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都大學」: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小 (文字取代 - "美國" 取代為 "合眾國") |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四都大學'''(英語 | {{Infobox University|Name=四都大學|EnglishName=University of Shido|SealImage_Full=|SealInfo=四都大學校徽|Motto=|Established=1802年|former_names=|Type=私立研究型學院聯邦制大學|endowment=四都大學基金([[希望幣]]6000億元)|principal=|chancellor=[[第八代北原公爵何昭鏗親王]]|Location=|Campus={{Flag|EH}}四都府咸美頓亞瑟區本部校區<br>{{Flag|EH}}四都府咸美頓中央區醫學校區|Area=本部300英畝<br>醫學校區15英畝<br>其它資產5,000英畝|Departments=十一座成員學院<br>十所學術學院|Faculty=6,945人|Student=25,103人|Undergraduate=11,304人|Postgraduate=13,799人|Affiliations=|nickname=四都大、UShido|Celebration=12月3日|Mascot=獅子(Lion)|Colors=<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870022;border:1px;color:#FFFFFF; padding:2px 20px;">四都紅</span>|athletics=Division I (45支校隊)|logo=UShido.png|staff=14,500人|affiliation=|academic_staff=|校訓=Ubi scientia, ibi magister(拉丁文)<br>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中文)}}'''四都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Shido''';簡稱:'''UShido'''),簡稱'''四大''',是[[四都府]]的一所世界頂級私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四都大學成立於1802年,是慶寧大陸最早提供西式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更是第一所以英語教學的大學。自創辦以來,四都大學常年位列各大學排行榜世界前十。 | ||
四都大學1802年由希望帝國開國功臣何西公爵創辦,包括大學學院以及由十個學術部門組成,並擁有約6000名學士生和10,000名研究生。 四都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 | 四都大學1802年由希望帝國開國功臣何西公爵創辦,包括大學學院以及由十個學術部門組成,並擁有約6000名學士生和10,000名研究生。 四都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 | ||
第7行: | 第7行: | ||
截止至2020年10月,四都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10位諾貝爾獎得主、13位菲爾茲獎得主 、6位圖靈獎得主。 另有23位普立茲獎得主在四大工作或學習過。 | 截止至2020年10月,四都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10位諾貝爾獎得主、13位菲爾茲獎得主 、6位圖靈獎得主。 另有23位普立茲獎得主在四大工作或學習過。 | ||
該校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 | 該校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 | ||
由11所獨立學院及10所學部組成。各個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部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四都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亞瑟區亞瑟鎮。四都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 | |||
== 歷史 == | == 歷史 == | ||
=== 早期 === | === 早期 === | ||
1794年,北泰公何西繼承爵位後,向明真宗提出要在大明建立一所英式大學。不過,當時明真宗認為所謂的西方學問只是奇技淫巧,有關計劃也遭到擱置。1802年,[[希望帝國]]開國後,當時因永祚帝推行洋化政策,重點之一為教育改革,引入西式學制和課程內容。因此在1802年,何西公爵公爵在數月內將其在四都郊區的大宅改建為大學校舍,並以重金聘請母校英國牛津大學和威辛頓大學的教授到新大學教書。1802年12月3日,四都大學正式開辦。何西公爵開學典禮上表示,本校畢業生將能把在校內和宿舍裏受訓期間學習到人生觀、責任感和理想在希望帝國全國散播,並在西方的自由制度下成長,享受着與西方大學為伍的好處,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和威信,為希望帝國的大學樹立一個榜樣。初建的四都大學包括西醫 | 1794年,北泰公何西繼承爵位後,向明真宗提出要在大明建立一所英式大學。不過,當時明真宗認為所謂的西方學問只是奇技淫巧,有關計劃也遭到擱置。1802年,[[希望帝國]]開國後,當時因永祚帝推行洋化政策,重點之一為教育改革,引入西式學制和課程內容。因此在1802年,何西公爵公爵在數月內將其在四都郊區的大宅改建為大學校舍,並以重金聘請母校英國牛津大學和威辛頓大學的教授到新大學教書。1802年12月3日,四都大學正式開辦。何西公爵開學典禮上表示,本校畢業生將能把在校內和宿舍裏受訓期間學習到人生觀、責任感和理想在希望帝國全國散播,並在西方的自由制度下成長,享受着與西方大學為伍的好處,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和威信,為希望帝國的大學樹立一個榜樣。初建的四都大學包括西醫學院,工學院和文學院等三所學部。第一屆學生99人。開辦之初學生都是本地富商和士紳子弟,學制為四年(醫科五年),而且全部學生都是男寄宿生。初期,本部大樓集全校一切設施於一身,有辦公室、課室、圖書館、醫療室等。 | ||
由於學生宿舍宿位及設施供不應求,在其他學院未落成前,本部大樓的頂層甚至用作學生宿舍。因此1805年,時任校長創辦第二所學院新學院(New College),原大學全體師生則為老學院(Old College)成員,四都大學正式引入書院聯邦制。 | |||
1812年,四都大學迎來10週年紀念,慶寧皇帝、慶寧聖公會、何佳臣家族、以及四大異人家族因此各自捐贈10萬慶寧元創辦一所以自己命名的學院。 | |||
1840年,施永德獲封四都親王,因此捐贈25萬慶寧元創辦卡萊爾學院。 | |||
1886年,北辰緒勳爵夫人何士素逝世,其於遺囑中遺贈50萬慶寧元予四都大學創辦'''北辰夫人學院'''('''Lady Baquson College'''),為四都大學的第一個全女生學院,自此女生亦可入讀四都大學。 | |||
== | == 組織與行政架構 == | ||
四都大學的校訓是「Sapientia et Veritas」,意思是「智慧與真理」(英譯:Wisdom and Truth)。 | 四都大學的校訓是「Sapientia et Veritas」,意思是「智慧與真理」(英譯:Wisdom and Truth)。 | ||
作為一所參考牛津大學的書院聯邦制大學,四都大學的行政架構對於一般人而言可能較為陌生。大學採用聯邦制,由各個獨立行政機構(這裡包括11所學院),及以校長為首的中央行政機關組合而成。各個學部及相關部門均位於大學本部,並不隸屬任何一所學院。他們安排教職員負責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學院則負責為他們各自的學生安排每週的輔導課程。每位學部的教職員本身也會挑選進入自己喜歡的學院,成為會員。每所學院學堂均囊括來自不同學術圈的成員。 | |||
圖書館等設施則有三類:一類由大學提供;二類由學部提供;最後一類則由學院自己開辦(這類均為跨學科圖書館)。 | |||
=== 中央行政機關 === | |||
大學的會眾(Congregation)由學校各學術及行政人員組成,成員亦包括所有的大學畢業生(此乃終生身份)。其負責商討及正式頒發由大學評議會所草議的政策,並擁有最終的立法權力。與英國的大學一樣,雖然四都大學的正式領袖是其校監(Chancellor),但此職位並不介入學校的日常事務。其只負責監察學校的行政。真正處理學校行政事務的主領,為大學校長(Vice-chancellor)。而大學目前也有4位副校長(Pro vice-chancellors),專門負責教育、研究、學校計劃及資源分配、學校發展及對外事務和人事及平等機會五大範疇的監督。大學評議會(University Council)負責政策與行政事務,成員包括校長及所有由會眾所選出來的學術部門的首長,學生會則為評議會的監察者。這種的民主中央行政架構全球僅有牛津、劍橋以及四都大學三所大學特有。 | |||
另外,眾學院每年會輪流選出兩名學監(Proctors),作為額外的巡視官。他們負責檢察大學所有的成員是否按照規令行事,查看學校各個行政會議是否按照合法的程序進行,另也負責學生的秩序及福利。 | |||
牛津大學眾多學術部門被歸入十大學部(Divisions)內:建築學部、人文學部、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部、牙醫學部、教育學部、工程學部、法律學 部、醫學部、理學部、社會科學學部。大學的教授獲稱為「法定教職員」,他們決定著大學(特別是研究生)課程的發展。 | |||
=== 大學生學院 === | === 大學生學院 === | ||
四大是希望帝國入學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2016年學士錄取率為8.6%。四都大學分 | 四大是希望帝國入學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2016年學士錄取率為8.6%。四都大學分為11個學院10個學部。 | ||
四大有要求學生入學前,熟練掌握法語或拉丁文,通過游泳測試,以及除鋼琴以外最少一項樂器。四大的課程以苛刻的標準、繁重的學業壓力而著稱,但四大也正因此才提供了最能令人信服和終身受益的學習經歷。 | 四大有要求學生入學前,熟練掌握法語或拉丁文,通過游泳測試,以及除鋼琴以外最少一項樂器。四大的課程以苛刻的標準、繁重的學業壓力而著稱,但四大也正因此才提供了最能令人信服和終身受益的學習經歷。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學術學 | !學術學部 | ||
!專業學院、學系 | !專業學院、學系 | ||
|- | |- | ||
|建築學 | |建築學部 | ||
|建築學系、房地產及建設系(測量學系)、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園境建築學部(園境建築學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建築文物保學系) | |建築學系、房地產及建設系(測量學系)、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園境建築學部(園境建築學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建築文物保學系) | ||
|- | |- | ||
|人文學 | |人文學部 | ||
|藝術史系,電影與媒體研究系,哲學系,古典學系,音樂學系,語言學系,比較文學系,英語文學系,拉丁語言與文學系,斯拉夫語言與文學系,遠東語言與文明系,中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翻譯),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非洲研究、合眾國研究、中國研究、歐洲研究、全球創意產業、慶寧研究、日本研究、韓國研究、語言及文化課程) | |藝術史系,電影與媒體研究系,哲學系,古典學系,音樂學系,語言學系,比較文學系,英語文學系,拉丁語言與文學系,斯拉夫語言與文學系,遠東語言與文明系,中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翻譯),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非洲研究、合眾國研究、中國研究、歐洲研究、全球創意產業、慶寧研究、日本研究、韓國研究、語言及文化課程) | ||
|- | |- | ||
|經濟及工商管理學 | |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部 | ||
|學術領域:會計及法律、經濟學、金融學、創新及資訊管理、市場學、管理學、策略及國際商業 | |學術領域:會計及法律、經濟學、金融學、創新及資訊管理、市場學、管理學、策略及國際商業 | ||
|- | |- | ||
|牙醫學 | |牙醫學部 | ||
|牙醫學系 | |牙醫學系 | ||
|- | |- | ||
|教育學 | |教育學部 | ||
|中國語言及文學部.英國語文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部.學習、發展及多元教育部.數理教育部.政策、行政及社會科學教育部.言語及聽覺科學部 | |中國語言及文學部.英國語文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部.學習、發展及多元教育部.數理教育部.政策、行政及社會科學教育部.言語及聽覺科學部 | ||
|- | |- | ||
|工程學 | |工程學部 | ||
|土木工程系、電腦科學系、電機電子工程系、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工程科學、生物醫學工程(與醫學院合辦) | |土木工程系、電腦科學系、電機電子工程系、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工程科學、生物醫學工程(與醫學院合辦) | ||
|- | |- | ||
|法律學 | |法律學部 | ||
|法律系 | |法律系 | ||
|- | |- | ||
|醫學 | |醫學部 | ||
|生物醫學學院(生物醫學系)、中醫藥學院(中醫學系)、護理學院(護理學系)、公共衛生學院、麻醉學系、臨床腫瘤學系、放射診斷學系、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內科學系、微生物學系、婦產科學系、眼科學系、矯型及創傷外科學系、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病理學系、藥理及藥劑學系、精神醫學系、外科學系,癌症研究系,生態學與進化系,人類遺傳學系,分子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系,神經生物學系,有機體生物學和解剖學系 | |生物醫學學院(生物醫學系)、中醫藥學院(中醫學系)、護理學院(護理學系)、公共衛生學院、麻醉學系、臨床腫瘤學系、放射診斷學系、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內科學系、微生物學系、婦產科學系、眼科學系、矯型及創傷外科學系、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病理學系、藥理及藥劑學系、精神醫學系、外科學系,癌症研究系,生態學與進化系,人類遺傳學系,分子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系,神經生物學系,有機體生物學和解剖學系 | ||
|- | |- | ||
|理學 | |理學部 | ||
|生物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分子生物學及生物科技學)、化學系、地球科學系 (地球系統科學系、地質學系)、數學系、物理學系、統計及精算學系,天文與天體物理系,計算機科學系,生物物理動力系,高能物理與天體物理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調理農務系 | |生物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分子生物學及生物科技學)、化學系、地球科學系 (地球系統科學系、地質學系)、數學系、物理學系、統計及精算學系,天文與天體物理系,計算機科學系,生物物理動力系,高能物理與天體物理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調理農務系 | ||
|- | |- | ||
|社會科學學 | |社會科學學部 | ||
|地理學系、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社會學系、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新聞學系),人類學系人類比較發展學系 | |地理學系、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社會學系、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新聞學系),人類學系人類比較發展學系 | ||
歷史系,社會思想系 | 歷史系,社會思想系 | ||
|} | |} | ||
=== 學院 === | |||
作為四都大學的學生或教職員,每人必定是其中一所學院的成員。大學共有11所學院(Colleges),他們負責管轄自己的學生,並有各自的組織架構及學生活動安排。 不是所有的書院都取錄任何主修課程的學生,不過一般所涉領域都很廣。 | |||
11所學院分別為: | |||
# 老學院(Old College):1802年創辦,1805年組成學院 | |||
# 新學院(New College):1805年創辦 | |||
# 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皇家學院(Imperial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何佳臣學院(Hokyeson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懷特學院(White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丹拿學院(Tanner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阿丁頓學院(Addington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咸美頓學院(Hamilton College):1812年創辦 | |||
# 卡萊爾學院(Carlisle College):1840年創辦 | |||
# 北辰夫人學院(Lady Baquson College):1886年創辦 | |||
=== 學術排名 === | === 學術排名 === | ||
第112行: | 第150行: | ||
|第1 | |第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