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寧王國」:修訂間差異

增加 1,295 位元組 、​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維尼
無編輯摘要
第3行: 第3行:
原住民十六族 8%
原住民十六族 8%
其他 4%|official_script=漢字|common_languages=中文|official_languages=中文(北京官話)<br>台語(閩南語)<br>客語<br>原住民十六族族語<br>|admin_center=承天府|admin_center_type=王宮|capital=新京都|largest_city=海興府|capital_type=王都(首都)|national_anthem=頌東寧|national_motto=東語不息,友遇萬邦|linking_name=東寧|common_name=東寧|GDP_PPP_per_capita=30,158帝國鎊|image_map3=FormosaAdminstrationMap.png|map3_width=200px|calendar_type=陽曆|map_caption3=東寧王國行政區劃}}
其他 4%|official_script=漢字|common_languages=中文|official_languages=中文(北京官話)<br>台語(閩南語)<br>客語<br>原住民十六族族語<br>|admin_center=承天府|admin_center_type=王宮|capital=新京都|largest_city=海興府|capital_type=王都(首都)|national_anthem=頌東寧|national_motto=東語不息,友遇萬邦|linking_name=東寧|common_name=東寧|GDP_PPP_per_capita=30,158帝國鎊|image_map3=FormosaAdminstrationMap.png|map3_width=200px|calendar_type=陽曆|map_caption3=東寧王國行政區劃}}
'''東寧王國(英語:Kingdom of Formosa),'''為位於台灣群島的一君主立憲制國家,前身為東寧王國(英語:Kingdom of Tongning)、法屬東寧及東寧民主國,目前的東寧王國為東寧民主國修憲成立之。第一任國王為[[鄭惠昭|東寧鄭惠昭]]。
'''東寧王國(英語:Kingdom of Formosa),'''為位於台灣群島的一君主立憲制國家,前身為東寧王國(英語:Kingdom of Tongning)、法屬東寧及東寧民主國,目前的東寧王國為東寧民主國修憲成立之。第一任國王為[[鄭惠昭|鄭惠昭]]。


== 政治 ==
== 政治 ==
第43行: 第43行:
=== 東寧民主國 ===
=== 東寧民主國 ===
因應民族自決風潮,和約簽訂後宣布台灣獨立,遂宣布東寧民主國成立。在由全台仕紳組成的臨時國會選舉下由鄭克塽三子鄭安福之後鄭泉惠當選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20年,國會修憲宣布改變政體為君主立憲制,東寧復國。
因應民族自決風潮,和約簽訂後宣布台灣獨立,遂宣布東寧民主國成立。在由全台仕紳組成的臨時國會選舉下由鄭克塽三子鄭安福之後鄭泉惠當選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20年,國會修憲宣布改變政體為君主立憲制,東寧復國。
=== 敦德復興 ===
東寧王國復國後,鄭惠昭於1921年在承天府祭天登基,改元敦德,是為敦德女皇,其在任期間,東寧展開了更大規模的西化與擴軍防備來自北方日本與西方中國的威脅。1937年,日本開啟全面侵華戰爭與南進戰爭,以紅梅聯合共和國與沖繩為跳板對東寧展開攻勢,並於1939年攻佔台北府,軍隊勢力擴展到中部,承天府告急,1941年,東寧轉進台灣島東部與中央山脈持續苦戰,1943年,隨著[[希望帝國]]與[[主權聯邦]]加入對日戰局,情況逐漸好轉,1944年初,明聖祖偏安至明屬焉南,1944年末,在美國支持下明軍佔領沖繩、紅梅等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戰後東寧領有明屬焉南、明屬琉球等地,並且也成功建立東南亞海軍強國的地位。
=== 永貞至今 ===
永貞年間以後,東寧迅速發展成一個以工業社會為主軸的現代化國家,都市化程度高達81%,以海興大都會區、台北大都會區及台中大都會區三大人口聚集地為主,產業也往科技業發展,民間在半導體、科技研發、品牌創新等領域上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並成為一個科技大國,素有「東亞矽島」之美譽。
匿名用戶