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北江公爵南邑立鑫
第二代北江公爵南邑立鑫(英語:Ben Nanyi, 2nd Duke of Beijang,1797年6月28日-1873年12月23日),在1836年以前被稱為南邑立鑫侯爵,出生於慶寧北江府,是希望帝國華族、內務尚書、工務尚書、帝國宰相、華諮議會(貴族院)議員、收藏家、政治家與慈善家。在政壇初中期受到宰相何西的照顧與教導,因此又被稱為「護國大公的學徒」。
早年生活 編輯
南邑立鑫在1797年6月28日,出生於家族的一座帳篷內。此時正值明朝末年,他的父親南邑植校也在他兩歲時正是辭官回鄉,陪伴他成長。等到1802年,南邑立鑫五歲時,父親南邑植校奉命帶領北江鐵騎勤王,但卻順勢推翻明朝,和何西等人一同擁立施永真為帝,建立了安朝。為了跟上時代,南邑植校讓南邑立鑫開始接受了西化教育。
進入官場 編輯
1822年,南邑立鑫被父親安排至翔星行參與經營,而在1829年因為父親從政壇退休,被父親安排為自己在貴族院的助手,代理自己處理各項貴族議員業務。隨後在1833年,因為其是新生代貴族而被安排至內務部工作。在1836年其父遇刺身亡後,繼承了北江公爵之位以及被升職為內務尚書。1848年,由於其對於翔星行處理建設的業務瞭若指掌,被任命為新任工務尚書,配合著宰相何西持續執行西化政策,繼續開展各種西化建設。似乎是因為革命情誼,何西在官場上對於南邑立鑫可以說是照顧有加,且教授許多知識。於1852年,何西退隱以後,終於在百官倡議與何西推薦之下,被皇帝任命為新一任希望帝國宰相,成為安朝第一位草原民族宰相,以及慶寧歷史上第一位草原民族宰相。
1856年,保守派再起,開始對南邑立鑫當首相的事情微詞。由於已經年近60,再加上保守派找麻煩以及成為宰相後的相當繁忙的業務,所以僅僅當了4年的宰相便辭職了,由自己的子弟兵趙禮旭成為下一任宰相。自己則是幾乎完全退出官場,以貴族院議員身兼翔星行大班(最高負責人)的身分繼續經營著翔星行。
從商 編輯
太祖大壽的行宮 編輯
1856年,南邑立鑫回去經營翔星行。在從商期間接到了恩師護國大公何西的請託,一起為太祖皇帝建造新行宮作為太祖大壽的禮物。由翔星行進行設計圖規劃,並由慶寧行負責建造。不料在1861年,太祖駕崩,太宗上位,導致整起計畫取消。
草原鋼城計畫 編輯
有鑑於從父親開始,就覺得北部的同胞們生活條件不足,所以南邑立鑫開啟了一項長達百年的城市發展計畫,決心將北部同胞的生活品質帶起來。後來在其後代南邑祖術擔任翔星財團董事長年間,順利完成此項計畫,因此又被譽為「北慶寧現代化之父」。
成立森山財團 編輯
晚年 編輯
私人生活 編輯
婚姻 編輯
南邑立鑫迎娶了恩師何西的女兒何士敏女爵以及另外納妾,並與兩人生下後代。而南邑立鑫也成為最後一位納妾的北江公爵,之後的北江公爵不是元配不同意就是自己不想納妾。南邑立鑫子嗣如下:
- 南邑生力勳爵(母何士敏,早亡)
- 南邑生燕女爵(母)
- 南邑生沁女爵(母)
- 南邑生涵女爵(母何士敏)
- 南邑生昇公爵(母何士敏,最後確立的繼承人)
- 南邑生陽勳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