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DC/沙盒/3」:修訂間差異

出自合眾百科 Unitedbook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DC
無編輯摘要
第48行: 第48行:
}}
}}
{{SHORTDESC:慶寧大陸上的國家}}
{{SHORTDESC:慶寧大陸上的國家}}
'''希望帝國'''(英語:'''Empire of Hope''',縮寫:'''EOH'''),舊稱'''[[希望帝國|神聖的希望帝國]]'''(Holy Hopenian Empire),是建立於慶寧大陸內的主權國家,並為世界上面積位居各國前茅的已發達國家。當中由首都山川都,陪都海崎都,商業中心四都府及附近一帶地區共同構成的山川首都地區,及以夜靜縣,杉和縣和亞奧縣所組成的三港地區,均為世界數一數二大的都市圈。希望帝國政體施行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與內閣制,[[希望帝國皇帝|帝國皇帝]]為國家權力中心與國民的象徵,同時是國家的最高元首,而政治權力則由[[希望帝國國會|帝國國會]]以及[[希望帝國首相|帝國首相]]所領導的[[希望帝國內閣|內閣]]掌管。帝國現時所使用的年號為'''[[彰德]]''',並用於[[希望曆]]。
'''希望帝國'''(英語:'''Empire of Hope''',縮寫:'''EOH'''),舊稱'''[[希望帝國|神聖的希望帝國]]'''(Holy Hopenian Empire),是建立於慶寧大陸內的主權國家,並為世界上面積位居各國前茅的已發達國家。當中由首都山川都,陪都海崎都,商業中心四都府及附近一帶地區共同構成的山川首都地區,及以夜靜縣,杉和縣和亞奧縣所組成的三港地區,均為世界數一數二大的都市圈。希望帝國政體施行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與內閣制,[[希望帝國皇帝|帝國皇帝]]為國家權力中心與國民的象徵,同時是國家的最高元首,而政治權力則由[[希望帝國國會|帝國國會]]以及[[希望帝國首相|帝國首相]]所領導的[[希望帝國內閣|內閣]]掌管。帝國現時所使用的年號為'''[[彰德]]''',並用於[[希望曆]]。


[[慶寧大陸]]的歷史早於公元前2000年已拉開序幕,而在氏族相爭後,由[[周啟]]在公元前1418年建立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晉朝]],他亦被專稱啟大帝。後來晉朝又相繼被四個朝代取代,直至[[景朝]]的成立。景朝是希望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朝代,由御榮大帝[[李濤]]所建立。景朝時,人民生活安平,文化發展迅速,為慶寧大陸將來各朝代帝王宏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亦使慶寧文化由萌芽階段發展至有深厚底蘊,從當時外族對慶寧人的稱呼為「大景人」可見一斑,這亦是希望史上不可多得的時期。而在經過景朝後,又相繼有四個朝代建立,當中由中原宋朝及明朝後裔所建立的同名朝代,使慶寧文化增添了一抹中原色彩。後現希望帝國在1802年11月25日由太祖永祚帝施永真建立,政體為絕對君主制,並在經由太宗,仁宗等皇帝的治理下,成為數一數二強大的國家,更曾為[[九國列強]]之一。至21世紀,在強大民主化風潮下,發生[[景祥政變]],[[施德賢]]登基為帝,而帝國亦改變政體為二元君主立憲制,因而開展了帝國的新一頁。
[[慶寧大陸]]的歷史早於公元前2000年已拉開序幕,而在氏族相爭後,由[[周啟]]在公元前1418年建立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晉朝]],他亦被專稱啟大帝。後來晉朝又相繼被四個朝代取代,直至[[景朝]]的成立。景朝是希望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朝代,由御榮大帝[[李濤]]所建立。景朝時,人民生活安平,文化發展迅速,為慶寧大陸將來各朝代帝王宏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亦使慶寧文化由萌芽階段發展至有深厚底蘊,從當時外族對慶寧人的稱呼為「大景人」可見一斑,這亦是希望史上不可多得的時期。而在經過景朝後,又相繼有四個朝代建立,當中由中原宋朝及明朝後裔所建立的同名朝代,使慶寧文化增添了一抹中原色彩。後現希望帝國在1802年11月25日由太祖永祚帝施永真建立,政體為絕對君主制,並在經由太宗,仁宗等皇帝的治理下,成為數一數二強大的國家,更曾為[[九國列強]]之一。至21世紀,在強大民主化風潮下,發生[[景祥政變]],[[施德賢]]登基為帝,而帝國亦改變政體為二元君主立憲制,因而開展了帝國的新一頁。

於 2021年11月28日 (日) 12:11 的修訂

 慶寧國旗
國旗
 慶寧國徽
國徽
格言:萬紀雄立,光輝耀眼
國歌:帝國榮光頌
位置 慶寧大陸
首都 山川都
官方語言 粵語、現代國語、英語
認可的語言 日語
官方文字 正體中文,英文
族群 慶寧族,其他民族(漢族、和勝族羅州族亞圖族達斯特族平州族千里族
宗教 民間信仰及基督宗教
政府 單一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內閣制
彰德今上皇帝
施德明
施德銘
趙曦智
何佳謙勳爵
歷史  
• 希望帝國成立
1802年11月25日
• 景祥政變開始
2019年3月3日
立法機構 希望帝國國會
帝國參議院
帝國眾議院
成立 1802年11月25日
人口
• 2021年普查
7,433,894,000
貨幣 希望幣
日期格式 年號 YY/MM/DD
• 歷法
希望曆
道路通行方向 左側通行
互聯網頂級域 .eh,.hk,.hc

模板:SHORTDESC:慶寧大陸上的國家 希望帝國(英語:Empire of Hope,縮寫:EOH),舊用稱神聖的希望帝國(Holy Hopenian Empire),是建立於慶寧大陸內的主權國家,並為世界上面積位居各國前茅的已發達國家。當中由首都山川都,陪都海崎都,商業中心四都府及附近一帶地區共同構成的山川首都地區,及以夜靜縣,杉和縣和亞奧縣所組成的三港地區,均為世界數一數二大的都市圈。希望帝國政體施行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與內閣制,帝國皇帝為國家權力中心與國民的象徵,同時是國家的最高元首,而政治權力則由帝國國會以及帝國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管。帝國現時所使用的年號為彰德,並用於希望曆

慶寧大陸的歷史早於公元前2000年已拉開序幕,而在氏族相爭後,由周啟在公元前1418年建立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晉朝,他亦被專稱啟大帝。後來晉朝又相繼被四個朝代取代,直至景朝的成立。景朝是希望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朝代,由御榮大帝李濤所建立。景朝時,人民生活安平,文化發展迅速,為慶寧大陸將來各朝代帝王宏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亦使慶寧文化由萌芽階段發展至有深厚底蘊,從當時外族對慶寧人的稱呼為「大景人」可見一斑,這亦是希望史上不可多得的時期。而在經過景朝後,又相繼有四個朝代建立,當中由中原宋朝及明朝後裔所建立的同名朝代,使慶寧文化增添了一抹中原色彩。後現希望帝國在1802年11月25日由太祖永祚帝施永真建立,政體為絕對君主制,並在經由太宗,仁宗等皇帝的治理下,成為數一數二強大的國家,更曾為九國列強之一。至21世紀,在強大民主化風潮下,發生景祥政變施德賢登基為帝,而帝國亦改變政體為二元君主立憲制,因而開展了帝國的新一頁。

希望帝國作為一個高度發達國家,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世界第十的進口國及出口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排名世界第九,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此主要奠基於在安顯帝施明德在位時所進行的現代化改革,並廢除一連串不合時宜政策,如農奴制,蓄奴制等,並將三大企業收歸國有,使得經濟巨幅增長。而踏入21世界,希望帝國經濟重心已由原本的第二產業如製造業,改為第三產業如服務業,占據經濟主導地位,而帝國的經濟中心四都府更是世界經濟重心,使希望帝國的經濟位列世界前茅。

文化方面,其作為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因其位處世界東部,因而形成偏東方文化的慶寧文化;在宋,明兩個由中原文明所建立的朝代,亦因而使慶寧文化添上一抹中原風格;後因希望帝國初期崇尚大和文化及西方文化,使慶寧文化有部分風俗有大和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影子。這些均使慶寧文化顯得更為獨特。而在文化傳播方面,希望帝國對各國的文化影響極廣,在各個層面上均有單方面影響他國,又或與他國互相影響,令帝國文化更為多樣。此外,希望帝國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佔大多數人口的慶寧族外,亦有分佈在明城縣,宋江縣,永寧縣的漢族,分佈在東海縣,西陸縣等地的和勝族,分佈在新原縣的羅州族,以及後來遷入並散居各地的達斯特族、千里族、平州族等族群。

在世界政治上,希望帝國在20世紀中期曾是九大列強之一,而現時仍是一支世界顯著,並影響深遠的政治力量,更在科研能力和製造業技術上占據世界領導地位。

國家象徵

國旗

希望帝國國旗

希望帝國國旗是「慶寧三色旗」,自開國而來便已使用,而其中曾多次調整顏色深淺和次序,但均不離藍,金,紅三色。當中的含義亦多次更改,而現今則會以藍色代表帝國國民追求自由的象徵和慶寧族歷史,金色代表皇室的尊貴,而紅色則代表在各場戰爭中犧牲的烈士。

而國旗亦可於左方加上國徽,並作為政府代表旗而使用。

國歌

主條目:帝國榮光頌

希望帝國之國歌為《帝國榮光頌》,早於20世紀初已獲採納為國歌。但因種種政治因素而曾多次更換歌詞及旋律。而現行通用的版本由林爵士作曲,夢葉親王施德雅作詞,並由彰德帝施德賢於彰德二年五月公告全國,在同年八月五日在帝國第一展演廳的第一展廳,由享負盛名的帝國音韻協會主席,音樂家徐祁正指揮帝國皇家樂隊正式演奏。

國花

主條目:榮菊

希望帝國使用「榮菊」為國花,並以現實生活中的菊花為參考。

「榮菊」是一種只於希望帝國境內生長的菊花品種,在慶寧人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相傳在周賴兩族相爭時,周族於一次戰爭中大敗,首領周啟在傷重之時看見一片榮菊綻放,他便感到好奇,加上當時族中已有人傳稱有一種聖花,具有無窮的神力,有求必應。他便決定採下一朵榮菊,祈求傷口可癒合,後將其汁液滴於傷口上,結果傷口不久便復原。周啟對此嘖嘖稱奇,便採下數朵放於袋中,祈求可打敗賴族,後周族在各場與賴族的戰爭中均大勝而歸,賴族首領賴嬴決定投降,晉朝亦由此建立。周啟便將這種花朵命名為「榮菊」,意為「榮典之菊」。

後來,無論是哪個由慶寧族人所建立的朝代,均會將榮菊融合進其代表旗幟,成為慶寧族一大特徵。希望帝國建立後,更正式將榮菊立為國花,並以其為基礎,設計出帝國國徽。

歷史

主條目:希望帝國歷史

政府

希望帝國現為一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皇帝為國家最高元首,政府則由帝國內閣,帝國國會和帝國最高法院組成,並由《希望帝國憲法》規定其職權,皇帝作出任命。

《希望帝國憲法》在2020年9月底開始草擬,並在12月1日由現任皇帝施德賢宣佈施行。憲法中詳細定明了希望帝國為一三權分立國家:行政權由帝國首相所帶領的帝國內閣施行;立法權由帝國國會內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共同施行;司法權則由帝國最高法院施行,並由希望帝國皇帝作最終決定,擁有決議及否決權。而以下會就各部分作出詳細解釋。

希望帝國皇帝為國家最高元首,在各項事務上均擁有決議及否決權,惟在一般情況下,皇帝並不使用此權利,而更多的是作為禮儀性元首而存在,並處理如簽署法律,任命首相,宣佈帝國星光藝文祭開幕等。但憲法仍明定帝國皇帝可隨時發出行政命令,以對某項事務作出最終決議。現任皇帝希望一世彰德帝,在2019年11月27日即位,並作為立憲後首位皇帝。

希望帝國的行政機關則以首相為首,由「1府15部」組成,「1府」為首相總務府,「15部」則分別為內政部、經濟及建設部、財務部、國防部、外務部 、法務部、文化部、科技部、國土運輸部、教育部、衛生部、環境資源部、國土統一部、勞動福利部和農業部。首相總務府由《首相總務府組織法》規定並組成,而各部則由《內閣組織法》規定並組成。

而希望帝國的立法機關則為帝國國會,帝國國會為兩院制,分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由《國會組織法》規定並組成。參議院共有452席,當中分為兩種議員,分別為當然議員及民選議員。當然議員佔120席,為60位一級行政區首長,50位皇族成員及由10位皇帝委任之成員,無任期限制;至於民選議員佔332席,任期為六年,同時不能中途解散;而眾議院則共有624席,全體議員均為民選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眾議院議員任期未必會長達四年。兩院民選議員均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而兩院所掌有的權力相等,但眾議院可在議案不獲參議院通過時行使優越權。

而自帝國國會在2019年設立後,以自由民主黨為首的執政聯盟一直長期執政,至今首相一職均由自民黨黨魁或其最大盟友社會黨黨魁出任,現任首相則為施德明,其在2020年1月10日接替臨時首相施德銘出任第4任首相。雖然所有首相最終均需由皇帝任命,但是並未規定皇帝必須任命在選舉中勝出的任何人,故皇帝可不遵循國會選舉結果而任命其他人,但皇帝一般情況下均會按照國會選舉結果,任命執政黨(或執政聯盟)領導人為首相。目前自民黨,民社盟與先驅聯共同組成執政聯盟,主要在野黨則包括民建聯,繁榮黨,慶寧民族聯盟等。

希望帝國司法由以帝國最高法院為首的三級制法院掌有,並由《法院組織法》規定並組成。最高法院作為審判事務的最高機構,由一位最高大法官和九位副最高大法官共同組成,並由內閣提名,經國會審核後由皇帝任命,退休年齡為七十五歲。而每經過十年,各法官會接受國民審查,如無法通過,則會免職,且不得再擔任。帝國最高法院擔當解釋憲法的功能,同時亦會領導下級法院的最高司法行政職能,並有權制定法院訴訟程序。

而在最高法院之下,則包括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兩者組成亦由《法院組織法》規定。而現行法制下,全國共設十二所高等法院,六十座地方法院。

行政分區

希望帝國最早使用州制,將全國劃分為二十七個州,下設多個府,而州首長稱為州牧,由皇帝統一指派,並會避免一州出身的官員擔任該州州牧,而在州牧任滿三年後,亦不會予以續任,避免州牧勢力過大,在當州培養自己的勢力。這種制度雖然使皇帝能直接掌控全國,但亦因州牧並非己州出身,不熟悉當地的環境,而在終於熟悉環境後,卻又因任期屆滿而未能作出政策,故出現了一個惡性循環,使州未能完善發展。

有見及此,在19世紀中期,時任皇帝施明德在進行現代化改革時決定一併改革州制。他先將一向以來「避免一州出身的官員擔任該州州牧」的規定撤銷,如任命永州出身的李啟為永州州牧;又將州牧的三年一屆任期放寬至五年,並表示在有合理原因下,可再連任五年。這兩個方法令「州不知牧,牧不知州」的情況大大改善,更令州牧有更多時間對州情況作出改善。

然而,州制在現代化改革後,由於州牧並非民選,加上州的管轄範圍過大,並未能有效管治,故在2005年,由時任女皇施文慶宣佈改革為現今的地區四級制,並實行地區自治制,則民眾可選出自己所屬地區的首長。而改革當中最為著名和具爭議性的,便是在保守派的反對下,毅然將首都京州分拆為山川,海崎和東四都三部分,而海崎便成為首都,稱海崎都,至於山川便稱為山川府,東四都則併入鄰近以原永州改革而成的四都府

而在景祥政變後,皇帝施德賢為革新帝國形象,因而將首都遷至山川,而山川府亦因而改稱山川都,海崎都則降為海崎府,但仍作為陪都而存在。同時也在原來的「都,府,直轄市,縣,省」之外新設立「道」,並將較為需要中央政府經濟扶助的部分一級行政區劃為道,當中由川野府杉山縣山和縣明道縣合併而成的北杉和道,以及由南山縣中橋縣合併而成的南橋道為最著名的例子,兩道均在合併後有顯著的經濟改善。

外交

希望帝國外務部負責執掌希望帝國的對外事務,並隸屬於希望帝國首相。希望帝國在景祥政變後積極重新建立與各國的邦交關係,至今已與多個國家建立良好的邦交關係,並互設大使館。同時外務部亦有發行希望帝國護照,供希望帝國國民使用。

當前希望帝國除了同由彰德今上皇帝陛下兼任元首的4國(同為泛慶寧民族國家聯盟成員)建立邦交外,亦與以下18個國家有邦交連繫,合供22國,如左列示:

而在各邦交國之中,希望帝國在國際上最為親密的盟友為戶原民國。兩國在各方而均有合作,包括軍事,經濟等。

經濟

基建和交通

主條目:希望帝國交通

希望帝國的交通由國土交通部所管轄,而當中包括多種,其中以被稱為「四大運輸支柱」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為主,其技術水平均位於各國之前列,同時亦與各國互相交流技術。

公路

帝國的公路依法分為國家高速公路、一級行政區公路、二級行政區公路、區道、鎮道和鄉道共五級,並由所屬行政區負責管轄,中央政府提供一定資助方面。國土交通部轄下的公路處則只負責維護國家高速公路。而至今,帝國道路總長度僅次於戶原民國,同時被指為是最為實惠的公路,其收費為各國中數一數二的便宜,在維修及保養方面亦投放不少資源。

而在1967年,希望帝國首條平面高速公路啟用,從海崎到夜靜的時間由九小時縮短至七小時,標誌着「第一次公路提速」的正式展開。

踏入21世紀,在平面道路日益擠迫下,帝國政府開始規劃並營建數條國家級高架高速公路,以應對未來之發展,至今已有四條營建中,且有五條規劃中,完工後將使來往各一級行政區更為便利。

鐵路

帝國的鐵路分別由帝國國立鐵路及私營企業,如都城特急,羽北鐵路等所營辦。自19世紀中期傳至希望帝國,並興建首條線路「大杉本線」後,經過多年發展,至今已成為各國中數一數二繁忙的鐵路系統,連接多個一級行政區。

當中以首都地區內的山川都及海崎府為中心樞紐,以及三港地區擁有最為複雜的系統,並作為中心向外伸延發展出多條均已電氣化的鐵路。而各行政區內亦有自行營運的市區鐵路接駁各區。

航空

航空方面,自希望帝國在1933年成立帝國皇家航空後,空中運輸成為新興的交通,至今已覆蓋全國,當中以首都地區內的山川國際機場、千代國際機場及卡美洛國際機場為首,三者的旅客吞吐量分別為全球首十名,成為世界最繁忙機場。而三港地區的夜靜永平機場、亞奧里納機場亦名列榜上。

航空公司方面,除國營及帝國第一大航空運輸業者帝國皇家航空外,私營的黑曜石航空、縣營的夜靜航空亦是帝國航空業重要業者。

海運

在海運方面,希望帝國曾為世界上海運吞吐量首名。但在航空和鐵路相繼在20世紀中期的興起後,海運因而失去帝國第一大運輸工具的地位,但至今仍是世界第四大海運吞吐量的國家,並由帝國航運、四都航運等負責營運。

而港口之中,以首都地區的海崎港、坎斯伯里港,及三港地區的杉和港為主要港口。而在近年,為加強帝國在海運的優勢,政府亦相繼在各港口設立自由貿易港區。

產業結構

國營事業

創新科研

文化

希望帝國的文化在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然成就極為深厚的底蘊。有着獨特的文化習促,同時卻亦不乏由外國傳入的習俗。這是因為在多個朝代中,不論是由自身民族建立的朝代,又或由外族所建立的朝代,均有為文化的發展作出極大的貢獻,使希望帝國成為一個擁有多種不同文化的文明大國。

而除了自身的文化發展,各朝各代皇帝與外來民族的交流亦是絡繹不絕,並在多重優勢下,各朝代,甚或希望帝國亦一直作為傳統文明大國而存在,並單方面影響不少國家的文化發展,如靜和;又或和已發展成熟的文明互相影響,如戶原,空野等。這些影響亦促進不同國家的發展,而帝國與這些國家亦始終保持着良好的多方面交流。

在希望帝國立國後,因其西方化及現代化改革後,國力更為強盛,與各國的文化交流亦更為繁榮,其政治體制亦傳至不少國家,促使不少國家現代化多發展。

踏入21世紀,在現代民主化風氣愈來愈廣,以及各國相繼改革的情況下,文化傳播最終亦使希望帝國正式改革為二元君主立憲制,可見文化互相影響的重要性。

國家節日

慶寧傳統文化

帝國星光藝文祭

教育

軍事

希望帝國自立國而來便已是軍事大國,更曾一度成為世界上軍事力量最為強盛之國家,並擁有極多服役軍仕。雖然時至今天,皇家軍隊人數已並非排名第一,但近年皇家軍隊在科技方面狠下「重本」,使皇家軍隊有再次漸露頭角的趨勢。亦因科技方面的大筆開支,令希望帝國成為全球國防開支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戶原民國。

皇家軍隊分為四種軍種。皇帝為元帥(三軍統帥),唯權力大多由國防大臣(軍兵種元師)及國土統一大臣(上將)代行。但在國家緊急時候,皇帝仍是唯一擁有最終決定權的軍隊指揮官。

陸軍

海軍

空軍

星際軍

禁衛軍

而在皇家軍隊之外,希望帝國亦有一支皇室禁衛軍,作為保護希望帝國皇帝,以及帝國皇室的武裝力量,指揮官亦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