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次編輯
(→軍銜) |
無編輯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 創建 === | === 創建 === | ||
普盧斯亞的海軍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條頓騎士團,當時為了征服普盧斯亞地區,其對波蘭王國發動了維斯特拉海戰,並組織了數十艘艦船。但條頓騎士團因為其以陸地起家,故對海軍不甚重視,僅作為輔助用途。最終被從水路入侵的瑞典擊敗而滅亡。 | |||
1595年第二王國建立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總結前朝滅亡教訓,決定在發展陸軍之餘也要建立海軍,完善領土防衛。遂在1605年5月8日建立了海軍,並冠以「皇家」稱號。自此5月8日在普盧斯亞也被稱為'''海軍節'''。 | |||
在此期間,海軍由凱特勒家族主導,多屆的海軍司令也是其家族族人所主導。而凱特勒也成功開拓了海外殖民地,逐漸壯大了海軍實力。 | |||
=== 發展 === | === 發展 === | ||
隨著其盟友西班牙在海外土地的征服,普盧斯亞也得此紅利。在1657年靠著擊敗了葡萄牙海軍與葡萄牙在巴西的軍隊,普盧斯亞開始在巴西的殖民,並成為其核心領土。 | |||
1665年,[[卡爾一世]]建立了普盧斯亞東印度公司,成為普盧斯亞建立的第二支海軍,也是[[普盧斯亞皇家海軍東太平洋艦隊|東太平洋艦隊]]、[[普盧斯亞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印度洋艦隊]]與[[普盧斯亞皇家海軍西太平洋艦隊|西太平洋艦隊]]的前身。在東印度公司與皇家海軍的開拓之下,小威尼斯皇家屬地順利在1675年建立,構成了普盧斯亞大部分美洲屬地。 | |||
1685年,東印度公司以威逼利誘的方式正式收購了荷蘭在斯里蘭卡的存在,並以此為跳板進入印度,而其在南印度的殖民地一直到1859年才正式完成,建立德堪帝國。 | |||
=== 成為海洋強國 === | === 成為海洋強國 === | ||
隨著東印度公司成功收購斯里蘭卡,這代表普盧斯亞正式在美洲與亞洲均有軍隊存在。此後,普盧斯亞開始在非洲尋找落脚點。並最後分別在1732年與1723年建立了在納米比亞(今西南非共和國)與阿拉伯地區的摩卡城。 | |||
隨著對巴西地區的征服完成,巴西帝國在1755年正式成立,讓普盧斯亞成為了歐洲其中一個海洋強國。 | |||
在第三王國建立後,東印度公司繼續深入殖民,並開始劍指摩卡城對岸的東非地區與尼日利亞地區。 | |||
1878年,隨著第一帝國的建立,為了方便統轄兩支海軍,俾斯麥在海軍大臣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宣佈將東印度公司海軍并入皇家海軍,東印度公司正式成為[[普盧斯亞海洋集團]],成為其中一個最大的國家企業。 | |||
而海軍的統一也使海軍得到巨大的發展,並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開始研發了無敵艦等先進武器。 | |||
=== 一戰 === | === 一戰 === | ||
隨著一戰的爆發,普盧斯亞的海軍也加入了戰鬥,並與英國一起,全方位封鎖異軍突起的法蘭西海軍。 | |||
1915年,普英聯軍在不列顛海戰中對法軍完全取得勝利,迫使法軍開始采用無限制潛艇戰對付普英聯軍的全方位封鎖,但隨後在1916年的南特海戰中被普盧斯亞北大西洋艦隊重創,讓法軍此後四年不敢出港。也奠定了一戰同盟國的勝利。 | |||
=== 二戰 === | === 二戰 === | ||
第162行: | 第184行: | ||
=== 艦隊海軍機關 === | === 艦隊海軍機關 === | ||
{{columns-list|2|* [[普盧斯亞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本土艦隊]] | {{columns-list|2|* [[普盧斯亞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本土艦隊]] | ||
* [[普盧斯亞皇家海軍西太平洋艦隊|西太平洋艦隊]] | * [[普盧斯亞皇家海軍西太平洋艦隊|西太平洋艦隊]] | ||
* [[普盧斯亞皇家海軍東太平洋艦隊|東太平洋艦隊]] | * [[普盧斯亞皇家海軍東太平洋艦隊|東太平洋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