俊鑒於1991年開始在首都醫院工作。工作到了第五年,在1996年開始擔任民族革新黨的醫師後援會總召,從此開始與政治有所接觸。在2000年,為了增加患者生存率,從國外引進新式醫療技術,成功將一位生存率極低的病人救活,因此得到「奇蹟之手」的稱號。

2012年,由於民族革新黨的推薦,自己便辭去醫生一職,參加了議政院議員補選並成功選上,從此便開始了從政之路。2016年,得到皇帝敕令,成為了華蓋殿大學士。2020年,從華蓋殿大學士一職上解職,再次投入議政院議員選舉並再次成功當選。

繼承爵位[編輯 | 編輯原始碼]

2011年,第十二代文定侯陳才雄因肝癌而住院。原本執刀醫生想要陳俊鑒醫生一起動手術,但由於醫生為親人動手術算是個不成文的禁忌,加上陳才雄直接發表了「讓那小子參與執刀,我怕不是今天就交代在這了」的言論,執刀醫生只能放棄找陳醫生前來參與執刀。就這樣,接下來的手術都沒有陳俊鑒參與。到了陳士友病危時,陳俊鑒醫生被醫院准許放假一個下午,前去陳才雄的病房。而陳才雄除了交代一些遺囑以外,也對陳俊鑒這麼說:「吾兒,你一直待在這白色巨塔裡,相當的可惜。你應該要實際面對政治,這樣能救的人會比在這醫院裡救的人更多」隔天,陳才雄斷氣,宣告死亡。或許是這句話,又或者是另有打算,陳俊鑒醫生在繼承爵位後的隔年,接受了民族格新黨參與議政院議員補選的徵招,辭去首都醫院的工作踏入政壇至今。

思想理念[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世人評價[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第十二代文定侯陳才雄曾感嘆:「這小子想救人,第一個想到的卻是當醫生。我們文定侯一族可不是靠行醫救人,而是靠參政救人的。這樣我怎麼去跟大祖先陳永華交代啊...」

孝德皇帝鄭宏禕在會面陳俊鑒後說道:「文定侯醫者仁心,受宗族之命從政救國於水火之中,實乃當代我輩楷模。」

慶寧養和醫院董事局主席,北原公爵何禮臣親王曾在慶寧養和醫院招募時對說陳俊鑒說:「慶寧養和醫院歡迎你。」

爭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名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新式醫療技術並非萬靈丹。縱使不少病患能因此存活,但不代表所有病患都有辦法藉著接受這種療法而存活下來。」—2004年,面對接受新式療法卻仍病逝之病患的家屬公開質問時的回答
  • 「奇蹟之手的稱號,你們不應該只這麼稱呼我。整個醫療過程,是整個團隊配合我才能成功的。」—2002年,在接受新聞記者提問時的回答。
  • 「儘管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國家仍有不少病灶,等著有志之士清除。」—2012年,於議政院議員補選勝選後所說
  • 「你們(台灣獨立主義者)從沒想過,皇室對於團結一個國家的重要性。」—2013年春節,對於在祭天大典鬧場的激進台獨主義者所說。
  • 「皇上的重視,臣自然盡己所能。」—2016年,得到皇帝敕令成為華蓋殿大學士時所說。
  • 「君如父,但父親總要讓兒子有休息的時候吧?」—2020年,對於辭去華蓋殿大學士一職後,記者追問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