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公約」:修訂間差異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
(→成員國)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 |||
第5行: | 第5行: | ||
== 成員國 == | == 成員國 == |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國家 | |||
!加入時間 | |||
!人口 | |||
!地圖 | |||
!首都 | |||
!GDP(億帝國鎊) | |||
!人均GDP(帝國鎊) | |||
!國家元首 | |||
!政府首腦 | |||
|- | |||
|{{flag|OE}} | |||
|1954年3月18日 | |||
| | |||
|[[檔案:Austria_map.png|300px]] | |||
|[[維也納市|維也納]] | |||
| | |||
| | |||
|[[卡爾二世]] | |||
|[[亞歷山大·查倫柏]] | |||
|- | |||
|{{flag|Prussia}} | |||
|1954年3月18日 | |||
|1,236,245,676 | |||
|[[File:Friederickia_europe_map.png|300px]] | |||
|[[柯尼斯堡市|柯尼斯堡]] | |||
| | |||
| | |||
|[[西蒙一世]] | |||
|[[安德烈森·海德里希]] | |||
|- | |||
|{{flag|Bavaria}} | |||
| | |||
|13,369,393 | |||
| | |||
|[[慕尼黑]] | |||
| | |||
|£53,768 | |||
| | |||
|馬庫斯·索德爾 | |||
|- | |||
|{{flag|SE}} | |||
| | |||
| | |||
| | |||
|[[斯德哥爾摩]] | |||
| | |||
| | |||
|[[切斯特五世·古斯塔夫]] | |||
| | |||
|- | |||
|{{flag|Belarus}} | |||
| | |||
|9,255,524 | |||
| | |||
|[[明斯克]] | |||
| | |||
|£24,016 | |||
|阿列克謝一世 | |||
|斯維特蘭娜·格奧爾基耶娃·季哈諾夫斯卡婭 | |||
|- | |||
|{{flag|Fr}} | |||
| | |||
|68,373,433 | |||
| | |||
|[[巴黎]] | |||
| | |||
|£60,339 | |||
|拿破侖三世 | |||
|加布里埃爾·阿塔爾 | |||
|- | |||
|{{flag|UKE}} | |||
| | |||
|52,244,100 | |||
| | |||
|[[基輔]] | |||
| | |||
|£14,304.9 | |||
|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 |||
|傑尼斯·什米加爾 | |||
|} | |||
{{帝國公約成員國}} | |||
[[分類:國際組織]] | [[分類:國際組織]] |
於 2024年6月3日 (一) 14:15 的最新修訂
帝國公約(德語:Kaiserlicher Pakt, KP;又稱哈布斯堡共榮圈),全稱為安全與經濟合作公約(英語:Security and Economy Cooperation Treaty Organization, SECTO)是歐洲、美洲、非洲與亞洲國家為實施全方位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設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各國之間亦進行免護照過境(申根區),促進全方位合作。這是二戰後西方陣營在軍事上實施戰略同盟的標誌,是以奧斯特奇亞和普盧斯亞為首的歐洲的防務體系。
歷史沿革 編輯
帝國公約先前為皇室國際,1954年3月18日,普盧斯亞與奧斯特奇亞為了實現自我防衛、抵抗外來威脅、促進歐洲合作,公開建立帝國公約,於同年4月4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簽署《維也納協議》後正式成立,後來帝國公約成員國簽訂了《申根協議》,開啟申根區,允許各國國民之間自由往來,促進各國合作。帝國公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帝國公約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高層組成。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最新成員智利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於1995年加入,至此帝國公約總共由橫跨世界的35個國家組成。
成員國 編輯
國家 | 加入時間 | 人口 | 地圖 | 首都 | GDP(億帝國鎊) | 人均GDP(帝國鎊) | 國家元首 | 政府首腦 |
---|---|---|---|---|---|---|---|---|
奧斯特奇亞 | 1954年3月18日 | 維也納 | 卡爾二世 | 亞歷山大·查倫柏 | ||||
普盧斯亞 | 1954年3月18日 | 1,236,245,676 | 柯尼斯堡 | 西蒙一世 | 安德烈森·海德里希 | |||
巴伐利亞王國 | 13,369,393 | 慕尼黑 | £53,768 | 馬庫斯·索德爾 | ||||
瑞典 | 斯德哥爾摩 | 切斯特五世·古斯塔夫 | ||||||
白俄羅斯王國 | 9,255,524 | 明斯克 | £24,016 | 阿列克謝一世 | 斯維特蘭娜·格奧爾基耶娃·季哈諾夫斯卡婭 | |||
法蘭西第三帝國 | 68,373,433 | 巴黎 | £60,339 | 拿破侖三世 | 加布里埃爾·阿塔爾 | |||
烏克蘭民族共和國 | 52,244,100 | 基輔 | £14,304.9 | 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 傑尼斯·什米加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