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普盧斯亞帝國國會」:修訂間差異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8行: 第8行:
  | foundation        =  
  | foundation        =  
  | preceded_by        =  
  | preceded_by        =  
  | leader1_type    = [[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議長]]
  | leader1_type    = [[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議長]]<br>[[大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議長]]
  | leader1          =  
  | leader1          =  
  | party1          =  
  | party1          =  
  | election1        = [[2022年大普盧斯亞帝國會選舉|2022年3月18日]]
  | election1        = [[2022年大普盧斯亞帝國會選舉|2022年3月18日]]
  | leader2_type    = [[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議長]]
  | leader2_type    =  
  | leader2          =  
  | leader2          =  
  | party2          =  
  | party2          =  
| election2        = [[2022年大普盧斯亞帝國議會選舉|2022年3月18日]]
  | members          = '''955席次'''<br>[[大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340席'''<br>[[大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615席'''
  | members          = '''780席次'''<br>[[大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315席'''<br>[[大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465席'''
  | house          = [[大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參議院]]<br>[[大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眾議院]]
  | house1          = [[大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
  | structure1        = Prussian parlament 2024.svg
| house2          = [[大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
  | structure1        = 佛德參議院2022.svg
  | structure1_res    = 300px
  | structure1_res    = 300px
  | political_groups1  =
  | political_groups1  =
;執政聯盟(162
;執政聯盟—帝國前進陣綫(398
{{legend|#800000|普盧斯亞民自黨: 92 席}}  
{{legend|#800000|普盧斯亞民黨: 292 席}}  
{{legend|#FFFF00|普盧斯亞自由民主黨: 9 席}}  
{{legend|#00FF00|普盧斯亞黨: 65 席}}  
{{legend|#00FF00|普盧斯亞黨: 45 席}}  
{{legend|#D16B6B|普盧斯亞新人民黨: 20 席}}
{{legend|#FFA200|普盧斯亞海盜黨: 6 席}}  
{{legend|#FFA200|普盧斯亞保守同盟: 5 席}}
{{legend|#800020|普盧斯亞黨: 10 席}}  
{{legend|#003182|帝國前進: 5 席}}
{{legend|#FFFF90|普盧斯亞立憲民主黨: 6 席}}
{{legend|#FCE718|普盧斯亞青年黨: 5 席}}
;其他執政黨(信任補給)(87)
{{legend|#FAA14C|民主綱領: 87 席}}


;在野黨(153
;在野聯盟—全民福利同盟(193)
{{legend|#003153|普盧斯亞民主黨: 75 席}}  
{{legend|#FB607F|普盧斯亞工黨: 10 席}}
{{legend|#FF0000|普盧斯亞社會民主: 64 席}}  
{{legend|#870F57|普盧斯亞新左翼: 8 席}}
{{legend|#513F3F|普盧斯亞自由公正黨: 2 席}}  
{{legend|#B04F4F|普盧斯亞社會黨: 9 席}}
{{legend|#FF0000|普盧斯亞社會民主: 166 席}}
 
;在野聯盟—新行動聯盟(254
{{legend|#5DB641|普盧斯亞自由黨: 9 席}}
{{legend|#F7C477|普盧斯亞自由民主黨: 16 席}}
{{legend|#0042CA|普盧斯亞民主黨: 9 席}}
{{legend|#003153|普盧斯亞中央民主黨: 220 席}}
;其他在野黨(9)
{{legend|#36008C|普盧斯亞經濟民主連合: 3 席}}
{{legend|#D4AA00|普盧斯亞2050+: 1 席}}
{{legend|#F7C477|普盧斯亞自由公正黨: 5席}}


;無黨籍(69)
;無黨籍(69)
{{legend|#000000|無黨籍: 18 席}}
  {{legend|#000000|無黨籍: 5 席}}
| structure2        = 普盧斯亞眾議院2022.svg
  | structure2_res    = 300px
| political_groups2  =
;執政聯盟(343)
{{legend|#800000|普盧斯亞民族自由黨: 202 席}}
{{legend|#003182|帝國前進: 12 席}}
{{legend|#F7C477|普盧斯亞自由公正黨: 4 席}}
{{legend|#00FF00|普盧斯亞綠黨: 107 席}}
{{legend|#FFA200|普盧斯亞海盜黨: 8 席}}
 
;在野黨(284)
{{legend|#008BC6|普盧斯亞基督教民主黨: 3 席}}
{{legend|#D0CAC5|普盧斯亞自由民主黨: 14 席}}
{{legend|#003153|普盧斯亞民主黨: 156 席}}
{{legend|#FF0000|普盧斯亞社會民主黨: 109 席}}
 
;無黨籍(18)
{{legend|#000000|無黨籍: 18 席}}
 
  | committees1        =
  | committees1        =
  | committees2        =
  | committees2        =
第61行: 第57行:
  | voting_system2 =
  | voting_system2 =
  | last_election1 = [[2022年大普盧斯亞帝國議會選舉|2022年3月18日]]
  | last_election1 = [[2022年大普盧斯亞帝國議會選舉|2022年3月18日]]
| last_election2 = [[2022年大普盧斯亞帝國議會選舉|2022年3月18日]]
  | session_room  =  
  | session_room  =  
  | session_res    =  
  | session_res    =  

於 2024年6月27日 (四) 23:26 的修訂

大普盧斯亞帝國國會
Preußischer Parlament
Logo
大普盧斯亞帝國國會
種類
種類
結構
議員 955席次
大普盧斯亞帝國參議院340席
大普盧斯亞帝國眾議院615席
政黨
執政聯盟—帝國前進陣綫(398)
  普盧斯亞民族自由黨: 292 席
  普盧斯亞綠黨: 65 席
  普盧斯亞新人民黨: 20 席
  普盧斯亞保守同盟: 5 席
  帝國前進: 5 席
  普盧斯亞立憲民主黨: 6 席
  普盧斯亞青年黨: 5 席
其他執政黨(信任補給)(87)
  民主綱領: 87 席
在野聯盟—全民福利同盟(193)
  普盧斯亞工黨: 10 席
  普盧斯亞新左翼: 8 席
  普盧斯亞社會黨: 9 席
  普盧斯亞社會民主黨: 166 席
在野聯盟—新行動聯盟(254)
  普盧斯亞自由黨: 9 席
  普盧斯亞自由民主黨: 16 席
  普盧斯亞民主黨: 9 席
  普盧斯亞中央民主黨: 220 席
其他在野黨(9)
  普盧斯亞經濟民主連合: 3 席
  普盧斯亞2050+: 1 席
  普盧斯亞自由公正黨: 5席
無黨籍(69)
  無黨籍: 5 席
選舉
上屆選舉
2022年3月18日

大普盧斯亞帝國國會(德文:Preußischer Parlament),為大普盧斯亞帝國和其海外領地的最高權力之立法機關,依照《大普盧斯亞帝國憲法》設置,並由《國會組織法》詳細規定並組成。其主要功能為表決國家法案,以及任命、罷免及監察內閣政府。而由於普盧斯亞施行內閣制,故議員可兼任國務大臣,首相亦是由議員推選及民眾產生。

國會採兩院制,分別為下議院及上議院,上議院共有340席,下議院則共有615席,全部議席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眾議院可在議案不獲參議院通過時行使優越權。

本屆國會為於2022年3月18日完成選舉,並首次以民自黨為最大黨,其餘主要政黨則分別有社會民主黨中央民主黨綠黨等。

選舉

國會法定成員955人,經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出,採取聯立制,選民第一票投給各選區的議員,第二票投給政黨。各政黨第二票的得票比率決定該黨的議席數,兩票之間的差距會導致超額席次的產生。

政黨獲得選票低於5%的政黨沒有資格獲得分配比例代表席位。國會的立法會議任期是四年,但在特殊情況下可延長或縮短。眾議院成員享有一些特殊權益,如免費使用所有的公共運輸設施(基本法第48條第3款)。

國會議員互相選舉議長、副議長和書記員。議長在議會大廈內行使內務權及警察權,並在多數情況下代表議會。

職權

參眾兩院共享修改憲法的權力。

眾議院擁有設立各種委員會的權力,這些委員會在相應的政府事務上,可以行使憲法所賦予國會的職權。其中,帝國公約事務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國防委員會與請願委員會是憲法明訂應設立之委員會;其他各種委員的數量與委員人數,則於每一任期開始時由聯邦議會決定。

一個特殊的委員會是「調查委員會」。憲法規定:「(1) 國會有設置調查委員會之權利,經議員四分之一建議,並有設置之義務,調查委員會應舉行公開會議聆取必要證據。會議得不公開。(2) 證據調查準用刑事訴訟程序之規定。書信、郵政及電訊秘密不受影響。(3) 法院及行政機關有給予任何協助之義務。(4) 調查委員會之決議不受司法審查。但法院對調查所根據之事實得自由評價及定斷。」

2008年,國會通過法案,將當然議員從參議院廢除,並廢除兩輪投票制,使國會更有代表性。

國會也有任命軍事專員的權利,以協助國會行使監督政府之權力。

國會及其委員會有權要求聯邦政府任一成員出席其會議。

歷史組成

  工黨
  綠黨
  無黨籍
1848-1854
18 20 25 87
1854-1860
22 45 62 12 9
1860-1866
10 9 25 45 30 21 10
1866-1872
10 10 38 32 35 20 5
1872-1876
12 2 78 48 72 35 3
1876-1880
18 5 56 52 50 38 31
1880-1884
18 72 60 56 28 29
1884-1888
12 74 126 28 10
1888-1892
10 86 112 32 10
1892-1896
54 48 154 176 87 6
1896-1900
54 48 164 155 98 6
1900-1904
54 41 104 205 102 19
1904-1908
107 10 125 157 15 109 2
1908-1912
78 13 150 150 30 102 2
1912-1914
68 38 122 138 56 101 2
1914-1920
25 25 90
1920-1922
12 9 232 12 49 15 153 170 3
1922-1924.3
27 144 14 115 56 8 180 88 12
1924.3-1924.8
62 40 103 32 87 6 205 95 25
1924.8-1928
62 40 103 32 87 6 205 95 25
1928-1930
29 6 257 10 225 128 5
1930-1934
89 21 98 3 22 39 38 26 106 20 48 103 32 10
1934-1937
78 22 83 27 27 31 58 28 81 26 50 77 47 20
1937-1941
350 25 240 80
1941-1946
100 280 310
1946-1951
48 257 68 287 30
1951-1956
98 98 204 108 153 29
1956-1958
59 46 187 60 307 31
1958-1962
40 80
1962-1967
46 59 187 60 422 31
1967-1972
90 264 32 407 12
1972-1973
357 55 376 17
1973-1977
125 100 37 535 8
1977-1981
59 12 12 452 250
1981-1984
109 60 50 508 78
1984-1987
236 73 23 440 33
1987-1990
302 22 102 377 2
1990-1992
188 159 94 337 33
1992-1996
158 159 334 349 10
1996-1998
7 12 109 15 103 24 88 474 8 7 81 27
1998-2000
52 16 162 8 201 153 229 8 20 104 2
2000-2004
23 44 29 386 31 78 44 289 11 20
2004-2008
56 6 60 324 88 24 78 301 16 2 20
2008-2010
3 32 64 177 88 360 4 198 8
2010-2014
35 50 89 1 156 1 4 298 1 8 1 208 91 2 10
2014-2018
30 56 91 2 188 2 10 214 1 18 2 268 1 56 14 2
2018-2022
35 61 88 2 175 3 8 178 3 20 3 250 6 1 33 85 10
2022-2026
8 8 66 9 173 9 5 87 9 16 9 231 5 9 20 294 5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