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大公何西」:修訂間差異
取消Hinnia(留言)作出的修訂15678
標籤:回退 已被回退 |
標籤:復原 |
||
第1行: | 第1行: | ||
'''護國大公 | '''護國大公及第一代北原公爵真福偉西亞雅'''<small>,御勳位帝國勳爵,KG,SC,KC,JP</small> (英語:'''Blessed Arthur Hokyeson, Grand Duke Protector and 1st Duke of Buckeun''';慶寧語:'''Hokyeson Wysaiaya''';1767年10月17日-1877年10月18日),漢名'''何西'''(原名'''何偉西'''),字'''雄宮''',又被稱作'''何西太師''',為希望帝國開國功臣之首及19世紀世界首富,官至希望帝國第一任宰相、慶寧大明最後一任內閣首輔及神武軍創始人兼領導者。 | ||
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大律師、商人,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作家、慈善家、傳教士、慶寧共濟會的成員。何西人生傳奇多彩,在眾開國大臣中雄踞鰲頭,之後兩個世紀不斷,多次在希望帝國硬幣或紙幣、艦船、城郡、學院、公司及各類文化活動再現。由於他在擔任安朝第一位宰相時積極西化,引入工業革命科技及西洋思想,讓慶寧在短短數十年間一躍成為一流國家,因此擁有“慶寧現代化之父“,並被慶寧國民在“慶寧歷史上最偉大的人”調查中榮登榜首。 | |||
作為第一個慶寧人 | 何西很早就認為西化是慶寧唯一出路,最初以貴族身份在朝廷上呼籲,被譽為「西化第一人」。作為第一個在西方留學的慶寧人,他成為慶寧西化榜樣,引入資本主義,股票交易所,西式教育,西式法治及政府體制。同時也引入了入蒸汽機,火車等西方科技。明章帝曾稱何西:「為太祖太宗年間慶寧成就之最,在創立現代慶寧社會形式上影響最深。」 | ||
商業方面,何西生前他所經營的慶寧行壟斷了慶寧對大英帝國及中國海上貿易,又通過他在帕蘭波爾的投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豪及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 政治方面,何西參考帝國聯邦元老院,創辦了與帝國聯邦同為家長式西敏制的國會。司法方面,作為第一個慶寧人大律師,何西在四都大學創立了希望帝國第一所法學院,栽培了法律界不少精英,因此有慶寧法律界教父之稱。商業方面,何西生前他所經營的慶寧行壟斷了慶寧對大英帝國及中國海上貿易,又通過他在帕蘭波爾的投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豪及歷史上最富有的人。宗教方面,慶寧聖公會在何西全額資助下成立,因此在2024年被聖公會精神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宣福。 | ||
== 早年 == | == 早年 == | ||
1767年10月17日,何西(本命何偉西)在慶寧大明北原府東幌 | 1767年10月17日,何西(本命何偉西)在慶寧大明北原府東幌莊園出生,父親[[何武雍]]為一品太師,殿閣大學士。10歲時,何西被送到英國伊頓公學讀書。畢業後在英國牛津大學學院攻讀法律,並於1784年入四大訟務律師學院之一的林肯律師學院受大律師培訓,1787年取得大律師資格,是英國首位慶寧人大律師。何西於1787年1月2日正式成爲大律師。2月17日,何西回到慶寧大陸並入朝擔任內閣學士及禮部侍郎。 | ||
== 明代 == | == 明代 == | ||
1790年,何西上書諫皇上改革,主張摹習洋人之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以獲得強大之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明室統治。惟明帝認為西洋學術不過奇技淫巧,並將奏摺怒擲於地。何西見諫帝失敗,為救國而在朝廷變得低調,同時秘密在朝廷上安插官員。 | 1790年,何西上書諫皇上改革,主張摹習洋人之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以獲得強大之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明室統治。惟明帝認為西洋學術不過奇技淫巧,並將奏摺怒擲於地。何西見諫帝失敗,為救國而在朝廷變得低調,同時秘密在朝廷上安插官員。 | ||
與此同時,施永真於 | 與此同時,施永真於東部大紀開始計劃推翻紀室。何西在得知消息後暗中探訪施永真,並表示願意提供協助,甚至願意助其推翻大明,條件是在施永真登基後必須讓何西在國家推行西化運動。在施永真同意後,何西開始在英國向英皇喬治三世購買戰船及大炮。同年,何西獲升為兵部尚書。1802年1793年,何西安插親信河谷男羅平鎮守大杉和關。 | ||
1802年,何西命羅平請安軍入關,安軍在一個月內攻陷西慶寧。自此,安朝建立大統一皇朝。在慶寧大陸統一後,何西獲安太祖冊封為護國大公及北原公爵,並任命其為宰相。 | 1802年,何西命羅平請安軍入關,安軍在一個月內攻陷西慶寧。自此,安朝建立大統一皇朝。在慶寧大陸統一後,何西獲安太祖冊封為護國大公及北原公爵,並任命其為宰相。 | ||
== 希望帝國 == | == 希望帝國 == | ||
=== 設立國會 === | |||
=== 引入西方法律體制 === | === 引入西方法律體制 === | ||
第28行: | 第28行: | ||
=== 訂立國名 === | === 訂立國名 === | ||
1802年,安太祖請何西為國家訂立 | 1802年,安太祖請何西為國家訂立現代國名。何西採用了「希望」二字,為慶寧(Hinnia)的中文翻譯,象徵著安朝的建立為慶寧大陸帶來新希望,以及安朝為慶寧大陸的正統帝國。太祖大喜,並下令將希望帝國訂立為正式國名。 | ||
=== 吸納外國專才 === | === 吸納外國專才 === | ||
第49行: | 第49行: | ||
=== 推動貴族封地法 === | === 推動貴族封地法 === | ||
1804年,何西發布施政藍圖推動貴族封地法,強制全國貴族以市價將除家族祖傳府第外所有封地售予政府,政府再將土地拍賣以增加庫房收入。同時頒佈新法律承認土地的私人所有權。由此土地可用於買賣和擔保,私有產權受到法律保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得以鞏固。 | 1804年,何西發布施政藍圖推動貴族封地法,強制全國貴族以市價將除家族祖傳府第外所有封地售予政府,政府再將土地拍賣以增加庫房收入。同時頒佈新法律承認土地的私人所有權。由此土地可用於買賣和擔保,私有產權受到法律保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得以鞏固。 | ||
=== 設立國會 === | |||
安朝建立後,何西便著手參考英國西敏制,設立慶寧首個西式立法機構。新國會定名爲非常尊貴的與會希望帝國國會之王公與庶民們(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Lords and Commoners of the Empire of Hinnia in Parliament assembled),簡稱慶寧國會。初代慶寧國會屬一院制,由各部尚書出任的官守議員,大貴族出任的元老議員,以及皇帝御命,由各地鄉紳擔任的庶民議員組成。 | |||
=== 被罷免宰相 === | === 被罷免宰相 === | ||
國會設立後,第一屆何西政府也隨之解散。因此,何西於1805年5月23日宣布請辭。但出乎意料的是,原本信心滿滿、認為憑藉在立國中的功勞定能順利當選的何西,卻因為其自負的性格、加上當時國會上不少議員都是兵部尚書明梧公爵北辰士祈的舊幕僚等原因在國會內新宰相大選中慘敗。 | |||
作為補償永祚帝將何西封為御前大臣及太師,成為慶寧三大開國功臣中最早位列三公的一員以及擁有主持國會會議,掌管全國司法體系及法律人員(包括法官、律師等),主管國會司法委員會審判干犯重罪或叛國的貴族,行使皇家特權拒絕通過法案等重大權力。在離開宰相府前,何西許下誓言「我一定回來」。 | |||
=== 建立交易所及確立資本主義 === | === 建立交易所及確立資本主義 === | ||
第61行: | 第66行: | ||
當時在慶寧港口岸貿易最占壓倒優勢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何西的慶寧行在東印度公司的交易裡面一直佔了很大的份額,何西當了總商以後,他們在東印度公司裡面的份額是占最高的。舉1810年為例,這一年慶寧行賣出的茶葉是100800箱,占的份額是整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買的茶葉裡面30%,價值2500000兩。何西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並在不斷增持股份後成為東印度公司最大股東。 | 當時在慶寧港口岸貿易最占壓倒優勢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何西的慶寧行在東印度公司的交易裡面一直佔了很大的份額,何西當了總商以後,他們在東印度公司裡面的份額是占最高的。舉1810年為例,這一年慶寧行賣出的茶葉是100800箱,占的份額是整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買的茶葉裡面30%,價值2500000兩。何西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並在不斷增持股份後成為東印度公司最大股東。 | ||
據帕國歷史學者斯科特·比爾森估計,19世紀的何富官(何西公爵的商名)為全球第一個億萬富豪(以帝國鎊計算),在當時絕對是遠東甚至世上最富有的人,何家的資產比世上任何一個帝國多。他在北原府的東幌 | 據帕國歷史學者斯科特·比爾森估計,19世紀的何富官(何西公爵的商名)為全球第一個億萬富豪(以帝國鎊計算),在當時絕對是遠東甚至世上最富有的人,何家的資產比世上任何一個帝國多。他在北原府的東幌莊園,堪與帕國的威辛頓宮媲美。 | ||
=== 創辦慈善機構 === | === 創辦慈善機構 === | ||
第72行: | 第77行: | ||
再次就任宰相後,何西以英國海軍為標準改革海軍,並開始自主研發戰艦。 | 再次就任宰相後,何西以英國海軍為標準改革海軍,並開始自主研發戰艦。 | ||
=== | === 帝國法例 === | ||
北辰士祈就任宰相期間 | 北辰士祈就任宰相期間曾委任翰林院編纂六法全書。何西再度拜相後,將原有的六法全書草案分拆為各項法案並遞交議會審議。 | ||
=== 廢除不平等條約 === | === 廢除不平等條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