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水民國」: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標籤:手動回退 |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Infobox country | {{Infobox country | ||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淸水民國<br>{{small|{{nobold|Republic of Chingsui([[英語]])<br>淸水リパビク/ちィンスイリパビク([[淸水語]])}}}} |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淸水民國<br>{{small|{{nobold|Republic of Chingsui([[英語]])<br>淸水リパビク/ちィンスイリパビク([[淸水語]])}}}} | ||
| common_name = | | common_name = | ||
| image_flag = Flag of Chingsui(1955~).svg | | image_flag = Flag of Chingsui(1955~).svg | ||
| flag_type = 國旗 | | flag_type = 國旗 | ||
| image_symbol = Emblem of the Chingsui.svg | | image_symbol = Emblem of the Chingsui.svg | ||
| symbol_type = |國徽 | | symbol_type = |國徽 | ||
| anthem= 《[[淸水民國國歌]] | | anthem= 《[[淸水民國國歌]]》 | ||
| capital = [[大興市]] | | capital = [[大興市]] | ||
| largest_city = [[大興市]] | | largest_city = [[大興市]] | ||
第41行: | 第41行: | ||
淸水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部份,自7世紀開始已經與[[中國]]等地緊密交流,因此文化深受中國影響。理論上,漢語和淸水語同為淸水的官方語言,但因為二戰後中國流行文化不斷流入,令淸水語母語人口急劇減少,因此淸水目前實際上的通用語言為粵語。 | 淸水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部份,自7世紀開始已經與[[中國]]等地緊密交流,因此文化深受中國影響。理論上,漢語和淸水語同為淸水的官方語言,但因為二戰後中國流行文化不斷流入,令淸水語母語人口急劇減少,因此淸水目前實際上的通用語言為粵語。 | ||
== 國家象徵 == | |||
=== 國旗 === | |||
淸水國旗左藍右黃,中間為白色十字,在1875年首次被採用。其中藍色、白色、黃色自1875年第一共和國建立起已經成為淸水的代表色,它們在不同時期被賦予不同的寓意。現時最流行的解釋分別爲自由、純潔和光明。 | |||
=== 國花 === | |||
梅花於1905年元旦被確立爲淸水的國花。根據官方解釋,梅花凌冬耐寒,在寒冬之中綻放,象徵淸水民族堅貞崇高的人格。 | |||
梅花在傳統上一直是淸水的象徵之一,自頒佈以來,淸水不同時期的政權大多以其爲標誌、廣泛用於錢幣、郵票以至國徽等。 | |||
=== 國徽 === | |||
淸水國徽於1997年11月啓用。中央爲淸水的版圖,上方有一面國旗及梅花圖案,象徵了國家的獨立及主權。而旭日初升之象代表屋了國家的進步。外圍由穀穗包圍,象徵和平,下方爲藍、白、黃三色彩帶,象徵民主。 | |||
=== 國歌 === | |||
淸水現時的國歌旋律由音樂家張一鳴於1946年所作,爲前淸水人民共和國(西淸)的國歌。1992年統一後,淸水政府決定採用原西淸的國歌並配上新歌詞,代表國家的統一與和解。新歌詞由李靖所作,於1993年8月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