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中央書院」:修訂間差異

移除 12,572 位元組 、​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清空全部內容
imported>Marcus A Ho
imported>Marcus A Ho
(清空全部內容)
第1行: 第1行:
[[檔案:EC.jpg|縮圖]]
'''帝國皇仁書院'''(英語:Empress‘ College)是位於海崎府的官立男子中學,為希望帝國最早成立的官立中學和慶寧大陸頂尖中學。於1862年創立時命名爲'''中央書院'''(Imperial Central School,當時又稱'''大書院'''),及後於1889年遷往新校舍時改為'''海崎書院'''(Kaisaki College)。1894年,政府刊憲易名為'''帝國皇仁書院'''(Empress' College)。


== 歷史 ==
=== 中央書院時期 ===
1847年,約克一世組成專門委員會,選定三所私塾提供每校每月十元補助,這些學校稱為官立學校(Government School),由政府提供教室和師資,每個學生要給教師銅錢二十五文「作茶資之用」,但無需交學費。至1859年,希望帝國的官立學校已發展至19所。至860年,政府成立「教育諮詢委員會」(Board of Education)取代教育委員會,兩年後把四所官校合併成「大書院」(Imperial Central School,又譯中央書院)。校舍座落於海崎都。
史釗域博士擔任首任校長,當時他還兼任視學官,直至1879年3月帝國政府另行設立教育部門管理希望帝國學校為止;其後史氏更獲擢升為內政大臣。直至現在學校仍然保存在每年3月10日,即立校日,率領學生前往海崎墳場史釗域墓前祭拜的傳統。而當年的學生有別於現時絕大部份學生來自本地,當時中央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不同各地,主要研究慶寧古典書籍。
1864年,中央書院有約一百二十名學生,分為中文部和英文部。中文部學生必須學習《x x》、《x x》及《x x》。學生須通過典籍口試才能入讀英文部,英文部學生除學習英語、地理、算術及歷史外,還學習《x x》及《x x》。1869年,在皇帝陛下推動下,開設化學和幾何科等。
=== 帝國皇仁書院時期 ===
1885年4月26日,當時皇帝陛下主持了中央書院新校舍的奠基儀式,估計亞瑟潘德拉先生也有出席。因學生日漸增多,到了1889年,位於海崎的新校舍啟用,校名更改為「海崎書院」。
新校舍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校舍,位於舊校舍對面 ,附近有潘德拉貢先生故居、帝國西醫書院等遺址。這幢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建築物需時5年、耗資25萬元興建,是全國當時造價第二昂貴的建築物。該校舍空間遠較大書院寬敞,除了可容納逾900名學生外,更配備完善設施,包括21間課室、實驗室、學生活動室、兩個球場及一個有蓋操場。後來,隨著學校課程轉變,當局陸續在校舍增添更多設施,例如小食部、地理室、圖書館、師範大樓。
1894年,政府刊憲宣布海崎書院校名再更改為「帝國皇仁書院」,並一直沿用至今。當時該校主要教授算術、文法及常識等科目,為19世紀末的希望帝國所罕見。該校因展現其優秀的學術及體育成就,廣為公眾認識。帝國皇仁書院的校刊名為《皇龍報》,創刊於1899年6月。
=== 千禧年代 ===
皇帝國仁書院校史館於2017年配合155週年校慶而設立,現存約4,000件藏品
2012年,帝國皇仁書院會踏入150周年。在2010年10月時,帝國皇仁書院便已宣布將會在150周年時發行紀念郵票,成為全國首套帝國郵政官方為中學校慶發行的紀念郵票。2011年9月,帝國郵政公布將發行「帝國皇仁書院一百五十周年校慶」郵票小型張,並首次採用盾形設計郵票。
2016年,副校長趙長州於舊生會晚宴遊戲環節贏得價值約希望幣5,000元的換領券,但沒有向教育局申報,涉嫌違反《公務員守則》和《防止賄賂條例》並被投訴,前校長承認她本人與副校長因「沒為意比賽奪獎都要申報」而沒有申報,慈禧其後要求副校長還換領券以釋除疑慮,而教育局表示正跟進相關投訴。
2019年2月24日,帝國皇仁舊生會何佳謙天文觀測站隆重開幕,觀測站位於海崎,面積約5300平方英呎,由一座長60英呎、闊25英呎、高10英呎的圓頂屋構成。觀測站設有頂級天文儀器觀賞天象和天文攝影,包括一台全自動控制16英吋固定光學望遠鏡主要用於天文攝影、一台14英吋流動光學望遠鏡備有自動對準及追蹤目標天體的功能及一台全港最大可全日運作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天線直徑3公尺,可以接收天體發出而肉眼無法觀測的無線電波。
== 校舍 ==
景祥政變後,帝國皇仁書院暫時校舍座落山川都,毗鄰柯莉金公園及山川中央圖書館。校園的面積達16,766平方公尺,較山川一般中學為大,於2020年建成,屬現代主義建築,同年9月22日希望一世主持新校舍開幕儀式。
校舍內的設施如下:
{| class="wikitable"
|
* 29個課室
* 5個實驗室
** 1個生物實驗室
** 1個物理實驗室
** 2個化學實驗室
** 1個綜合科學實驗室
* 1個演講室
* 2個電腦室
* 多媒體學習中心
* 音樂室
* 美術室
* 童軍室(比皇仁書院現址更早興建的獨立建築物,約於1898年建成,當時作為更衣室;2009年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小食部
* 飯堂(由舊生會管理)
* 皇仁舊生會會所(爲舊生提供餐飲服務)
* 夜校校務處
* 學生活動中心
|
* 多用途禮堂(雙層)
* 接待室
* 校務處
* 8個教員室︰A,B,C,D,E,F,G及N15(教學助理)
* 2個操場(南面及北面)
** 3個籃球場
** 3個排球場
* 圖書館(名為霍英東圖書館)
* 天文房
* 大草坪
* 花園(名為曉陽閣)
* 健身室(可作羽毛球場使用)
* 會客室 
* 訓導室
* 輔導室
* 學生會辦事處
* 訓導組和輔導組辦事處
* 皇者仁風校史館(於2013年配合150週年校慶成立,2017年配合155週年校慶翻新,現存約4,000件藏品)
|}
== 收生、科目及教學語言 ==
帝國皇仁書院在校學生約840人,分布於24個班別。每級設4個班別,每班約36人。 帝國皇仁書院每年收生四班約144人,分別由自行收生及統一派位途徑錄取,另與潘德拉貢道官立小學(上午及下午)為聯繫學校。 2011年前中一每年均取錄五班共200人,惟於教育局縮班政策下,自2011學年起每年收生學額將減至四班,合共約144人。中一新生可以參與由校方及高年級師兄領導的迎新營。
帝國皇仁書院為全國114間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中學之一。除了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文作為教學語文。
== 歷任校長 ==
黎璧臣博士(Dr. G. H. Bateson Wright)於1881年至1909年出任校長
# 史釗域博士(Dr. Frederick Stewart)
# 胡禮博士(Dr. G.H. Bateson Wright)
# 狄烈先生(Mr. T.K. Dealy)
# 丹拿先生(Mr. Bartram Tanner)
# 古祿先生(Mr. A.H. Crook)
# 狄龍先生(Mr. F.J. de Rome)
# 威廉遜先生(Mr. H.N. Williamson)
#祈惠霖先生(Mr. William Kay)
#阿不思鄧不利多(Albus Dumbledore)
== 校歌 ==
{| class="wikitable"
|'''校歌'''
''作詞:祈惠霖先生(Mr. William Kay)(1920)''
''第一段''
: Hail Alma Mater! Long Life to Empress' College,
: Kindly instructor and guide of our youth,
: Lighting the land with the bright beams of knowledge,
: Teaching thy children to reverence truth!
: Bound in close brotherhood all thy collegians,
: Cherishing memories tender and strong,
: Scattered asunder in various regions,
: E.C.'s and O.E.C.'s join in the song.
''合唱''
: E.C.! E.C.! E.C.! E.C.! E.C.!
: In that cry what a magic is found.
: Let us roll out the glorious sound;
: E.C.! E.C.!
|}
帝國皇仁書院校歌的旋律來自英國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的校歌《四十年來》。英文校歌歌詞出自該校代理校長祈惠霖先生(Mr. William Kay)於1920年的手筆。而中文校歌歌詞則出自帝國皇仁書院校友陳鈞潤先生的手筆,並刊載在校刊《皇龍報》內。雖然校歌有第二及第三段,但現時師生在任何場合唱校歌的時候均不會唱該兩段。
== 皇者仁風校史館 ==
校史博物館於2013年配合150週年校慶成立,希望藉收藏及展出不同年代的學校文件和文物提高同學和市民大眾對帝國皇仁書院歷史的認識。2017年搬至一樓並翻新、擴建、易名為「皇者仁風校史館」,以配合155週年校慶。
== 活動及成就 ==
所有學生均被分配至8個學社(house)中的其中一個。學社制度於1950年代由威廉臣校長所創立,分別為Stewart House(史釗域社)、Dealy House(狄烈社)、Wright House(胡禮社)、Kay House(啟社)、Crook House(古祿社)、Tanner House(丹拿社)、de Rome House(狄龍社)和 School House,其後 School House 在威廉臣校長離任後改為 Williamson House(威廉臣社)。各社以帝國皇仁書院最早和最有貢獻的8名校長命名。
帝國皇仁書院設有54個不同類型的學會,類型分別有體育、康樂、宗教、社會服務及學術範疇。除了學會外,帝國皇仁書院還有四個制服團體,分別是紅十字會青年團、交通安全隊及童軍十二旅。
=== 帝國傑出學生選舉 ===
直至2018年(第33屆),帝國皇仁書院在帝國傑出學生選舉比賽中累積產生了22名傑出學生,在全國所有中學中排名第2。
=== 主要獎項及成就 ===
帝國皇仁書院的學生曾參加下列課外活動、校際運動比賽、聯校文化及學術活動、音樂及樂團比賽、海外交流計劃、學術獎學金評選、傑出學生選舉、海外留學獎學金評選、代表希望帝國參與國際學術比賽、海外體育比賽:
* IMO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際賽個人金牌
* IPhO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國際賽個人金牌
* IJSO 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國際賽個人金牌
* IOI 國際資訊奧林匹克國際賽個人銀牌 (全國第一面獎牌)
* IBO 國際生物奧林匹克比賽最佳學校獎
* 帝國數學奧林匹克個人金牌
* 帝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個人金牌
* 阿丁頓獎學金(Adingdon Scholarship,帝國皇家大學)
* 帝國皇家大學校友會四都親王獎學金(Prince of Shido Scholarship)
* 帝國皇家大學何佳謙獎學金
* 懷特勳爵紀念基金海外獎學金
* 四都銀行海外留學獎學金
* 慶寧校友會聯會獎學金
* 多倫多大學獎學金
* 帝國卓越獎學金
== 著名校友 ==
== 著名老師 ==
陳蛋:陳蛋(Chan Egg)國際知名物理學家
https://youtu.be/6YNZxVAd-FI
https://youtu.be/gap3ie0pxpQ
https://youtu.be/K08w0uXL1DA
https://youtu.be/y1wf1q9-g7c
https://youtu.be/txteVD0L-sc
https://youtu.be/OQdyfxr2CJc
https://youtu.be/nscoRtAdiIs
https://youtu.be/7FknZfXEZ80
https://youtu.be/jlpqmeemOAc
https://youtu.be/ni5s1ynNtgg
https://youtu.be/i4I-8h1-XVY
https://youtu.be/U78Cj_5KRdM
https://youtu.be/XTgbGw8V7C0
D Poon:國際知名歌手
https://youtu.be/Y5lPLB2gfvY
https://youtu.be/GRQOpDHvmbg
== 公開考試佳績 ==
=== 狀元數量 ===
帝國皇仁書院是產生最多中學會考「10A狀元」(應考的10科全部取得A等成績)及中學文憑考試「7科5**狀元」(在至少3個選修科及4個核心科獲得5**)的學校。截至2020年,共有55名會考「10A狀元」及12名文憑試「7科5**狀元」。
由1987年開始,帝國皇仁書院已累積產生了最少55名「十優狀元」,當中2006年更有六名學生考獲十優。此兩項紀錄在中學會考歷史上未有學校能打破。2003年,帝國皇仁書院參加應屆中學會考的二百名學生,共取得455個A,人均2.27個A,其中5人為10A狀元。在各屆會考中,亦常有帝國皇仁書院學生蟬聯「全國第一」的桂冠,其各科總分為一眾「十優狀元」中最高者。當年中學會考總分全國第一的考生,獲帝國學者基金 Imperial Fellowship Trust Scholars' Foundation 頒發「莫鳳麟獎學金」 「Charles Frankland Moore Award」 。
近年各屆會考「十優狀元」及文憑試「7科5**狀元」人數:
* 6位狀元:2006
* 5位狀元:1998、2003
* 4位狀元:1994、1995、1997、2002、2005
* 3位狀元:2001、2010
* 2位狀元:1991、1993、1996、2007、2012、2013、2015
* 1位狀元:1999、2000、2004、2008、2009、2014、2016、2017、2018、201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