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寧歷史」:修訂間差異

增加 1,806 位元組 、​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82行: 第82行:


==== 義朝(公元前602年至公元前276年) ====
==== 義朝(公元前602年至公元前276年) ====
公元前602年,義旦聯盟在簽訂拉麼河之盟後,組成'''大義帝國''',成為歷史上首個聯邦君主制國家,四大國王輪流擔任皇帝。
義大帝漢和亞雅:原為堯王,在位三十六年,在位期間恢復禮法,主張與民休息、清靜無為。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其統治下中原歌舞昇平。前566年死後傳位江王曼大亞雅。
義二帝曼大亞雅:在位十二年。前554年死後傳位郭王達斯亞雅。
義三帝達斯亞雅:在位四年,前550年因天花病逝,傳位施王德歐亞雅。
義四帝德歐亞雅:在位六十八年,訂下國策重文抑武,推崇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前482年年因天花病逝,傳位堯王虎將亞雅。
義五帝虎將亞雅:在位七十二年。在位期間宣稱獲得先祖雙帝大神感召,自封北原大祭司,建立萬和教會,使萬和教從無統一組織制度及神學教義體系的傳統信仰變成有組織架構的教會,亦正式將萬和教定為國教。北原大祭司作為萬和教會的第一位大祭司,享有各地教會的領袖地位,萬和教會亦從虎將亞雅開始一脈相承,以北原大祭司主教為普世教會。前410年臨終前將帝位傳位年僅5歲的江王馬哈亞雅,並將北原大祭司及堯王之位傳予兒子呢惹亞雅。自此堯王一脈實際上控制了堯江兩大王國以及國教教會,成為大義四王室中最強大的家族,帝國的真正主宰者。
義六帝馬哈亞雅:雖在位六十年,卻一直是堯王及教廷的傀儡。前350年在寢宮鬱鬱而終。而原繼承人郭王寧寧亞雅因較為年長不易控制而被教廷暗殺,因此帝位由寧寧亞雅之子,尚在襁褓中的胡惹亞雅繼承。
義七帝胡惹亞雅:在位70年,


==== 金朝(公元前276年至公元8年) ====
==== 金朝(公元前276年至公元8年) ====
2,4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